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星和織女星怎麽找
牛郎星和織女星的尋找方法:牛郎星和織女星分處銀河兩側,它們的位置比較靠近,並且看起來比其他星星亮很多。
銀河中間與兩邊有3顆明亮的星星,其中最亮的壹顆呈青白色,她在銀河西北邊,這就是織女星。織女星的下方有四顆較暗的星,組成小小的平行四邊形,它們就是神話傳說中織女編織的美麗雲霞和彩虹的梭子。
另壹顆亮星在織女星的南偏東,即銀河的東南邊,他就是牛郎星(又名河鼓二)。牛郎星是顆微黃色的亮星,在他兩邊的兩顆小星叫扁擔星,傳說中是牛郎挑著壹對兒女。
牛郎星和織女星其實都是比太陽還要大的恒星,它們實際上才沒有看起來那麽“溫和”。牛郎星的質量為1.8倍太陽質量,半徑為1.6倍太陽半徑,光度是太陽的11倍,表面溫度比太陽高出至少1000度。
織女星則要更大壹些,它的質量、半徑、光度分別是太陽的2.1倍、2.3倍和40倍,表面溫度比太陽高出將近4000度。
由於牛郎星和織女星遠在太陽系之外,它們與地球的距離遠超日地距離,牛郎星位於17光年之外,織女星位於25光年之外。
這兩顆星發出的光經過漫長的太空之旅到達地球時,光強已經變得很微弱,使得我們只有在晴朗夜晚才能看到它們。從地球上這麽遠的距離看牛郎星和織女星,它們的細節也變得無法辨認,看起來只是亮點。
牛郎星和織女星相距大約14光年,雖然它們之間存在引力作用,但這個距離太過於遙遠,引力弱到不會把它們拉到壹起。
這兩顆恒星目前都在朝向地球運動,所以它們目前正在互相靠近。但即便是恒星,它們在浩瀚的宇宙中也是顯得非常渺小,它們大概率不會相遇,而是最終各奔東西,互相遠離而去。
如果牛郎星和織女星真的相遇,那也不是什麽浪漫的事情。它們碰撞之後很可能會發生猛烈爆炸,完全消散為星雲,無法演變成恒星。
除非牛郎星和織女星的碰撞速度很慢,並且角度較偏,最終將有可能合並成壹顆新的恒星,它的質量、大小和亮度都要超過牛郎星和織女星。
或者還有壹種可能,這兩顆恒星沒有碰到,而是在引力的作用下,組成壹個互相繞行的雙星系統。
如果牛郎星和織女星最終沒有發生碰撞,它們將會在不同的時間走向毀滅。恒星的壽命會隨著質量的增加而減小,因為質量越大的恒星消耗核燃料的速率遠快於質量越小的恒星。
牛郎星大約在12億年前形成,它還能繼續燃燒大約23億年。織女星大約在4.6億年前形成,雖然它比牛郎星年輕,但由於織女星的質量更大,它只能繼續燃燒大約5.4億年。
最終,織女星和牛郎星會先後耗盡燃料,演變成白矮星。再經過數十至上百億年的冷卻之後,它們最終都會陷入黑暗,成為黑矮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