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印刷企業面臨著哪些問題
兩頭夾擊,利潤空間壓縮
包裝印刷企業成本核算項目壹般有原紙成本、燃料與動力費用、工資及福利費用、制造費用等,其中占比最大的莫過於原紙成本。
在紙包裝企業中,原紙成本占據總成本的百分之七十左右;而在印刷企業中,原紙成本幾乎可以與加工費平分秋色。由此可見,原紙價格的波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包裝印刷企業的利潤空間。
此外,由於紙價的長期上漲,市場需求被提前透支,導致近期紙價上漲動力不足,價格有所下調。客戶得知消息後,便紛紛要求包裝印刷企業降價。有包裝企業老總表示,上壹波紙價上漲的壓力還未完全傳導下去,現在又要求降價,企業不僅不能盈利,恐怕還要虧損。
紙價過高,違約現象頻發
在過去紙價相對平穩的歲月中,供需雙方關於原紙價格浮動這根弦似乎放松了不少。正因如此,絕大多數包裝印刷廠與客戶簽訂的都是長期合同,極少設置開放性條款,有些印刷廠甚至是包幹價格。
客戶囤貨,產業鏈利益受損
在包裝市場中,因為紙價上漲過快過猛,不少終端用戶大量囤積紙箱,導致近期市場需求萎靡,出現旺季不旺的現象,部分包裝企業甚至低價搶單,使得整條產業鏈利益受損。
而在印刷市場,資金雄厚的出版社出資大量囤紙,有些精明的出版單位將提前購置的紙張調配到合作印刷企業中存放,處於產業鏈被動地位的印刷廠只能忍氣吞聲,騰挪場地供出版社占用,廠房面積小的印刷企業甚至要出資外租庫房以滿足出版社的需要。
悲觀情緒蔓延,技術員工流失
如今,用工荒是包裝印刷行業的常態。以北京大型印刷企業來說,哪家單位沒有二三十人的用工缺口反倒不正常。近年來,環保風暴猛烈,包裝印刷行業從業者的神經已經相當脆弱,“哪天搬家”甚至成了互相問候的常用語。
再加上紙價上漲,企業效益不佳,已經造成技術人員悲觀情緒上升,包裝印刷從業者轉行的現象屢見不鮮。如果這種現象繼續惡化,將給整個行業帶來巨大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