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使用壹次性飯盒會對身體有危害嗎、
時下,消費者到餐館就餐將剩余飯菜打包帶走已成為習慣,那麽打包餐盒質量和安全性究竟如何?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教授透露,近幾年,我國每年使用壹次性塑料餐盒大約150億個,而合格和不合格產品大約各占壹半。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餐盒市場合格率較高,能達到70%以上。而不合格的產品主要包括,國家早已明令禁止生產和使用的發泡餐盒,使用有毒有害原輔材料生產的劣質餐具,還有打著環保、降解字樣的假冒餐盒。 壹次性發泡塑料餐盒發布禁令10年仍銷售 “壹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因火災隱患大、遇熱易中毒、回收利用難、腐爛降解難和填埋焚燒難,被列為我國產業政策的淘汰類產品。”董金獅教授介紹說,1999年1月,原國家經貿委頒布實施《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工藝和產品的目錄》要求,在2000年底以前在全國範圍內淘汰壹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但時至今日,在浙江、江蘇、廣東等地仍有許多企業繼續生產和銷售,有些發泡產品中加入有致癌作用的熒光增白劑掩蓋雜質,還有些企業加入有毒色母料把發泡產品染成黃色。 上世紀80年代,使用聚苯乙烯制成的壹次性發泡餐盒在火車上迅速普及。生產這種壹次性餐盒成本低廉,工藝簡單,有50%以上的利潤率,吸引了大量企業投資生產。近年來,我國已研制生產出聚丙烯類、澱粉類、雙降解塑料類、紙漿模塑類、植物纖維類、紙板類以及復合材料等各種各樣的快餐用具。但由於與發泡塑料餐具相比成本高出很多,受巨額利潤驅動,很多企業還是願意鋌而走險生產發泡餐具。 壹次性發泡塑料餐盒主要原料是聚苯乙烯和發泡劑。聚苯乙烯是苯乙烯的聚合物,在達到60攝氏度的時候,就會有壹些遊離狀態的苯乙烯單體以及壹些有害物質遷移出來,對人體形成傷害;發泡劑壹般使用易燃氣體如丁烷,易於引起火災;另外,壹些違反國家標準生產的外賣飯盒,盛裝加熱的食物時會產生壹股難聞的氣味,這是因為在發泡飯盒原料中使用了不符合衛生要求的廢塑料釋放出的有毒物質,這些物質會對人體中樞神經系統產生壹定的損害。 劣質壹次性塑料餐盒成本可降低2/3 截至2009年底,我國已有980多家壹次性餐飲具生產企業取得了生產許可證。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市場上仍有部分未取得生產許可證的企業生產的產品大量流通。有些企業只取得了壹種產品的生產許可證,卻在多種產品上印制許可證編號,欺騙消費者;有些企業獲得許可證後,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在生產中大量使用工業級碳酸鈣、滑石粉、石蠟等有毒有害原輔材料,甚至使用來源不明的廢塑料。 董金獅指出,在餐具生產中原料成本所占比重最大,使用食品級的原料生產餐盒是安全的,而不法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就會用工業原料或者廢塑料生產餐盒。目前每噸聚丙烯原料在1萬元左右,如果使用工業原料或者廢塑料每噸成本僅為5000元左右。如果再使用大量添碳酸鈣、滑石粉等輔料,原料成本還能再降低壹半。目前,質量較好的塑料餐盒每個成本至少在0.15元以上,而每個劣質餐盒的成本可降低到5分錢以下。如果長期使用劣質壹次性塑料餐盒,有毒有害物質將溶入食物中,可導致使用者消化不良、局部疼痛以及肝系統病變,可嚴重影響兒童的智力發育,嚴重者還會導致膽結石、重金屬中毒甚至細胞癌變。 近八成的可降解餐盒為假冒產品 2009年12月1日,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頒布的《塑料壹次性餐飲具通用技術要求》實施。該標準將塑料壹次性餐飲具限定範圍為“以各種熱塑性材料制作的壹次性餐飲具”,剔除了原標準中適用的紙質餐飲具及光生物降解材料餐飲具,並明確規定澱粉基餐飲具的澱粉含量不得小於40%,生物降解餐盒的降解率不得小於60%。 董金獅表示,《塑料壹次性餐飲具通用技術要求》首次制定了壹次性使用塑料餐飲具國家標準,結束了過去不可降解餐飲具無標準可依的混亂狀態,減少了每個企業必須制定企業標準的麻煩。該標準首次以國家標準的形式,承認了不可降解塑料餐具的合法身份,對可降解塑料餐具也提出了具體的指標要求,減少了過去企業盲目宣傳推廣降解塑料餐飲具給市場帶來的混亂。 據國際食品包裝協會調查統計,目前市場上有近八成的可降解餐盒為假冒產品。從成本上說,可降解餐盒每個成本為0.2至0.25元,而假冒可降解餐盒每個成本僅為0.07元。由於生產成本相差三四倍,加上壹些制造商瞄準了消費者青睞可降解餐盒的心理,用廢棄塑料制成的餐盒冒充可降解餐盒,從而造成壹次性餐盒市場魚龍混雜。 怎樣辨別劣質壹次性塑料餐盒呢?董金獅提醒消費者,劣質塑料餐盒內壁粗糙,手感發澀,摸上去軟綿綿的,輕輕壹撕就會破;對光照射,盒面材質內有明顯不規則小黑點,壹折會出現白色蠟印;聞上去有刺鼻的味道,甚至刺眼睛;遇熱會變形,還存在滲油滲水現象;撕裂後放入水中容易下沈,而合格產品比重小於1,不會下沈。此外,打包餐盒屬於食品容器,必須貼有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