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管風琴

管風琴

還有壹個叫巴赫。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巴洛克時期的德國作曲家,傑出的管風琴、小提琴、大鍵琴演奏家,世人普遍認為其是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壹,並尊稱他為“西方近代音樂之父”,他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壹。

巴赫出生於德國中部圖林根州小城艾森納赫的壹個音樂世家,在有生之年是壹位著名的宮廷樂長,在德國萊比錫聖多馬教堂度過了最後27年的光陰。

巴赫把西歐不同民族的音樂風格融為壹體,集意大利、法國和德國傳統音樂中的精華,曲盡其妙,珠聯璧合,天衣無縫。

巴赫自己在壹生中並未享有盛名,而且在死後五十年中就已被世人遺忘。但是在近壹個半世紀中他的名氣卻在不斷地增長,壹般認為他是西方音樂史中最偉大的兩三位作曲家之壹,而且有些人認為他是其中最偉大的作曲家。

擴展資料:

巴赫的作品深沈、悲壯、廣闊、內在,充滿了18世紀上半葉德國現實生活的氣息。他篤信宗教,是位路德教徒。他希望他的樂曲為教會服務,大多數作品也都是宗教音樂。他的音樂體現了生活在18世紀德國普通市民的思想。

他深受著生活給他帶來的痛苦,擁有豐富而深刻的生活感受,雖然他消極、屈服,還沒有看到改變生活的途徑。但他覺得壹個人必須有堅強的意誌、崇高的信念、自我犧牲的精神——這就是巴赫在他的藝術中所反映的主要內容。他的作品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形象反映了十八世紀德國市民之間的這種人文主義的思想。

他譜寫了許多充滿戲劇性因素的大型聲樂作品,其中《馬太受難曲》、《b小調彌撒》是最有影響的作品。在這些作品中,巴赫作為壹個虔誠的新教教徒,通過宗教音樂形式(受難曲、彌撒、經文歌、康塔塔等),抒發了對人類災難、痛苦的憐憫、同情以及對和平與幸福未來的渴望。

巴赫的聲樂作品中以康塔塔最為豐富多彩。巴赫的康塔塔壹方面繼承了接近歌劇的世俗“康路塔”的傳統,另壹方面繼承了接近復調合唱的宗教康塔塔的傳統,創造出壹種聲樂器樂綜合的新型的康塔塔。

百度百科-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