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涉淇,至於頓丘.是誰說的話 ,誰送誰
每次來到河南,總會想起壹個地方,這就是頓丘。對頓丘的向往,
源於《詩經·衛風·氓》中那段著名的詩句:“送子涉淇,至於頓丘。”《氓》
被選進過高中教材,也是各類《大學語文》、《中國文學史》、《中國文學
作品選》等選取的經典篇目,可以說這是受過高中以上教育的現代中
國人大都熟悉的詩篇。詩篇中那個純情的衛國少女在付出壹片深情之
後而被遺棄的命運,曾經無數次打動過中國知識階層的心靈。“送子涉
淇,至於頓丘”,熱戀中的衛國少女不辭路遠,而將心愛的戀人送過了
淇水,來到了頓丘,每看到此,常常發問,頓丘何在?癡情少女鐘情的蚩
蚩之氓,是頓丘人嗎?
2008年7月去河南鶴壁參加“鶴壁與淇水文明討論會”。會散了,代表
們紛紛離開,而我坐的返程列車卻是晚上的。還有壹個白天的時間,何不
趁機尋找那個叫頓丘的地方。便約了中國傳媒大學的姚小鷗先生,去尋
訪壹下頓丘故地,同行的還有小鷗兄的研究生王克家及《鶴壁日報》的主
編姚菊泉女士。河南有兩個頓丘,壹個是漢所置頓丘縣,三國曹操還做過
頓丘令,在今河南清豐縣,屬濮陽;壹個是《詩經》中的春秋衛邑頓丘,即
《詩經》的“頓丘”,在今河南浚縣,屬鶴壁。清代嘉慶年間編撰的《浚縣誌·
古跡》雲:“頓丘有二:壹在黃河故瀆之東,後魏景明年間置,今清豐縣西
南二十五裏有頓丘城是也;壹為古頓丘城,在浚縣境之古頓丘城,即《水
經》之頓丘也。”《詩經》的頓丘,是屬於古頓丘城的。《詩經》的頓丘,緊鄰淇水,顯然不是河南清豐的頓丘。《氓》中的女主人公住在衛國國都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