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作為明末起義的首領,真的是殺人如麻的屠川真兇嗎?
張獻忠是明朝末年著名的起義軍首領,在當時與闖王李自成平分秋色。看過張獻忠事跡的人應該都清楚,他曾經多次率領起義軍進入四川,甚至曾將四川當作自己的根據地。但是針對四川,張獻忠卻有著“屠蜀”的歷史爭議。
據史料記載,四川人口在萬歷六年的時候,應該有300多萬人,但是到順治十八年的時候,卻只剩下8萬人。當然也有說還剩50萬人的,但是與之前300多萬的數字相比,50萬和8萬實際上沒有差別。而且據調查,後來剩下的那些人中,還幾乎都是外來人口。
很明顯,在明萬歷六年到清順治十八年這段時間裏,因為某些原因,四川人口銳減。在正史中,四川人口急劇減少的原因,是張獻忠對四川的大屠殺。
《明史·列傳第壹百九十七·流賊傳》記:“獻忠黃面長身虎頷,人號黃虎。性狡譎,嗜殺,壹日不殺人,輒悒悒不樂。詭開科取士,集於青羊宮,盡殺之,筆墨成丘冢。坑成都民於中園。殺各衛籍軍九十八萬。又遣四將軍分屠各府縣,名草殺。偽官朝會拜伏,呼獒數十下殿,獒所嗅者,引出斬之,名天殺。又創生剝皮法,皮未去而先絕者,刑者抵死。將卒以殺人多少敘功次,***殺男女六萬萬有奇。賊將有不忍至縊死者。偽都督張君用、王明等數十人,皆坐殺人少,剝皮死,並屠其家。”
在《明史》中,張獻忠可以說是壹個大殺神。殺官兵就算了,還手段殘忍的屠殺平民百姓,就連投降的官員也因為殺的人少而被誅殺全家。
現代有些學者抱有不同的觀點,認為張獻忠雖然曾經下令屠城。但是其目的是震懾百姓,以確立自己在四川的權利和地位,這種屠殺是小範圍的,是有限的。這樣的屠殺,造成幾百萬人人口的銳減是不可能的,所以必然還有其他原因。
眾所周知,《明史》是清朝政府修的,其中有大部分的史料是扭曲的。依照嘉定三屠、揚州十日等大規模的屠殺事件,清軍屠川之後,再將罪名扣在張獻忠頭上,還是很有可能的。
關於張獻忠大屠四川百姓,有壹個“七殺碑”。說張獻忠在屠殺川民之後,還立了個碑以作紀念,碑言“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壹善以報天, 殺、殺、殺、殺、殺、殺、殺”。
但是1934年,壹位英國傳教士發現了另壹座張獻忠所立石碑,這就是著名的“聖諭碑”。這座石碑記載的是張獻忠的“六言聖諭”,即“天生萬物與人,人無壹物與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七殺碑”和“聖諭碑”,兩個石碑的出現,是不是側面證明了清廷栽臟陷害的事實?
壹些可考的歷史資料有記載,清軍在四川曾經進行過三次大規模的屠殺。第壹次,自然是在大敗張獻忠大西軍之後。第二次則是在康熙三年,夔東十三家義軍起義,清軍鎮壓起義之後,對川民進行大屠殺。第三次是在三藩之亂時。
《客滇述》記:“清將梁壹訓驅殘民數千,北走至綿州,又盡殺之,成都人殆盡。”
《聖教入川記》記載:“張獻忠滅後,旗兵在川,……彼時川人不甘服旗人權下者,逃往地方,聚集人馬抵抗旗兵,如此約有十載。迨至壹千六百六十年間,川省稍定,始行設官。……此時四川已有復生之景象,不幸又值雲南吳三桂之亂,連年刀兵不息。”
從這部文獻資料可以分析,四川人口銳減的原因:壹是有張獻忠率軍抵抗清軍的原因。二是四川義士不服清朝統治,起義抗爭和逃亡他方的原因。三是吳三桂引發三藩之亂,四川連年遭遇兵災戰亂。
四川人口銳減,主要原因還在於清軍統壹中國的兵禍,張獻忠絕不是罪魁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