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童降世》哪咤的“爸爸”餃子,如何度過“懷胎”這幾年?
我認為如果不是因為那個突如其來的電話,餃子現在可能還在成都做動畫外包,偶爾接待幾個登門拜訪的“騙子”投資方。動畫電影於他而言,是個遙不可及的夢。
那是2014年,距離餃子憑借短片《打,打個大西瓜》壹夜成名已經過去六年了。這部政治隱喻和腦洞齊飛的短片,壹經推出就大受歡迎,獲得了國內外30多個獎項,也獲得了多家投資方的青睞。
被這部作品打動的人中,有壹個叫易巧的年輕人。2008年,正在上大學的他第壹次看到《打,打個大西瓜》時就驚呆了。作者的個人經歷更讓他難以置信。放棄學了四年的藥學專業、辭職在家自學三年動畫、壹個人獨立完成整部短片……當時還叫餃克力的餃子,就這樣成了易巧心中神壹般的人物。
六年後,易巧成為光線傳媒旗下動畫公司彩條屋的CEO。這是壹家只做動畫電影的公司,成立之初,易巧就開始全國各地網羅動畫行業的人才。“餃克力”是他想到的第壹個名字。只可惜,壹個電話打過去,遠在成都的餃子卻把他當成了眾多不靠譜的投資方之壹。
PPT很醜,但故事挺有意思。這是易巧看完大綱後的第壹感受。“棄醫從動畫”的餃子蟄伏六年,心裏壹直憋著壹口氣。用他的話來說,要是學不出個所以然來就“對不起嶽飛的精忠報國、文天祥的舍生取義、秦始皇的掃平六國”。當年25歲的他能憋著壹口氣做出《打,打個大西瓜》,34歲的他憋著壹口氣,也要寫出壹個不服輸、不認命的哪咤。
易巧又飛了趟成都,餃子以為這次他是來正式敲定合作、開始制作的。沒想到剛壹見面,易巧就指出了他大綱中的若幹問題,從主題結構到人物性格,幾乎是全方位的掃射。餃子聽完以後就崩潰了,他自己能感覺到這些問題,但壹直以為易巧和以前那些投資方壹樣,看不出來。
“我當然看得出來。”易巧說。於是,兩人開始磨劇本,這壹磨就是整整兩年。目前觀眾看到的《哪咤》的故事,是第66稿,和最初的故事有50%以上的改動。比如,原著裏有哪咤削骨還肉的情節,過於封建,在這個基礎上李靖怎麽寫都很討厭。餃子和易巧都想為這個故事註入時代精神,於是果斷舍棄了這壹情節。
之後兩人重構了哪咤和父母的關系,李靖活潑開朗,愛和孩子壹起玩。殷夫人相對內斂,在背後為哪咤犧牲很多。但這樣寫,總覺得有些奇怪。直到把兩人的人設對調,這家人才變得可愛了。爸爸沈穩內斂,明明很愛孩子卻不善表達,媽媽樂觀開朗,總想著逗孩子開心。這就是個典型的當代中國三口之家,現在的觀眾看了壹定會有***鳴。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