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白色白蛋白
壹,什麽是尿常規檢查?尿常規檢查是什麽意思?
常識網 發布時間:2007-8-9 18:05:42
尿常規臨床上不可忽視壹項初步檢查不少腎臟病變早期就可以出現蛋白尿或者尿沈渣中有形成分壹旦發現尿異常常腎臟或尿路疾病第壹個指征亦常提供病理過程本質重要線索近年來有不少人強調負責醫生應自己動手作患者尿常規檢查有利於醫生發現腎臟疾病壹般診斷方法
尿常規檢查內容包括尿顏色、透明度、酸堿度、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管型、蛋白質、比重及尿糖定性
(1)尿色:正常尿液色澤主要由尿色素所致其每日排泄量大體恒定故尿色深淺隨尿量而改變正常尿呈草黃色異常尿色可因食物、藥物、色素、血液等因素而變化
(2)透明度:正常新鮮尿液除女性尿可見稍混濁外多數清晰透明若放置過久則出現輕度混濁這由於尿液酸堿度改變尿內粘液蛋白、核蛋白等逐漸析出之故
(3)酸堿度:正常尿為弱酸性也可為中性或弱堿性尿酸堿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飲食種類、服用藥物及疾病類型
(4)細胞:臨床上尿中有重要意義細胞為紅細胞、白細胞及小圓上皮細胞①紅細胞正常人尿中可偶見紅細胞離心沈澱後每高倍鏡視野不超過3個若尿中出現多量紅細胞則可能由於腎臟出血、尿路出血、腎充血等原因所致劇烈運動及血液循環障礙等也可導致腎小球通透性增加而尿中出現蛋白質和紅細胞②白細胞正常人尿中有少數白細胞存離心尿每高倍鏡視野不超過5個異常時尿中含有大量白細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膿性病變如腎盂腎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③小圓形上皮細胞正常尿液中有時可發現少數脂肪變性小圓形上皮細胞若腎小球腎炎時尿中上皮細胞增多若腎小管有病變時可出現許多小圓形上皮細胞
(5)管型:正常尿液中僅含有極微量白蛋白沒有管型或偶見少數透明管型若尿中出現1個管型可以反映至少1個腎單位情況腎臟疾病壹個信號對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6)蛋白質:壹般認為正常人每日排出蛋白質量為40~80毫克最多100~150毫克常規定性檢測為陰性病理性蛋白尿見於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急性腎功能衰竭、高血壓腎病、糖尿病腎病、妊娠中毒癥、狼瘡性腎炎、放射性腎炎及腎內其它炎癥病變、中毒、腫瘤等
(7)比重:尿液比重約1.015~1.025之間嬰幼兒尿比重偏低尿比重受年齡、飲水量和出汗影響尿比重高低主要取決於腎臟濃縮功能故測定尿比重可作為腎功能試驗之壹
(8)尿糖定性:正常人尿內可有微量葡萄糖每日尿內含糖量為0.1~0.3克最高不超過0.9克定性試驗為陰性尿糖陽性多見於腎性糖尿、糖尿病及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疾病
二,尿常規各指標的臨床意義
中華首席醫學網 2007-2-8摘錄於檢驗醫學信息網
壹、壹般檢查:
1、尿量:
[正常參考值]
成人:1.0-1.5L/24h,或1mL/(h·kg體重);小兒:按kg體重算比成人多3-4倍。
[臨床意義]
1.尿量減少
(1)生理性飲水少、出汗多等。
(2)病理性常見於腎炎、尿毒癥腎功能衰竭、休克、脫水、嚴重燒傷、心功能不全等。
2.尿量增多
(1)生理性出汗少、飲水過多、飲濃茶、酒精類、精神緊張。
(2)病理性尿崩癥、糖尿病、慢性腎炎等。
2、顏色:
[正常參考值]
透明,琥珀黃色。
[臨床意義]
灰白色雲霧狀混濁,常見於膿尿;紅色雲霧狀混濁常為血尿;醬油色多為急性血管內溶血所引起的血紅蛋白尿;深黃色為服紅素尿,見於阻塞性或肝細胞性黃疽;乳白色為乳糜尿,有時有小血塊並存,常見於血絲蟲病;混濁多為無機鹽結晶尿。
3、密度:
[正常參考值]
正常人壹天中尿密度為1.15-1.025之間,密度最大的波動幅度可達1.003-1.030之間;新生兒在1.002-1.004之間。
[臨床意義]
尿密度減低 常見於慢性腎盂腎炎、尿崩癥、慢性腎小球腎炎、急性腎功能衰竭的多尿期等。
尿密度增高 多見於糖尿病、高熱、脫水、急性腎小球腎炎等。
4、酸堿性:
[正常參考值]
