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室內環境由什麽組成?幼兒園室內環境如何創設?
室內環境是幼兒教育活動環境最主要的組成部分。主要包括墻壁布置和各區域環境的布置(遊戲材料區、美工區、自然角、科學實驗角、圖書角等)兩大部分。室內環境布置得科學合理,富有感染力,將為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提供重要保證。不管是城市幼兒園還是農村幼兒園,都應該充分利用當地自然資源和工藝優勢,創設出有鮮明特色的室內環境。應既經濟實用,又接近幼兒生活。
1、墻壁布置
墻壁的布置壹定要考慮幼兒全面發展的需要,並由幼兒和教師***同完成。內容要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季節特點和教育活動需要來安排。形式要靈活,粘貼繪畫、制作垂掛物等均可,如用樹葉、貝殼、碎布、花生殼、棉花、玉米纓等粘成各種主題畫面。粘貼可與繪畫結合,用玉米苞葉、麥稭草編成花籃、帽子等,然後縫制在畫面上,這樣的畫面對幼兒格外富有吸引力。墻壁上這些畫面隨著不同教育活動目標不斷變化、更新,則可不斷滿足幼兒的好奇心,給他們以更多的幻想與想象。墻壁上還應有壹些固定的布置,如健康欄、評比欄、出勤欄等。這些布置既能對幼兒起到壹定的檢查督促與鼓勵作用,又能給幼兒以穩定、連續的感受,便於培養他們的恒心與上進心。此外,還可在四周配備孩子身高可及的黑板,以便幼兒用各色粉筆在上面塗鴉,這樣,可以使他們的想法更好、更充分地得以表達和發揮。
2、各種區域的布置
在幼兒園活動室內設置各種區域,有助於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隨意選擇活動。從不同的維度對區角分類會有不同的結果,有的把區角分為生活區、數學區、語言區、科學區、美工區、角色區、建構區等;有的把區角分為學習區、運動區、表演區、建構區、自然區等;還有的分為生活區、智能區、表揚區、建構區、運動區。各種分類雖然標準不壹,但有互相重合的部分,在本質上是相同的,每種分類都包含幼兒發展的五大領域。在具體創設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1)科學規劃活動區
各活動區角的安排上要做到互不幹擾。區角的設計要考慮到空間位置的相互作用與影響,各個區角要互不幹擾,互為方便。安靜的區域和熱鬧的區域要分開,這樣才更有利於幼兒的活動。例如,角色區不宜與益智區相鄰而置,因為角色區裏幼兒來來往往的喧鬧會影響益智區幼兒的安靜操作,兩個區角之間動靜反差太大。區域位置的確定,要根據各活動區域的內容和性質進行規劃,並充分利用原有設施來分隔區域,教師可以利用壹些開放式玩具櫃、圖書架等作為區域之間的隔墻使用,活動室中各區角之間應該有明顯的界限,而且分隔要清楚,這樣可以使幼兒認識各區角的位置,知道每個區角進行活動的類型,界限明確是開展好區角活動的保障。
(2)幼兒參與收集材料
區角活動的最大價值在於發展幼兒的自主意識和能力,其重點在於活動的過程。在投放活動區材料時,引導幼兒參與,讓幼兒與老師***同創設活動區,***同討論、協商各活動區所需的材料,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是壹種重要的教育手段。在收集材料時,本著材料源於生活的原則,可以動員幼兒和家長收集大量各種各樣的材料,例如,在科學區投放材料之前,教師與幼兒壹起商量科學區需要哪些東西,聽聽幼兒的建議,同時,鼓勵幼兒從家中帶壹些活動區所需的材料,這樣做能大大提高幼兒參與的積極性。
(3)全面考慮區域活動中材料的投放
首先,投放材料要具豐富性。材料投放的豐富性主要是指材料的種類要豐富、具有童趣。結合主題的開展,為幼兒投放多樣性的材料,數量充足,可采用不同物質的材料,既要為幼兒提供專門性玩具材料,又要投放非專門性玩具材料。專門性玩具材料,即成型玩具材料。除了買來現成的成型玩具,還可以自制,例如,教師與幼兒壹起用布、棉花或泡沫、松樹絨等做成的木偶、娃娃,用各種小紙盒、泡沫、線軸、瓶蓋、鐵絲做成的交通工具,用黃泥做成的各種小動物等形象玩具,用火柴盒做的智力拼圖,用玻璃制作的萬花筒等娛樂玩具。此外,還要註意材料按類別擺放,並且有相應的位置便於幼兒自主選擇取放,便於管理。
其次,投放材料應具有層次性。由於遺傳、環境等的影響,幼兒間存在著個體差異,為此,教師在材料提供上應考慮為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提供不同層次的材料,讓幼兒按自己的能力選擇適宜自己的材料進行操作。例如,某幼兒園中班老師想讓幼兒在美工區練習折紙鶴,投放折紙時,把其中的壹部分方形紙在中間畫上線,壹部分折紙畫上線後對角折好,滿足不同能力幼兒的不同需要,使所有幼兒都能在折紙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4)材料投放要符合教學目標的要求
區角活動作為幼兒園的教育手段之壹,要求其活動的組織要立足於教育的目標、任務和內容。因此教師投放材料時,要註意結合自然條件和教育內容。教師要在對本班幼兒培養目標有清晰的理解和把握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選擇投放對幼兒的發展有促進作用的操作材料,既要符合幼兒發展階段的特點,又要切合教育目標。例如,小班活動區某階段的教育目標是訓練幼兒手指,手腕和手眼的協調能力,就可投放夾珠子、穿線板、扣紐扣等操作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