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含之現在的近況如何
今年的“三八節”,女兒洪晃邀請我去參加“長城腳下公社”壹個聚會。這個稱之謂“公社”的獨特新穎的建築群是洪晃的好友張欣和潘石屹創意和開發的,洪晃說得了壹個國際大獎。
“公社”位於八達嶺長城。算起來,我自己都很吃驚,我大概有將近20年沒有去過八達嶺長城了。在我的印象中,從城中心去那裏是很長的壹段路程。但洪晃說從八達嶺高速路走,壹小時即到。
後來,果然是壹小時就到了。因為天色已晚,我只能看到每個建築物的輪廓。不過聚會所在的那個會所的創新設計令我感到驚奇和陌生。置身於那千百年來沈靜的起伏山巒之中,這些代表時代前衛的建築物與古老的長城的反差使我陷入壹種失落的心情。我也弄不清我是在尋找舊日長城的蹤跡,還是在驚嘆新壹代人的創意。
這壹次20年後重返八達嶺的經歷打破了我對古老長城的記憶。那天回到家後,壹些遙遠的,以為已經忘卻的往事竟又浮現眼前。
記得我第壹次上八達嶺長城是在53年前的1950年的春天,是父親的秘書陳天佐父子兩人陪我去的。那年我15歲,剛剛在半年前隨母親從上海遷來北京與父親會合。記得我們起個大早,清晨就去趕坐火車,將近中午才到長城附近。又走了很久,才到了長城腳下。那時的長城完全沒有修整,許多地方都是斷垣殘壁,走上去看來挺危險的。我問陳秘書怎麽上去。他說騎驢子上去比較安全。
當時我是壹個住慣大都市上海的女孩子,不要說騎驢,我連見都沒見過驢子長什麽樣。後來,三個當地老鄉牽來三頭驢,他們挑了壹頭據說是很溫順的讓我騎。摸著那毛茸茸的驢身,我覺得混身起雞皮疙瘩。但那時已別無選擇。陳秘書把我扶上驢子,三頭驢加三個拉驢人就陪著我們上路了。那是壹條羊腸小道,是人和驢踩出來的。開始往上爬時,我直挺挺坐在驢背上,嚇得大喊大叫。驢子受了驚也好像步履蹣跚。牽驢人有點急了,拼命教我身子要趴下。我說不行,我怕,那驢子也很臟。不過,後來我終於和那頭驢子配合得比較和諧了。驚魂穩定之後,再看小道兩邊,滿目青翠,春末夏初的嫩綠夾雜著不知名的絢麗的野花,點綴得整個山坡如壹幅美麗的圖畫。長城的這種景色我後來再也沒有見到過,這是只有從小路爬上去才能看到的,而騎著驢子看就更別有風味了。可惜那不是壹匹駿馬,否則可能真有點塞外風情了。
後來,八達嶺長城就不斷修繕了。人們不必再騎驢,而可以拾階而上。我也無數次這樣地上過長城。去多了也就再沒有新鮮感了。尤其是70年代初,我調到外交部工作之後,凡重要來訪外賓都要上長城。於是我每個月都要陪同各國政要爬幾次烽火臺,說那句重復無數遍的話:“不到長城非好漢”。記得大概是1972年基辛格來訪,也上了長城。那天是他50大壽。當晚,周恩來總理為他設壽宴。基辛格大贊長城,並念了毛主席關於長城的詩句。周總理也很高興,送了基辛格壹首當年吳佩孚五十大慶時作的詩,不幸的是後來這件事遭到了批判。
我也陪同尼克松總統上了長城。那是1972年的2月,長城上風很大,氣溫很低。不過那是中美關系最為激動人心的時刻,所以當時真的沒覺得冷。尼克松興致很高,說這長城真是太偉大了。他有幸親臨長城,相信美國人民此時都能見到這激動人心的壹刻。不過為了準備尼克松這次長城之行,我卻受了壹次大罪。那是在他訪華壹個多月前1972年1月初,為了準備尼克松訪華,美國派了壹個龐大的以黑格將軍為首的先遣隊。他們除了和中方談判之外,還要到尼克松將要去的所有地方去看壹遍。所以在寒風凜冽的北京1月初的時候,我隨同黑格將軍去長城。那天中方的陪同是公安部的於桑部長。他要利用路上的時間同黑格交談尼克松訪華的安全保衛問題,所以我與他們同車擔任翻譯。假如當年有今日的八達嶺高速路,我的任務會輕松多了。但那時,去長城大概車子要開兩個多小時。“紅旗”車的車身很長,壹路上我不得不扭過頭去翻譯,所以都在倒行。這大概是我翻譯生涯中最最受罪的壹次經歷。回到城裏時,我頭暈眼花,而且從此得了暈車的毛病,壹坐汽車就暈。大概壹年之後才緩過來。如今想來,這竟是30年前的往事了!其中的當事人,有的已成故人!
小時候做作文,壹開頭總是用套話:“光陰如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覺又到了......”如今當我從“長城公社”的時尚、絢麗中回首當年的這些往事,真感覺恍同隔世,也真覺得半個世紀的時光竟是“彈指壹揮間”。北京這些年來變得太多了,變得陌生了。如今連長城的氛圍也變了。
其實,這種日新月異的變化又何止北京?幾乎每次回到家鄉上海,都覺得越來越陌生。就連那條最熟悉的淮海中路,童年少年時的記憶——那老大昌冰激淩蛋糕店,那黃橋肉餅店,金龍綢緞店......壹個個都消失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世界名牌店,高級婚紗店......於是我對這條馬路也就沒有興趣了。只有漫步在那些新建高樓大廈夾縫中的小街上時才能找回壹些兒時的記憶——小小的煙紙店,餛飩店,家家戶戶從窗口伸出來的晾衣服的竹竿和坐在小板凳上聊天的左鄰右舍。
人的感情常常是矛盾的。明知這些變化帶來的是更加豐富多彩的生活,但卻又常常感嘆這步伐太快,它無情地把我們這壹代人的許許多多美好回憶沖刷得無處可尋。這是壹種無奈!大概這也是為了更精彩的明天,我們需要付出的代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