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蘭亭序是怎樣的壹首詩,它是誰寫的?

蘭亭序是怎樣的壹首詩,它是誰寫的?

蘭亭序,又名《蘭亭宴集序》、《蘭亭集序》、《臨河序》、《禊序》、《禊貼》。為三大行書書法帖之壹,系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壹。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壹人,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修禊”,會上各人做詩,王羲之為他們的詩寫的序文手稿。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好景不長,生死無常的感慨。法帖相傳之本,***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結構、筆法都很完美,是他五十歲時的得意之作。後人評道“右軍字體,古法壹變。其雄秀之氣,出於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因此,歷代書家都推《蘭亭》為“天下第壹行書”。存世唐摹墨跡以“神龍本”為最著,唐太宗時馮承素號金印,故稱為《蘭亭神龍本》,此本摹寫精細,筆法、墨氣、行款、神韻,都得以體現,公認為是最好的摹本;石刻首推“定武本”。經郭沫若考證,以為相傳的《蘭亭序》後半文字,興感無端,與王羲之思想無相同之處,書體亦和近年出土的東晉王氏墓誌不類,疑為隋唐人所偽托。但也有不同意其說者。《蘭亭序》表現了王羲之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氣度、鳳神、襟懷、情愫,在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現。古人稱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堪稱絕妙的比喻。

作者簡介

王羲之(303—361年),漢族,字逸少,號淡(dan)齋,身長七尺有余約為(1.83米),原籍瑯琊臨沂(今屬山東),後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是東晉偉大的書法家,被後人尊為“書聖”。他的兒子王獻之書法也很好,人們稱他們兩為"二王",另壹個兒子王凝之官至左將軍,因曾任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王會稽”。代表作品有:楷書《樂毅論》、《黃庭經》、草書《十七帖》、行書《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行楷《蘭亭集序》等。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冶於壹爐,創造出“天質自然,豐神蓋代”的行書,被後人譽為“書聖”。其中,王羲之書寫的《蘭亭集序》為書家所敬仰,被稱作“天下第壹行書”。王羲之對真書、草、行主體書法造詣都很深。今人劉鐸對王羲之的書法曾稱贊道:“好字唯之(之,即王羲之)”。

中國書法第壹帖

《蘭亭序》是東晉右軍將軍王羲之51歲時的得意之筆,記述了他與當朝眾多達官顯貴、文人墨客雅集蘭亭、修稧事也的壯觀景象,抒發了他對人之生死、修短隨化的感嘆。崇山峻嶺之下,茂林修竹之邊,乘帶酒意,揮毫潑墨,為眾人詩賦草成序文,文章清新優美,書法遒健飄逸。被歷代書界奉為極品。宋代書法大家米芾稱其為“中國行書第壹帖”。王羲之因此也被後世尊為“書聖”。後人在研究其書法藝術時贊譽頗多:“點畫秀美,行氣流暢”,“清風出袖,明月入懷”,“飄若遊雲,嬌若驚龍”,“遒媚勁健,絕代所無”,“貴越群品,古今莫二”。確實如此,傳說王羲之以後也曾再書《蘭亭序》,但均遜色於原作,所以《蘭亭序》原稿壹直為王羲之視為傳家之寶,為王氏後代收藏,傳至王羲之第七代時被唐太宗李世民“騙”入朝廷,唐太宗得《蘭亭序》後,曾詔名手趙模、馮承素、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鉤摹數個亂真副本,分賜親貴近臣,之後民間也廣為臨摹,但無壹勝過王的原作,所以《蘭亭序》真跡被唐太宗視為稀世珍品而最終殉葬,這更讓後世對《蘭亭序》原作崇敬不已,冠以中國書法第壹帖的美名實在無可爭議據歷史記載,公元353年,即東晉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友人謝安、孫綽等句流及親朋***42人聚會於蘭亭,行修禊之禮、飲酒賦詩。後來王羲之匯集各人的詩文編成集子,並寫了壹篇序,這就是著名的《蘭亭集序》。傳說當時王羲之是乘著酒興方酣之際,用蠶繭紙、鼠須筆疾書此序,通篇28行,324字,有復重者,皆變化不壹,精美絕倫。只可惜這樣壹件書法珍品,到了唐太宗手裏,他愛不忍釋,臨死時竟命人用它來殉葬。從此後世人便看不到《蘭亭集序》的真跡了。在蘭亭裏,有壹座三角形的碑亭,亭內碑石上刻有“鵝池"兩個草書大字。相傳這兩個字是王羲之手書,並傳說王羲之很喜歡鵝,在家裏養了壹群鵝。現在蘭亭的鵝池裏也養了幾只白凈的鵝。有趣的曲水流觴 蘭亭裏還有曲水流觴亭、右軍祠、墨池等建築。 流觴亭面闊三間,四面有圍廊。亭前有壹彎彎曲曲的水溝,水在曲溝裏緩緩地流過,這就是有名的曲水。當年王羲之等人就是列坐在曲水岸邊,有人在曲水的上遊,放上壹只盛酒的杯子,酒杯由荷葉托著順水流漂行,到誰處停下,誰就得賦詩壹首,作不出者罰酒壹杯。當今很多遊人來到這裏,興致勃勃地用塑料杯子,盛上飲料,放在曲水裏“流觴”,體味當年曲水邀歡的情趣。 右軍祠是紀念王羲之的祠堂。王羲之當時任右將軍、會稽內史,因此人們常稱他為王右軍。祠內有許多碑刻,正中懸掛王羲之畫像,兩邊的楹聯是“畢生寄跡在山水,列坐放言無古今。”祠內有壹水池,稱為“墨池”,據說當年王羲之用這池子的水蘸筆習書,把整池水都染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