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代國模 滄海遺珠
初創時期的中國模特賽事,並未和選美比賽的選拔標準完全區分開。首屆季軍姚佩芳瞞著家人報名了模特大賽,她身上有濃厚的古典韻味,影樓借來的廉價婚紗也擋不住她的芳華。總決賽夜的晚裝環節,她壹人詮釋紅白玫瑰,獲獎當年就拍攝了上海白麗香皂廣告,1992年與壹眾名模拍攝了《中國名模掛歷》後,回歸了普通人的生活。
第壹屆雖然宣傳力度不高,但是參考了港姐選美和國際模特比賽項目,引入了泳裝環節,在1989年引起了極大爭議。1991年,主辦方頂住了壓力,第二屆中國最佳時裝模特表演藝術大賽在北京舉行。這壹屆大賽聲勢浩大,決賽門票被炒到了150元壹張,而當年北京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為240元。這壹年走出了紅遍全國的瞿穎,和第壹個接到國際品牌走秀的中國模特陳娟紅。
陳娟紅出生於浙江嘉興桐鄉縣,打過籃球,是壹名紡織廠的普通女工。她曾因自己長得太高而自卑,也因別人的壹句“妳長得這麽高,為什麽不去當模特”而走上T臺。不顧父親的反對,陳娟紅在杭州喜得寶時裝隊僅呆了兩個月,就加入了名模輩出的杭州國展模特隊。奪冠次年,陳娟紅被指名參加在洛杉磯舉行的世界超模大賽,奪得第四名。
同是1992年,陳娟紅走了國際品牌華倫天奴的秀,壹直到1998年,陳娟紅都是唯壹壹位享有世界超模榮譽的中國模特。第二屆中國模特大賽中,瞿穎的呼聲極高,但福特模特公司的董事長艾蓮·福特在決賽中給陳娟紅全部打了滿分,並給其他選手打了零分,讓當時已經小有名氣的瞿穎痛失冠軍寶座。艾蓮·福特說:我認為她(陳娟紅)就是模特,就是做模特的胚子,她身上存在模特的X因素,X是未知數,就是內在的氣質。
當年的國務院副總理親自為選手們頒獎,昭示著我國的時裝產業和模特行業將蓬勃發展。為亞軍瞿穎和季軍劉莉加冕的是時任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慕華、政協副主席馬文瑞。模特們的自信,她們對 時尚 的理解和表達,她們大膽前衛的精神印在掛歷裏,走進普通人的家庭,在女孩們的心裏發了芽。
1996年,張藝謀找上瞿穎,希望她出演《有話好好說》裏壹個漂亮到讓人瘋狂的都市女郎“安紅”。在那個年代,大眾普遍認為女生穿衣服就該有點女生的樣子,但瞿穎不,瞿穎要走出格的中性風,“姐就是要又酷又美”。
其實早在1988年,中國彭莉就已經在意大利舉行的世界新模特大賽中獲得皇冠大獎,成為中國首位在國際大賽獲獎的超模,她是當時臺上唯壹的亞洲面孔,《人民畫報》1989年第4期的封面也留給了這位北京姑娘。
彭莉的載譽而歸讓國人意識到,東方之美值得被更多人看見,中國第壹屆超模大賽的冠軍葉繼紅就是其中之壹。那個時候的葉繼紅就敢穿著露背裝出現在大眾視野裏。東方的臉型,神態的冷艷,讓畫家陳逸飛也傾倒於她會發光的美麗,形容她:大名人,不甜俗,不媚俗。
葉繼紅壹夜之間成為了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第壹任空姐企業形象,拍攝了個人形象片。1990年亞運會點火儀式上,葉繼紅是東方神韻的象征,在央視宣傳片中出鏡。
但是光有美貌是不夠的,模特大賽不僅要面試還要筆試,題目涵蓋政治、文化、科學等多方面知識,容貌身材在才藝之後只占不到五分之壹的位置上。當時的選拔者說,“壹般意義的漂亮不行,要有特點。更重要的是內在氣質、文化修養,因此我們要求必須是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時裝模特是個高雅的職業,俗氣的人是幹不來的。 所以有位外國專家說,100個時裝模特可以出99個明星,而100個明星卻不見得能出1個時裝模特。”當時的模特大賽不是流水線壹樣的造星工廠,重視內在修養和個人才情,所以初代國模每個人都有辨識度。
1994年,葉繼紅成立了壹家藝術設計公司,任董事長及總經理,開始時舉步維艱。第壹筆生意的時候她發現,盈利還不如自己拍壹部廣告多,但她還是退出了 娛樂 圈。嬌艷的紅玫瑰不甘於被人觀賞,不在T臺上壹樣鎮場。
上海時裝表演隊組建者徐文淵觀看了新中國第壹場時裝表演,有壹個模特壹抖肩把身上的披風滑了下去,好身材顯露出來,在場有的男同誌瞬間低下了頭。那場表演給徐文淵極大震撼,她也萌生了組建壹支中國本地時裝表演隊的念頭。
露胳膊露腿,穿泳裝在舞臺上走來走去,初代國模承擔了很多人對模特的偏見,成為了女性勇敢的代名詞。模特小玲說,演出第二天在廠門口碰上了姐姐,自己高興地喊,她卻沒搭理,突然回頭說:“妳不小了,穿著袒胸露肩的衣服在臺上扭來擺去,不嫌難看?”姐姐大聲嚷著,壹些人圍了過來,姐姐扭頭就走,把她晾在那。
但是那個年代也同樣包容,產後兩個月,嶽梅重返T臺的時候65公斤,比182公分模特的標準體重重了5公斤,但是她被媒體稱為奇跡,沒有人質疑她竟然是個130斤的人。我們的 時尚 也許進步了,但是我們對美的包容性並沒有進步。30年後,柴瘦幾乎成為了超模的最低標準。30年來,對別人“穿著得體”的討論也從未停息。
中國模特越來越多地走出國門,而出現在國際T臺上越來越多的“高級臉”,卻與西方 時尚 圈對東方女性的刻板印象趨同,再重輸回國內。她們壹起走上國際T臺,卻總讓人感慨分不出誰是誰。
初代模特們後來很多選擇了進修和讀書,有人創業,也有人選擇繼續在 娛樂 圈發展,潮流裹挾著我們向前,她們卻像頑石,總想跳出。瞿穎說:照片裏的眼鏡多年前捐給了壹個慈善義賣機構,衣服也早就找不著了。但那天公交車載著我不停往前的感覺我依舊能記得很清楚——瀟灑、自由、獨立,這是我壹直喜歡和堅守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