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魏延是壹個什麽樣的人
三國誌·魏延傳》:“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魏延以勇略任,並鹹貴重。
覽其舉措,跡其規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
初隨劉備作戰,智勇雙全,勇冠三軍,深得劉備信任,劉備稱王後受封漢中太守,後諸葛亮北伐,任征西大將軍,曾經向諸葛亮提出著名的奇襲長安“子午谷奇謀”,但未采納。
魏延為人孤高,深明大義,多立戰功,在後期尤其為諸葛亮所倚重。
但是性格上比較矜高,有些叛逆性,對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時常發牢騷,不懂得處理官場上的人際關系,得罪了很多人,尤其是與楊儀勢同水火。
在諸葛亮死後,因為不甘心就此撤軍以及不能容忍兵權落到死對頭楊儀的手中,而擅自違背諸葛亮撤兵的遺令,率軍燒毀棧道、攻擊楊儀。
最後被冤枉成謀反,遭受“夷三族”的悲慘後果。
官至:征西大將軍下二品南鄭侯涼州刺史漢中太守前軍師賜假節
魏延簡介資料
魏延,字文長,三國時期蜀漢大將軍。
魏延最早是荊州牧劉表手下的壹個小將,不受重用,後來劉備被曹操擊敗,逃到荊州依附劉表,魏延在壹次宴會上見到了劉備,劉備十分欣賞魏延。不久,劉表病逝,曹操抓住時機進攻荊州,新繼任的劉琮年幼,聽信蔡瑁等人讒言,投降了曹操,於是魏延逃出了荊州,投靠長沙太守韓玄。赤壁之戰,孫劉聯軍大敗曹操,曹操不敢再輕易南下,於是劉備開始發展自己的勢力,很快劉備就打到了長沙,魏延知道韓玄難成大器,於是斬殺了韓玄,獻出長沙城,投降了劉備。剛入劉備隊伍時,魏延因為斬殺韓玄,諸葛亮認為他不夠忠誠,沒有重用他,後來劉備入主西川,魏延屢立戰功,顯示了足夠的忠誠,於是劉備提拔他做了牙門將軍,後來他又跟著劉備攻克了成都。劉備立足西川後,決定重用魏延,他提拔魏延為鎮遠將軍、漢中都督和漢中太守,全軍上下驚聲壹片。曹操知道劉備得了西川後,決定率軍攻打漢中,魏延在漢中保衛戰中屢破敵軍,劉備又提拔魏延做了鎮北將軍。223年,劉備逝世,諸葛亮為了振興蜀漢而率軍北伐,魏延在北伐中多次做為先鋒大將,屢立戰功。特別是第壹次北伐中,魏延獻子午谷奇謀,突襲長安,魏國大將軍夏侯_棄城而逃,劉禪於是封魏延為大將軍、長安都督和長安太守。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途中諸葛亮病危,他死前告訴楊儀,他死後,魏延掌握軍權,必然謀反。不久,諸葛亮逝世,楊儀、姜維等人命大軍撤退,魏延卻要求率軍北上,楊儀怒斥魏延,說壹定要率大軍撤退,魏延不聽命令,率孤軍北上,楊儀命王平、馬岱率軍攔截,魏延聽到消息後,自知不妙,獻出長安城,投降了魏國,曹睿讓魏延駐守長安,抵禦蜀軍的反撲,結果王平、馬岱真的率軍進攻長安城,魏延兵少,寡不敵眾,很快長安城失守,魏延正想逃回魏都洛陽,卻在路上遭遇馬岱的埋伏,被馬岱壹刀斬於馬下。
魏延會簡歷
簡明歷史傳記魏延是蜀漢名將,他跟隨劉備入川後表現突出,得到劉備器重,屢次被委以重任。諸葛亮北伐時期,魏延作為諸葛亮的左膀右臂,為蜀漢立下了汗馬功勞。魏延為人孤高,善養兵卒,勇猛過人,但是和蜀漢重臣楊儀不和。諸葛亮死後,將兵權交於楊儀,魏延因持功心有不甘而率軍欲殺楊儀,反被楊儀派馬岱殺死。後魏延壹門被夷滅三族。《三國誌·蜀誌·魏延傳》魏延字文長,義陽人也。以部曲隨先主入蜀,數有戰功,遷牙門將軍。先主為漢中王,遷治成都,當得重將以鎮漢川,眾論以為必在張飛,飛亦以心自許。先主乃拔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壹軍盡驚。先主大會群臣,問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雲何?”延對曰:“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先主稱善,眾鹹壯其言。先主踐尊號,進拜鎮北將軍。建興元年,封都亭侯。五年,諸葛亮駐漢中,更以延為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與魏延延戰於陽溪,延大破淮等,遷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魏延
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唯楊儀不假借延,延以為至忿,有如水火。十二年,亮出北谷口,延為前鋒。出亮營十裏,延夢頭上生角,以問占夢趙直,直詐延曰:“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戰而賊欲自破之象也。”退而告人曰:“角之為字,刀下用也;頭上用刀,其兇甚矣。”
