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子炮究竟有什麽過人之處?
盒子炮究竟有什麽過人之處
駁殼槍,中國又稱盒子炮,其正式名稱是毛瑟軍用手槍(Mauser Military Pistol)。
毛瑟廠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專利,次年正式生產。由於其槍套是壹個木盒,因此在中國也有稱為匣槍的。有壹種全自動型的,稱做快慢機,毛瑟廠則稱之為M712速射型(Schnellfeuer),在1931年5月量產。
很多小說裏經常能看到“快慢機”這個詞, 而駁殼槍另壹個較少人知道的名稱是自來得手槍,許多人以為只有速射型稱為自來得,這是不正確的,事實上,自來得壹直是這壹類手槍在中國比較正式的通稱。
最早的駁殼槍是德國毛瑟兵工廠的菲德勒三兄弟(Fidel,Friedrich,and Josef Feederle),利用工作閑暇聊設計出來的。但是該槍最後申請專利者是毛瑟兵工廠的老板,所以駁殼槍也叫毛瑟手槍。
“毛瑟M1896手槍”作為手槍,它重心靠前,不容易掌握,擊發後,槍口跳動過高,在其他國家的市場並不受好評,唯獨在中國市場大受青睞。
有人說,因為1921年國際上通過了壹項決議,對當時軍閥混戰中的中國實行武器禁運,而手槍不在禁運名單中。駁殼槍雖然也是手槍,但裝彈多威力大,甚至可以在戰場上當作步槍使用,因此大量流入中國鉆了武器禁運的空子。
在中國戰區,駁殼槍是使用最廣泛的國家,這是因為國內的自動化武器很少的緣故導致,譬如沒有足夠的自動化沖鋒槍等。而駁殼槍的全自動型可以容納約20發子彈,正好填補了這個領域的空白,從而增強了沖鋒與反沖鋒的火力。
在抗戰時期,大部隊沖鋒與反沖鋒的事情幾乎天天都在發生,駁殼槍的自動化和容量就決定了它在抗戰時期必然是受歡迎的。因為相對於單發步槍而言,駁殼槍的殺傷力和可靠性還是非常不錯的,雖然跳彈嚴重和精度較低,這在當時的作戰環境中基本夠用了。
當時中國的各類軍隊都缺乏自動武器,所以很多精銳部隊都往往配發駁殼槍,當做沖鋒槍甚至機槍使用。駁殼槍根據型號不同,供彈方式多種多樣,有半自動固定彈倉,也有采用可卸式供彈具,包括10發短彈匣和20發長彈匣兩種。這和當時中國步兵火力支柱的捷克式輕機槍裝彈壹樣多,在當時的手槍界,是絕無僅有的。
毛瑟手槍的性能比較好。堅固耐用,動作可靠,火力強大,可以單發,也可以連發。使用7.63×25毫米毛瑟手槍彈,初速高,槍口動能大,殺傷威力和侵徹力都非壹般軍用手槍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