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周股評 | 美股托起小鵬,吉利抄底力帆
在下單方面不負責任地宣布,獲得本周股評最佳男主角的企業是——小鵬汽車。
頒獎理由:它深耕新能源領域5年多,以追趕特斯拉為目標,幾年間,耗盡財力研發自動駕駛軟件系統,雖然與特斯拉進行著無休止的“自動駕駛商業機密”起訴拉鋸戰,但依舊憑借累計虧損近60億元的研發實力獲得了更多的市場好感。在面對前有強敵,後有追兵的情況,它順利將自己送進IPO的大門,成為繼蔚來汽車、理想汽車之後第三家在美上市的中國電動汽車公司,也是第四家在美國IPO的電動車汽車公司。
今天是小鵬汽車IPO後的第二天(美東時間8月28日),截止到本稿件完成,小鵬汽車股價從第壹天的21.22美元收盤價,到今天(當地時間)開盤前的股價壹躍升至24.01美元,上漲幅度超13%,也可以看出資本市場對小鵬汽車的確很看好。開盤後不久,小鵬汽車股價上漲至24.40美元,盤中略有回落至22.37美元,不過漲幅仍有6.72%,目前總市值162億美元。
可能是為了驗證王興曾經的預言:“未來僅有3家造車新勢力能存活,分別是蔚來、理想和小鵬。”在前兩者紛紛上市後,第三名虛位以待的情況下,隨著市場壹度傳出威馬要在年內登陸科創板的傳言,小鵬汽車提前了上市的時間,在8月27日於美國紐交所上市,以後將以“XPEV”的股票代碼“橫行”資本市場。
針對小鵬汽車IPO事件,我司在《上市即巔峰?小鵬未必》壹文中對此進行了專業解讀,本周股評將不再過多贅述。
雖然小鵬汽車本周很亮眼,但攪翻汽車行業的特斯拉才是真正的大神,通過壹己之力,拉動上下遊壹起飛升,這樣的能力,至少前無古人,至於後面有無來者,恕小仙靈力淺薄,無法得知。
“上神”特斯拉
自今年6月底股價飛升進入每股1000美元後,特斯拉修煉速度是愈發的神速,兩個月還不到,它就已經進入2200美元+的階段,總市值也從兩個月前的1900億美元躍升至如今的4100億美元。
特斯拉總市值突破4000億美元,就在兩天前,也就是美東時間26日。今年以來特斯拉累計漲超400%。受此影響,27日,A股新能源汽車、特斯拉概念股掀漲停潮,雲意電氣、雙林股份、鵬翎股份等逾20只個股漲停或漲超10%,而龍頭股寧德時代上漲5.43%。
同時,受特斯拉股價大漲刺激,中概股蔚來、理想汽車也漲幅驚人。
周三,蔚來大漲14%,市值超242億美元,創上市以來新高,今年以來累計漲幅402%。理想汽車股價大漲28.25%,市值196億美元,今年以來累計漲幅42%。不過周四開始,蔚來和理想紛紛下跌,至周五當地時間收盤,蔚來下跌6.94%,至每股18.50美元,而理想汽車稍為嚴重,跌幅9.18%,每股17.60美元。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特斯拉入駐中國市場,加劇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競爭,對我國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會造成壹定影響,例如比亞迪、蔚來等,但也會形成‘鯰魚效應’,會加快行業的優勝劣汰,促進行業發展,真正具有競爭力的龍頭企業能走出來。”
在龍頭企業走出來前,想必各位路過的小哥哥小姐姐最關心的是特斯拉為何被小仙稱為“上神”?