秋,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_、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亮適卒,秘不發喪,儀令_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雲何以壹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因與_***作行留部分,令_手書與己連名,告下諸將。_紿延曰:“當為君還解楊長史,長史文吏,稀更軍事,必不違命也。”_出門馳馬而去,延尋悔,追之已不及矣。延遣人覘儀等,遂使欲案亮成規,諸營相次引軍還。延大怒,儀未發,率所領徑先南歸,所過燒絕閣道。延、儀各相表叛逆,壹日之中,羽檄交至。後主以問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琬、允鹹保儀疑延。儀等槎山通道,晝夜兼行,亦繼延後。延先至,據南谷口,遣兵逆擊儀等,儀等令何平在前禦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延士眾知曲在延,莫為用命,軍皆散。延獨與其子數人逃亡,奔漢中。儀遣馬岱追斬之,致首於儀,儀起自踏之,曰:“庸奴!復能作惡不?”遂夷延三族。初,蔣琬率宿衛諸營赴難北行,行數十裏,延死問至,乃旋。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平日諸將素不同,冀時論必當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編輯本段]歷史評價陳壽:劉封處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衛。彭_、廖立以才拔進,李嚴以幹局達,魏延以勇略任,楊儀以當官顯,劉琰舊仕,並鹹貴重。覽其舉措,跡其規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
徐澄清:《三國演義》中“魏延腦後有反骨”這壹說,為好多人所熟悉和接受。這就須從歷史本來面貌來辨其真偽。這裏我只就諸葛亮用人之得失和魏延之悲劇發點議論。
楊戲:“文長剛粗,臨難受命,折沖外禦,鎮保國境。不協不和,忘節言亂,疾終惜始,實惟厥性。”
《三國誌·魏延傳》:“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魏延以勇略任,並鹹貴重。覽其舉措,跡其規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
魏延為什麽踢翻七星燈
公元234年,諸葛亮采用誘敵之計,將司馬懿大軍騙到上方谷,采用火攻,準備畢其功於壹役。然而,天公不作美,突然天降暴雨,司馬懿大軍突圍而去。諸葛亮看到天意,怒急攻心,暈厥在地。隨後,他百般羞辱司馬懿,還送給他女人穿的衣服,引誘司馬懿出戰,也無濟於事。
不久,與諸葛亮夾攻曹魏的東吳軍隊退兵,諸葛亮口吐鮮血,他通過觀星象,自知命不久矣。演義中,他在姜維的建議下,采用“祈禳之法”,準備續命。
然而,在關鍵時刻,第七天,也就是最後壹天,主燈被魏延擅闖大營而撲滅。這代表諸葛亮回天乏術,即使神仙親臨,也救不了他了。那麽,魏延為何要撲滅丞相諸葛亮的七星燈呢?
首先,魏延是因為曹魏偷營劫寨,手忙腳亂才撲滅七星燈的。
不只諸葛亮懂天相,老對手司馬懿也懂。有壹天,司馬懿觀星相,看到代表諸葛孔明的將星失位,意味著諸葛亮病危,即將死去。他便派夏侯霸帶1000士兵,前去偷襲。如果蜀軍不出戰,則代表司馬懿猜測準確,他準備趁諸葛亮大病,要了諸葛亮大軍的性命。
於是夏侯霸帶兵前去劫寨。此時的諸葛亮,“祈禳之法”已進行到第六天,壹切順利,只待七天完公,可以增壽。突然,魏延闖入大營,報告說魏軍夏侯霸劫寨,由於魏延進來的太急,將七星燈撲滅。
這時的魏延,撲滅七星燈,純屬意外,他不是故意撲滅的,只是由於魏軍偷襲,他手忙腳亂而撲滅的。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忽聽得寨外吶喊,方欲令人出問,魏延飛步入告曰:“魏兵至矣!”延腳步急,竟將主燈撲滅。
其次,即使沒有魏延撲滅七星燈,也會有“其他人”撲滅的,諸葛亮大限已到,命不久矣。
即使沒有魏延闖入大帳內撲滅七星燈,也會有“張炎”、“王炎”、“李炎”等人撲滅的。當時諸葛亮口吐鮮血,命懸壹線,不是簡單的“祈禳之法”所能拯救的。當然這都是演義中的說法,真實歷史上,也沒有這種延長壽命的辦法。
諸葛亮壽命已到,是他太勞累所導致的。他每天“日理萬機”,“事無巨細”,就連軍中二十軍棍以上的小事,他都要親自過問。試問,即使是壹個鐵人,也扛不住這樣的高強度工作吧。諸葛亮還是壹國丞相,壹軍主帥,他操勞的事情,比其他人多十倍、百倍。
況且,諸葛亮是壹個柔弱書生,手無縛雞之力,經常坐四輪車,身體素質很差的。所以,他見司馬懿龜縮不戰,自己毫無辦法,著急加上火,才重病而亡的。這和魏延撲滅七星燈關系不大。
最後,魏延不是故意撲滅的,他還沒這個膽子。
魏延雖然桀驁不馴,恃才傲物,可他畢竟是蜀漢的臣子,蜀漢的壹員戰將,他得接受蜀漢丞相諸葛亮的領導啊。如果他故意撲滅諸葛亮的救命燈——七星燈,他是會被軍法處置的。在古代,軍法處置也就是斬首。魏延還是怕死的,所以,他也不敢隨便得罪諸葛亮。
本來諸葛亮看魏延有反骨,就看他不順眼,魏延為了活命,壹直本本分分,沒有得意忘形,狂妄自大。事關諸葛亮身家性命,借給魏延十個膽子,他也不敢故意撲滅諸葛亮的救命燈啊。在諸葛亮死後,魏延才有狂的資本啊,他想要繼續帶領蜀軍和司馬懿作戰,建立不世之功。
總之,魏延撲滅諸葛亮的七星燈,是無心的,他還不至於故意陷害諸葛亮的。不過,即使魏延沒有撲滅七星燈,諸葛亮也活不長了,他的大限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