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法蘭克福學派代表人物

法蘭克福學派代表人物

法蘭克福學派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馬爾庫塞、哈貝馬斯。

1、霍克海默:馬克斯霍克海默,是德國第壹位社會哲學教授,法蘭克福學派的創始人,於1895年生於斯圖加特。早年在慕尼黑、弗萊堡、法蘭克福大學研究哲學,1922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25年起在法蘭克福大學任教,後兼任哲學系主任。1930年出任法蘭克福大學社會研究所第二任所長,壹直到1953年退休。霍克海默在擔任法蘭克福研究所所長期間,吸收了壹批經濟學家、哲學家、心理學家和歷史學家進所,旨在對現代資本主義社會進行多學科的綜合研究,並對研究工作進行了重大改革。從此,社會研究所開創了壹個新時期,法蘭克福學派誕生了。1932年,社會研究所創辦了《社會研究雜誌》,先後在法蘭克福和巴黎用德文出版,霍克海默任主編。1933年希特勒上臺執政,社會所由於其成員大多是猶太血統,被納粹政權以“敵視國家的傾向”的罪名封閉,霍克海默不得不將研究所遷往日內瓦,後又遷往巴黎,取名為“國際社會研究學會”,開始了流亡生涯。二戰後,應西德政府的邀請,霍克海默和阿多諾等人回國,重建社會研究所,二人分別擔任研究所的正、副所長。不久,霍克海默擔任法蘭克福大學校長,後又赴美講學,實際上社會研究所的工作主要由阿多諾主持。

2、馬爾庫塞:馬爾庫塞,美籍德裔哲學家,法蘭克福學派主要代表人物之壹。1898年7月19日出生於柏林壹個資產階級猶太人家庭。1917年—1919年間曾參加德國社會民主黨左翼,後完全退出政治活動。1922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33年進入法蘭克福社會研究所。1940年加入美國籍,起先服務於美國戰略情報處,後到哥倫比亞、哈佛、加利福尼亞等大學任教。馬爾庫塞的哲學思想深受黑格爾、胡塞爾、海德格爾和弗洛伊德的影響,同時也受馬克思早期著作的很大影響。早年試圖對馬克思主義作壹種黑格爾主義的解釋,並以此猛烈抨擊實證主義傾向。從50年代開始,馬爾庫塞主要從事對當代資本主義的分析和揭露,主張把弗洛依德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結合起來。其認為現代工業和社會技術進步給人提供的自由條件越多,給人的種種強制也就越多,這種社會造就了只有物質生活、沒有精神生活,沒有創造性的麻木不仁的“單向度的人”。試圖在弗洛伊德文明理論的基礎上,建立壹種理性的文明和非理性的愛欲協調壹致的新烏托邦,借此實現“非壓抑性的靈魂升華”。

3、哈貝馬斯:作為法蘭克福學派的第二代代表人物,哈貝馬斯對前輩的“社會批判理論”作了重大修正和改造。用對科學技術的批判取代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哈貝馬斯強調,當今理論界的主要任務是批判科學技術。其認為,法蘭克福學派雖然強調理論的批判功能,但並沒有能正確地確定批判的對象。現代科學技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和各個方面,生產力空前發展,科學技術成為頭等的生產力。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正確估價科學技術的作用,應該“成為理解壹切問題的關鍵”。把左傾激進主義引向資產階級改良主義。哈貝馬斯認為,法蘭克福學派老壹代理論家的“左傾激進主義”是“社會批判理論”的致命傷。致力於將其改造成為“改良主義”,其具體途徑就是論證資產階級管理機器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消除科學技術統治所帶來的弊端。溝通“社會批判理論”與實證主義、科學主義之間的關系。哈貝馬斯認為,法蘭克福學派老壹代理論家把實證主義拒之門外,造成了該理論缺乏客觀性、精確性,為了彌補這壹缺陷,必須在“社會批判理論”與實證主義、科學主義之間架設橋梁。哈貝馬斯認為西方理性化進程主要表現為技術理性的發展和在各個生活領域的全面滲透,然而技術理性本身無法解決生活世界的價值觀問題,因此哈貝馬斯提出了溝通理性的概念,試圖通過溝通行為的理性化進程解決晚期資本主義社會面臨的諸多危機。其理論因而被稱為“溝通行動理論”。

4、學派的主要理論來源:馬克思關於分析批判資本主義的理論,更直接的是“西方馬克思主義”盧卡奇等人的理論繼承;同時,學派中的主流思想還受到了黑格爾、康德、弗洛伊德、浪漫主義以及存在主義等眾多西方哲學思潮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