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所見所聞作文,要有蘊涵的!!
凡人總有情。古人韓愈有言:情之品有上中下三,其所以為情者七:曰喜、曰怒、曰哀、曰懼、曰愛、曰惡、曰欲。人生壹世,或為官或為民,或偉大或渺小,皆離不開情之所系。壹枝壹葉總關情。人的壹言壹行,無不體現著壹個人的內心情懷。正因如此,如何看待、處理情感問題就顯得十分重要。筆者剛剛從報刊上看到這樣壹個真實的故事:1984年嶽陽縣物資局經理胡政到胡耀邦的哥哥胡耀福家看了看。他為胡家的清貧而震撼。之後就把胡耀福的兒子胡德資,安排到嶽陽輕化公司當副經理,妻子葉秋娥到嶽陽市委招待所當服務員。正要辦理手續的時候,那位領導同誌的妻子去北京見到了胡耀邦,胡耀邦壹聽就震怒了,他馬上從飯桌前站了起來,打電話找到湖南省委書記毛致用,推翻全部事情。
這事剛過了幾天,胡耀福到北京去看弟弟胡耀邦。壹見面,胡耀邦滿臉怒氣地對哥哥說:“妳在下面開後門!”其實,胡耀福壓根兒就不知道嶽陽安排胡德資工作的事。胡耀邦怒氣未消,繼續斥責說:“誰這樣搞,我就開除誰的黨籍,妳們背了我的牌子,亂搞。”當胡耀福漸漸聽明白是怎麽回事的時候大叫冤枉,也發起了脾氣來:“耀邦,妳這個人忘恩負義,妳在北京當總書記,我在家裏當農民,要是在過去,我就是皇親國戚。但是現在,我在家裏當農民,日子不寬裕,有人關心壹下我家又怎麽了?難道德資壹個中學生就不能當工人了?”胡耀福越說越氣,說了過頭話:“別看妳是總書記,我是妳哥,該教訓妳照樣教訓妳!”胡耀邦毫不相讓,說話聲音大了起來。壹會兒,胡耀福怒氣沖沖地離開了。胡耀邦的侄子胡德資,從此在鄉間務農,直到今天還是壹個普通農民。
讀罷這則故事,筆者深為胡耀邦的“忘恩負義”感到震撼,不由得想到了雲南省原省長李嘉廷的“多情多義”。但李嘉廷的“情”和“義”,只系著妻兒,只獻給女色。李嘉廷有位情婦姓徐,壹些見過李嘉廷這位“紅顏知己”的人都說,這個有夫之婦實在難稱“美人”,半老徐娘壹個,相貌平平,出身也算不上高貴,原是昆明街頭壹個擺地攤的。但李嘉廷就是令人難以置信地迷上了這樣壹個中年婦人。徐氏提什麽要求李嘉廷都答應,要200萬元就批200萬元,要300萬元就批300萬元,有李嘉廷的批條,徐某輕而易舉就能從銀行弄出錢來。幾年下來,徐某兒乎沒見做什麽生意,就空手套來了3000多萬元的巨額錢財,這筆巨款現在壹分錢也追不回來。而李嘉廷最終也因“情迷心竅”而倒下!
從胡耀邦的“忘恩負義”和李嘉廷的“多情多義”讓我們感悟到,任何時代真正的豪傑,其情必系著黎民百姓、系著需要扶助的弱者,才會成為深受人民稱譽愛戴的真正豪傑。黨的領導幹部更應如此。胡耀邦同誌的“忘恩負義”,這不僅是黨的領導幹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必備的壹種革命情懷,更是壹個黨的領導幹部每時每刻必須堅守的原則立場。領導幹部只有對自己的親人、家屬、“小家”“忘恩負義”,才能對黨、對國家、對人民、對“大家”不忘恩負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