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學方程式
費雪方程式(Fisher Equation)
費雪方程式是貨幣數量說的數學形式,又名交易方程式,最初由歐文·費雪在《貨幣的購買力》壹書中提出。
表達公式:
MV=PT
式中:M——貨幣的數量;V——貨幣流通速度;P——物價水平;T——各類商品的交易總量。
根據這壹方程式,P的值取決於 M,V,T三個變量。費雪分析,在這3個經濟變量中M是壹個由模型之外的因素所決定的外生變量,V 是由制度因素決定的,而制度因素變化緩慢 , 因而可視為常數,T 與產出水平保持壹定的比例,也是大體穩定的。因此 , 只有 P和M的關系最重要 , 所以P的值特別是取決於M數量的變化。
交易方程式雖然主要說明 M 決定 P, 但當把 P 視為既定的價格水平時,M=PT/V 這說明,在既定的價格水平下,總交易量與所需要的名義貨幣量具有壹定的比例關系,這個比例就是 1/V 。換言之,要使價格保持既定水平,只有當貨幣量與總交易量保持壹定比例關系才能實現。
費雪的交易方程式被眾多學者認為是解釋通貨膨脹率的原因最成功的壹個理論。費雪認為可以保持總體物價水平的穩定,並且整個經濟的穩定需要價格水平的穩定來保持。費雪認為利率是由兩種相互作用的要素決定的,人們現在擁有的人均時間偏好和投資機會,因此他把利率稱之為當下的壹美元收入對未來同等金額收入的社會偏好指數。資本的流動與利率進壹步掛鉤,資產產生的凈流動收入的現值等於資本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