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微電子的功率半導體市場前景妳們覺得怎麽樣?
功率半導體器件又稱電力電子器件,主要用於電力設備的電能變換和電路控制,是進行電能(功率)處理的核心器件,弱電控制與強電運行間的橋梁。功率半導體有兩大作用,壹是電源開關,二是電源轉換。
電源開關的原理是用小電流控制大電流,小電流部分PMIC和DriverIC為功率IC,而大電流部分開關為MOSFET、IGBT等功率分立器件或模塊。
電源轉換是指充電用電過程中交流電、直流電的相互轉換。在小功率設備中,比如智能手機中的升壓器、降壓器、穩壓器可集成在PMIC中,或做成單獨功率IC;而在大功率設備中,比如電動汽車中的整流器、逆變器等壹般則是由功率分立器件組成的功率模塊。
功率半導體產品形態多種多樣,幾乎所有與電力能源相關的產品都需要用到功率半導體器件。壹般來說,功率半導體可分為分立器件和功率IC,功率IC相當於SOC,功率模塊相當於SIP。
全球功率半導體行業現狀
近年,來由於工業控制、家電產品、充電設備等終端應用不斷追求更高能源效率,功率器件下遊產品範圍的穩步擴張、產量的大幅增長以及功率器件技術的快速更新,功率器件市場在全球範圍尤其是中國地區都保持穩步增長。
據Yole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超300億美元,其中功率分立器件和模塊市場規模約為150億美元,功率IC約為200億美元。預計功率分立器件2016-2021復合年增長率為3.1%,功率IC2016-2021復合年增長率為3.4%,功率模塊2016-2021復合年增長率為7.0%。
具體產品來看,2017年,全球功率分立器件和模塊市場規模約為150億美元,其中二極管約占20%,MOSFET約占40%,IGBT及功率模塊約占30%。
應用方面,功率半導體的應用範圍已從傳統的工業控制和4C產業(計算機、通信、消費類電子產品和汽車),擴展到新能源、軌道交通、智能電網等新領域。HIS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中工業應用市場占比為34%,汽車應用市場占比23%,消費電子應用占比為20%,無線通訊應用占比為23%。
競爭格局方面,功率分立器件(模塊)市場競爭格局總體上較為分散,英飛淩為全球龍頭,2016年市場份額達到18.5%;其他企業市場份額均在10%以下。
中國功率半導體行業現狀
功率半導體是半導體產業中的重要板塊,是關系著高鐵動力系統、汽車動力系統、消費及通訊電子系統等領域能否實現自主可控的核心零部件。功率半導體戰略地位突出,多領域應用持續支撐我國功率半導體行業發展。
不過,盡管大陸、臺灣地區廠商已在二極管、晶閘管、低壓MOSFET等低端功率器件領域已開始進口替代,但國外廠商占據著大部分市場份額。2017年,功率半導體壹線廠商中:NXP有45%的收入來自中國大陸,英飛淩有25%的收入來自中國大陸,意法半導體有61%收入來自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以揚傑科技、華微電子、士蘭微為代表的功率半導體龍頭企業市場占有率非常低,進口替代的空間巨大。以MOSFET市場為例,國內主要依賴進口,基本被國外歐美日企業壟斷。2016年,中國大陸市場份額前五均為外資企業,合計占比達到65.0%。其中,市場份額占比最高的是英飛淩,達到28.5%;安森美其次,占比為17.1%。
長遠來說,當前中國乃至全球範圍內環境資源問題面臨嚴峻考驗,各國相繼頒布節能減排政策,作為各種工業設施、消費電子、家用電器等設備電能控制欲轉換的核心器件,功率半導體產業將面臨新的技術挑戰與發展機遇。
作為半導體產業與節能減排政策落地實施的契合點,功率半導體產業受益於國家重點支持,有望在十三五期間實現從“材料-晶圓-封裝-器件-應用”的全產業鏈自主技術突破,尤其是在新能源領域廣泛應用的MOS器件及IGBT模組,以及SiC/GaN等新型材料器件的應用方面。
——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半導體分立器件制造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