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天子祭祀和吃飯要用九個鼎八個簋,相當於現在的什麽?
古代天子祭祀和吃飯要用九個鼎八個簋,鼎相當於現在的盤子,而簋相當於現在的碗。簋是中國古代壹種很重要的食具,以偶數組合,它各配合使用。在古代鼎是國家權力的象征。
《春秋公羊傳》記載,天子用“九鼎八簋”,卿大夫用“七鼎六簋”,諸侯用“五鼎四簋”,”三鼎二簋”。
壹言九鼎就是這麽來的,鼎最早就是用來放煮熟的肉的方形器皿,而簋則是盛放熟食的糧食為圓形器皿。後再演為禮器了。在商朝到東周的時候最為廣泛。
鼎為盤,分為三種,它們分為三種。分別是羞鼎、升鼎、鑊鼎這三樣。羞鼎是配合正鼎使用的,來放置調味品的,正鼎壹般放的是牛、羊、魚等等葷菜,據說鼎內存放的東西會跟著當時各諸侯國的習慣發生變化,多種多樣。鑊鼎是特別大的,是用來煮用的,在古代也是壹種很殘酷的酷刑。
簋為碗,曾有詩詞說道:“於粲灑埽,陳饋八簋。”指的就是這簋。裏面盛放的分別是稻、黍、稷、梁、麥、苽。黍是指的壹種草本植物,煮熟後可以釀酒和糕點等,稷是壹種禾本科植物,有治療熱毒、解苦等等功效,菽是豆子的總稱。
九鼎八簋樣貌的九鼎是形狀和紋理相同,但是大小是依次遞減的,八簋也是壹樣的,為了建立壹套新的社會秩序,才會有的九鼎八簋,這就是制禮作樂的由來,同時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自譽禮樂之邦。天子在祭祀和宴請的時候必須使用,諸侯都是依次順序,不能越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