降雪量是怎麽計算的
雪量是根據氣象觀測者,用壹定標準的容器,將收集到的雪融化後測量出的量度。簡單的說,降雪量就是指將雪轉化成等量的水的深度。氣象上對於降雪量有嚴格的規定。它同降雨量壹樣,是指壹定時間內所降的雪量,有24小時和12小時的不同標準,也有類似降水量的等級之分。壹般都采用24小時降雪量標準。
擴展資料
全球
冰巖芯分析結果表明,末次冰期全盛時期(距今2萬年)南極冰蓋氣溫下降10℃,降雪量減少了壹半。現階段流域物質平衡觀測和雷達測高結果指出,大陸冰蓋中心區域雪積累率在增加。雖然還有其它地區也發現隨著 溫度 升高降雪量增加,但是全球雪總量是在增加還是減少,目前監測結果還難以定論。從近20多年來NOAA衛星觀測得出的全球積雪面積時間序列上,也未能發現出任何變化趨勢。
中國
全國尺度的雪量變化趨勢與全球平均氣溫成正相關,其年際波動與火山活動相位相反,多雪冬季與厄尼諾壹南方波動相同步。CO2增溫將加劇雪量分布的區域差異導致北方平原、盆地積雪日數減少,青藏高原、高山地區和長江中下遊降雪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