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35戰機的性能參數是什麽?
采用新的翼面設計來提升機動性能?蘇霍伊設計局采用該機采用翼身融合氣動布局和放寬靜安定技術,前置鴨翼、主翼、平尾“非穩壹體化三翼面”設計增強蘇-35的機動性能。前置鴨翼可分別操縱,由液壓裝置驅動,沿用蘇-33的設計。與蘇-27相比,過載能力增加,靈活性增加,滾轉以及高攻角穩定度增加。
采用了四余度數字式三維電傳飛控系統,使得蘇-35沒有攻角限制。機載設備大量更新 蘇-35裝備新型數字駕駛控制和數字發動機控制系統,更換最初蘇-27的模擬計算機。機首裝有壹部N011M脈沖多普勒雷達,最大探測距離150公裏,可同時跟蹤15個目標,並同時攻擊其中6個目標。
擴展資料
蘇-35的外型整體而言非常 簡潔,大部分天線、傳感器都改為隱藏式。主空速管由機首移至原來副空速管處(座艙兩側),副空速管移至雷達罩後方。機首增長增厚,以安裝更大的 雷達及更多航電設備,側面看去因而下傾的比蘇-27更大。
若不算蘇-27S的空速管,則蘇-35增長近1m,主要就是來自機首的增長。光電探測器移至風擋右側,左側則安裝可伸縮空中加油管,光電球側移壹方面是為了多出空間安裝 加油管,另壹方面也因讓飛行員有了更好的視野。座艙兩側裝有可收納的夜間加油照明燈。
垂直尾翼加大,以得到更好的偏航穩定性能。此外垂尾及其方向舵的形狀也略為改變,在垂尾頂端,由蘇-27的下切改成平直,是蘇-35的重要識別特征。 尾椎加粗,並將阻力傘由尾椎末端移至上方,使末端可以容納後視雷達及較多航電設備。 三翼面布局、無攻角限制、全數位飛控。百度百科-蘇-35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