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明朝有哪些大太監?

明朝有哪些大太監?

1.王振

王振,男,明朝蔚州人士,(今河北蔚縣),略通經書,滿腹經綸,後來又做了教官,但是中舉人、考進士這條榮身之路對他而言是太難了些。於是便自閹入宮。史稱王振“狡黠”、是明朝第壹代專權太監。

正統十四年(1449年),瓦剌大舉入侵。王振鼓動帝親征,又邀英宗幸其蔚州宅第,以致耽誤行程,行至土木堡(今河北懷來東),被瓦剌兵追至,全軍覆沒,英宗被俘,王振被殺.

2.魏忠賢(1568年—1627年),、

魏忠賢,字完吾,北直隸肅寧人,漢族,明朝末期宦官。自宮後改姓名叫李進忠,由才人王氏復姓,出任秉筆太監後,改回原姓,皇帝賜名為魏忠賢。明熹宗時期,出任司禮秉筆太監,極受寵信,被稱為“九千九百歲”,排除異己,專斷國政,以致人們“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

朱由檢繼位後,打擊懲治閹黨,治魏忠賢十大罪,命逮捕法辦,自縊而亡,其余黨亦被肅清。

3. 鄭和

永樂二年(1404年),鄭和因功升任為內官監太監,官至四品,地位僅次於司禮監。鄭和有智略,知兵習戰,明成祖對鄭和十分信賴。

1405到1433年,鄭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壯舉,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鄭和在印度西海岸古裏國去世,骨灰葬於南京弘覺寺地宮,今南京牛首山鄭和墓或為其衣冠冢。

4.劉瑾(1451—1510)

陜西興平人,明朝宦官。本姓談,六歲時被太監伯父劉順收養,後凈身入宮當了宦官。

弘治年間犯罪赦免後侍奉朱厚照,博得明武宗的寵愛,官拜司禮監掌印太監。掌權後趁機專擅朝政,作威作福,魚肉百姓,為“八虎”之首,時人稱他為“立皇帝”,武宗為"坐皇帝"。劉瑾被捕後,從其家中查出金銀數百萬兩,並有偽璽、玉帶等違禁物。他被認為是當時的“世界首富”。

5.張永(1465年—1529年)

河北保定人;明武宗時的宦官,八虎之壹,與劉瑾有怨懟,劉瑾打算將之黜發南京,於是兩人在皇帝面前對質——張永動手痛毆劉瑾,武宗令谷大用等置酒勸和。

安化王朱寘鐇反叛,明武宗派楊壹清總督寧夏、延綏,張永任楊壹清監軍,不久朱寘鐇被楊壹清俘獲,張永、楊壹清二人密議為國鋤奸,張永趁獻俘時向武宗告發劉瑾罪狀,明武宗命令張永帶領禁軍捉拿劉瑾,最後劉瑾被淩遲處死。

擴展資料:

王振

軼事典故

昏君立碑千載留罵名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景泰帝朱祁鈺臥病在床,大將石亨、大臣徐有貞和宦官曹吉祥等乘機發動政變,攻入南宮,擁朱祁鎮直入奉天殿,命鳴鐘擂鼓,召見百官,宣布復位。史稱為“奪門之變”。

朱祁鎮復辟後不是以“土木之變”的慘敗為戒,勵精圖治,而是繼續任用宦官,殺害胞弟,戮殺功臣,為“土木之變”的罪魁王振平反,變得更加昏庸,更加倒行逆施。

其壹,在降旨削去其弟朱祁鈺的帝號後,又派宦官蔣安將其勒死。其二,以“意欲迎立外藩”的謀逆罪名殺害了功臣於謙和在保衛北京戰役中卓有戰功的副總兵範廣。

更令人發指的是,在殺害於謙時,競讓人先斷其手足。其三,下詔為王振正名,並以香木為王振雕像,祭葬招魂。天順元年(1457年),英宗開祖宗之先例,在京城智化寺北院為王振建立旌忠祠,以祭祀亡靈。

英宗朱祁鎮的倒行逆施,並未能持久。天順八年(1464年)朱祁鎮去世,其子朱見深即位,是為明憲宗。憲宗即位後,立即恢復了景泰帝朱祁鈺的尊號,為於謙等冤死的大臣昭雪。

同時,以英宗過失為鑒,昭示王振的罪惡,又命懷來守官重修土木之祠時,立碑紀其事,將英宗遠賢臣,用奸佞,導致喪師辱國的慘痛教訓,形諸文字以警後世。令於土木之祠內塑立於謙之像,立碑撰文,褒揚其功。祠成之日,憲宗還親自撰寫碑文,題寫祠匾。

清乾隆七年(1742年)七月,山東道監察禦史沈廷芳因公進京,途經祿米倉時,發現智化寺古跡完好,便進寺觀光。當進入後院旌忠祠內,見王振雕像仍在,而且祠外還保存著英宗褒其忠義、李賢贊其賢良的祭碑時,不禁怒氣難平。

回山東後,他給乾隆奏書,歷數王振罪惡,請求拆毀王振像,推倒祭文石碑。乾隆準旨,派人砸塑像,斷石碑。不過,明英宗所立的那座祭碑只是被刮掉了文字,並未損毀。

參考鏈接:百度百科_王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