我們來看Wind的數據,截至8月28日晚,有51家特斯拉概念公司披露半年度報告。其中,22家公司實現凈利潤同比正增長,占比四成。券商分析認為,特斯拉產業鏈具有穩定性強、毛利率高、價值量大等特點,中國企業成本低的優勢決定了其在特斯拉產業鏈中的霸主地位,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鏈公司有望享受長期爬坡紅利。
目前新能源市場的局面是跟著特斯拉,躺著都能賺錢。此前能有如此雄厚實力的企業還是蘋果公司。
知乎“A股大師兄”如是說:“特斯拉在汽車界的地位堪比蘋果在智能手機界的地位,2007年被稱為蘋果元年,伴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蘋果產業鏈在A股培養了壹大批諸如立訊精密、信維通信、歌爾股份、歐菲科技、奮達科技、德賽電池、安潔科技類的產業鏈牛股,蘋果指數從最低的900多點,最高漲至11899點,漲幅超過12倍。”
就在本周周壹,蘋果股價上漲1.20%,報收於503.43美元,總市值突破2萬億美元至2.15萬億美元。
興業證券認為,對比蘋果產業鏈的黃金十年,目前的特斯拉產業鏈相當於蘋果產業鏈的前期。產業鏈上漲來自於特斯拉銷量的高預期對估值的拉動。特斯拉後續的產業鏈機會體現在三個方面:壹是特斯拉銷量帶來的產業鏈業績兌現有可能超預期;二是特斯拉定義的新產品趨勢在中期孕育的第二波大機會,包括智能座艙(中控大屏)、域控制器與高算力芯片、熱泵熱管理、輕量化底盤等;三是特斯拉後續圍繞汽車生態圈的拓展帶來的新機會。
不可否認的是,特斯拉這條“鯰魚”正在激起新能源市場更大的活力。
可憐的力帆
現在的力帆已經慘到不忍寫它的地步,無奈小仙要湊文章篇幅,只好放下自己不值錢的同情心,賺點值錢的稿費,這或許是力帆存在的另外壹種價值。
8月27日晚間,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力帆股份”)發布了半年度報告,報告顯示截止到2020年6月30日,力帆股份實現營收15.84億元,同比下滑69.42%;凈虧損為25.95億元,同比擴大173.99%。
力帆股份在報告中將業績下滑的原因歸結為“市場環境”影響,同時力帆股份表示,自2018年中國汽車產業首次出現負增長,2019年延續了下滑趨勢,2020年初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停產停售時間長,整個經濟增速受到相當大的影響,居民收入減少,購車意願降低,因此整體業務大受影響。
那“大環境的不好”到底給力帆造成了什麽後果呢?汽車業務方面,力帆股份上半年累計銷售傳統乘用車978輛,同比下降95.29%;銷售新能源汽車549輛,同比下降56.32%。最簡單的加法壹算,上半年力帆乘用車銷量僅為1,527輛。出口方面,由於全球疫情肆虐,力帆股份出口業務大幅萎縮,出於半停滯狀態。
巨虧的力帆向法院提出了重整的申請,並於8月21日被裁定受理。四天後,力帆股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改為“*ST?力帆”,股票價格的日漲跌幅限制為5%。至此,“ST家族”已有海馬、眾泰、力帆等整車企業。
為了推進力帆的重整工作,8月26日,力帆股份發布面向市場招募重整投資人的公告。小仙戴著500多度的近視眼鏡,瀏覽了這份公告,將關鍵的信息給各位歸納出來,如有不全,請多多包涵。
力帆目前有汽車和摩通兩大板塊,這是它吸引招募人的法寶,而要將這兩大法寶收入囊中,必須具備以下條件:壹是新主人要信譽好,未被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二是重整投資人的招募不限行業,但擁有汽車生產管理經驗或並購整合經驗者優先;三是資產總金額不低於?200?億元;至於剩下的三個點不重要。
小仙再概括壹下,招募重整投資人就像破產卻又壹心為女兒的豪門丈母娘招募女婿壹樣,要求對方“人好、有錢、貼心”,希望在女婿的帶領下,將娘家重振旗鼓。
雖然力帆股份本月才開始公開招募重整投資人,但兩個月前就有新聞爆出吉利計劃向力帆註資成為其最大股東,雖然被否認了N次,但目前得知的最新消息是“吉利汽車收購力帆股份已成定局,屆時力帆股份將僅保留摩托車板塊,其余部分包括上市公司殼資源、生產資質、金融牌照等均由吉利汽車接盤。”
不管最後結果如何,唯壹可以確認的是,年逾八旬、已退休三年的尹明善正在遭遇人生中最艱困的時刻。力帆的結局,註定了尹明善以後“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