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漢代私印有什麽藝術價值?

漢代私印有什麽藝術價值?

我國私印肇始於先秦,並伴隨著官印的發展。與大小用字相對統壹規範的官印相比,私印成為漢代印工自由馳騁玄思妙想的廣闊天地。因其格式、用字、大小變化豐富,故有印家說“藝在私印”,私印以藝術價值見長,充分顯示了漢代工匠的巧思。漢代的私印可分為姓名印、吉語印、肖形印3類,其中以姓名印最多。西漢早期的私印,繼承秦印遺風,壹般印面較小,常用田格或邊框。西漢早期私印流行的鼻鈕也如戰國作風,即印臺與鼻穿間有壹層至數層的過渡,以後界格邊框使用漸少。

西漢早期也流行兩面印和臣妾印。兩面印壹般壹面是姓加上名,另壹面是表字。有時兩面印和臣妾印往往合二為壹,如“汜達·臣達”兩面印。臣妾為舊時男女的自謙之稱,非如後世僅限皇帝官吏和丈夫妻子之間。

據考古學家考證,有姓名的壹面用於平行文書,而有臣字的壹面則施於上行文書。此時的姓名之下有的加“印”或“之印”。大小多在1.1厘米至2.3厘米之間。另外,此期玉印和鳥蟲篆印都已成規模。

西漢中期漢武帝至漢昭帝,私印的印文稍趨方折,如“閔其辰”印。還出現了套印這種新的形式,其印文組合上除姓名下加“印”或“之印”,還加“信印”和“私印”的,如“王羊信印”。在印面構成上,出現朱白相間印和圖文混合印。

在印文設計中,如果文字繁簡差別很大,往往是壹個令人頭痛的事情。漢代人巧用朱白相間的方法解決了這壹矛盾,精心組合的朱白相間印往往難辨孰朱孰白,饒有興味。此類印按朱文、白文的字數多少不同,可分為壹朱壹白、壹朱二白、二朱壹白、壹朱三白、三朱壹白和二朱二白等。

漢代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