尿pH值(酸堿性)在5.5-7.4之間,壹般情況下在6.5左右。
[臨床意義]
尿pH值小於正常值,常見於酸中毒、糖尿病、痛風、服酸性藥物;尿pH值大於正常值,多見於堿中毒、膀胱炎或服用重碳酸鈉等堿性藥物等。
二、尿沈渣檢查:
1、尿沈渣檢查:
[正常參考值]
紅細胞:0-3個/HPF;白細胞:0-5個/HPF。
[臨床意義]
紅細胞增多多見於腎小球腎炎、泌尿系結石、結核、腫瘤。
白細胞增多壹般見於泌尿系炎癥。
三、化學檢驗:
1、尿蛋白:壹般正常尿液中僅含微量蛋白質,尿液中蛋白質含量超過150mg/24h的,稱為蛋白尿。
尿液中正常尿蛋白來自血漿。因腎小球濾過膜有對蛋白質的控制裝置,腎小管對蛋白又有選擇性重吸收作用,比白蛋白分子量大的大分子蛋白質被限制,比白蛋白的分子量小的蛋白質雖易通過,但這些低分子蛋白質多被腎小管重吸收,因此正常尿蛋白中來自血漿蛋白的以白蛋白為主。
[正常參考值]
定性:陰性。
定量:10-150mg/24h尿。
[臨床意義]
1.生理性增多
生理性增多指在無病理改變的基礎上,在某種生理狀態下出現暫時蛋白尿增多。常見於劇烈運動後(運動性蛋白尿)、體位變化(體位性蛋白尿)、身體突然受冷暖刺激,或人的情緒激動等。因在這些情況下,腎小球內皮細胞收縮或充血,使腎小球通透性增高。這類生理性蛋白定量測定不能過高。
2.病理性增多
病理性蛋白尿,臨床常見病有: 急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腎盂腎炎、慢性腎炎、高血壓腎病、苯中毒等。
2、尿糖:
正常人尿中含糖量甚少,尿糖增加超過正常值則屬病態反應。
[正常參考值]
定性:陰性。
定量:0.56-5.0mmol/L,100-900mg/(dL·24h)尿。
[臨床意義]
尿糖增多常見於糖尿病、腎病綜合征、胰腺炎、肢端肥大癥等疾病。
3、膽紅素:
[正常參考值]
定性:陰性。
[臨床意義]
膽紅素陽性,常見於肝實質性或阻塞性黃疽病。
4、乳糜定性:
[正常參考值]
定性:陰性。
[臨床意義]
乳糜陽性,多見於絲蟲病、尿路淋巴管破裂等病。
5、尿酮體:
[正常參考值]
尿酮體定性:陰性。
定量:丙酮3mg/24h。
[臨床意義]
尿酮體陽性,常見於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劇烈運動後、妊娠劇烈嘔吐、饑餓、消化吸收障礙、脫水等。
6、氯化鐵試驗:
[正常參考值]
陰性。
[臨床意義]
淡綠色:迅速消退酪氨酸病。
棕色:代謝性酸中毒。
7、尿膽原:
[正常參考值]
定性:弱陽性,尿1:20稀釋為陰性。
定量:1-4mg/24h。
[臨床意義]
尿膽原增多,常見於病毒性肝炎、溶血性黃疽、心力衰竭、腸梗阻、內出血、便秘等病癥;尿膽原減少,多見於長期應用抗生素、阻塞性黃疽等。
8、含鐵血黃素試驗:
[正常參考值]
陰性。
[臨床意義]
陽性: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其它血管內溶血?BR>9、莫氏濃縮試驗:
[正常參考值]
每日尿最高密度>1.018。
[臨床意義]
該試驗用以測定腎小管再吸收功能。
10、隱血試驗:
[正常參考值]
陰性。
[臨床意義]
隱血試驗陽性等,見於蠶豆病、瘧疾、傷寒、大面積燒傷並發血紅蛋白尿、砷、苯、鉛中毒及毒蛇咬傷所引起的血紅蛋白尿。
四、尿顯微鏡檢查:
1、 管型:
[正常參考值]
壹般尿中為0,少量透明管型可見於劇烈運動後。
[臨床意義]
顆粒管型增多,可見於急、慢性腎小球腎炎;透明管型增多9常見於腎實質損害;紅細胞管型增多,多見於腎臟出血、急性腎小球腎炎;脂肪管增多,則多見於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
2、白細胞:
[正常參考值]
5個/高倍(HPF)。
[臨床意義]
白細胞增多,常見於細菌性炎癥,如急性腎盂腎炎等;非細菌性炎癥,如急性腎小球腎炎有時也可出現白細胞增多。
3、紅細胞:
[正常參考值]
壹般無紅細胞,或0-2個/HPF。
[臨床意義]
紅細胞增加即為血尿,血尿常見於急性腎小球腎炎、急性腎盂腎炎、泌尿系結石、腎結核、血友病等。
4、小圓上皮細胞:
[正常參考值]
正常尿中為0,或有極少量。
[臨床意義]
小圓上皮細胞增加,常見於腎小管損害。
摘自 :檢驗醫學網
三,沒多大事,聽醫生的,用點消炎藥就解決問題.不要緊張恐慌,妳年輕好治,飲食註意點,多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