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李清照:武陵春

李清照:武陵春

 《 武陵春

  作者 :李清照

  原文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註釋

 1、此詞在《詩詞雜俎本·漱玉詞》、《類編草堂詩余》、《匯選歷代名賢詞府全集》、《文體明辨》、《古今名媛匯詩》、《詞的》、《嘯余集》、《古今女史》、《古今詞統》、《古今詩余醉》、《歷城縣誌》、《花鏡雋聲》、《見山亭古今詞選》、《詩余神髓》、《古今圖書集成》、《同情詞集選》題作“春晚”,《彤管遺編》、《彤管摘奇》、《名媛璣雋》題作“暮春”,《詞學筌蹄》題作“春暮”,《詞匯》題作“春曉”,《詞鵠》調作“武陵春第二體”。趙萬裏輯《漱玉詞》雲:“至正本《草堂詩余》前集上如夢令後接引此闋,不註撰人。玩意境頗似李作,姑存之。”(案明成化本、荊聚本、陳鐘秀本、楊金本《草堂詩余》前集卷上,此首俱無撰人,與至正本同),《古今斷腸詞選》卷二又誤以此首為馬洪所作。

2、“塵香”,落花觸地,塵土也沾染上落花的香氣。“花已盡”,《詞譜》、清萬樹《詞律》作“春已盡”。

3、“日晚”,《花草粹編》作“日落”,《詞譜》、《詞匯》、清萬樹《詞律》作“日曉”。

4、“物是人非”,事物依舊在,人不似往昔了。三國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節同時異,物是人非,我勞如何?”宋賀鑄《雨中花》:“人非物是,半晌鸞腸易斷,寶勒空回。”

5、“淚先”,《彤管遺編》、《彤管摘奇》作“淚珠”,沈際飛《本草堂詩余》註:“壹作珠,誤”。《崇禎歷城縣誌》作“欲淚先流”,誤刪“語”字。

6、“聞說”,清葉申薌輯《天籟軒詞選》作“聞道”。“春尚好”,明程明善輯《嘯余譜》作“春向好”。“雙溪”,水名,在浙江金華,是唐宋時有名的風光佳麗的遊覽勝地。有東港、南港兩水匯於金華城南,故曰“雙溪”。《浙江通誌》卷十七《山川九》引《名勝誌》:“雙溪,在(金華)城南,壹曰東港,壹曰南港。東港源出東陽縣大盆山,經義烏西行入縣境,又匯慈溪、白溪、玉泉溪、坦溪、赤松溪,經石碕巖下,與南港會。南港源出縉雲黃碧山,經永康、義烏入縣境,又合松溪、梅溪水,繞屏山西北行,與東港會與城下,故名。”

7、“擬”,準備、打算。“也擬”,也想、也打算。宋姜夔《點絳唇》:“第四橋邊,擬***天隨住。”辛棄疾《摸魚兒》:“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輕舟”,《匯選歷代名賢詞府》、清陸昶《歷朝名媛詩詞》作“扁舟”。

8、“舴艋”,小舟也,見《玉篇》及《廣韻》。“舴艋舟”,小船,兩頭尖如蚱蜢。《藝文類聚》卷七壹·南朝宋《元嘉起居註》:“余姚令何玢之造作平牀,乘船舴艋壹艘,精麗過常。”唐張誌和《漁夫》詞:“釣臺漁父褐為裘,兩兩三三舴艋舟”,又“霅溪灣裏釣魚翁,舴艋為家西復東。”宋《金奩集·黃鐘宮·漁夫詞(十五首)》:“舴艋為家無姓名,胡蘆中有甕頭青。”元吳鎮《漁夫》詞:“舴艋為舟力幾多。江頭雲雨半相和。”

9、“載”,清萬樹《詞律》:“《詞統》、《詞匯》俱註‘載’字是襯,誤也。詞之前後結,多寡壹字者頗多,何以見其為襯乎?查坦庵作,尾句亦雲‘流不盡許多愁’可證。沈選有首句三句,後第三句平仄全反者,尾雲‘忽然又起新愁’者,“愁從酒畔生”者,奇絕!案:‘流不盡’句,見趙師俠《武陵春·信豐揖翠閣》詞。趙師俠,又名師使,有《坦庵長短句》。”“載不動”句,宋鄭文寶《楊柳詞》:“不管煙波與風雨,載將離恨過江南。”

  翻譯

 風停了,塵土裏帶有花的香氣,花兒已雕落殆盡。

日頭已經升的老高,我卻懶得來梳妝。

景物依舊,人事已變,壹切事情都已經完結。

想要傾訴自己的感慨,還未開口,眼淚先流下來。

 聽說雙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

只恐怕雙溪蚱蜢般的小船,載不動我許多的憂愁。

  賞析

 這首《武陵春》是作者中年孀居後所作,非壹般的閨情閨怨詞所能比。這首詞借暮春之景,寫出了詞人內心深處的苦悶和憂愁。全詞壹長三嘆,語言優美,意境,有言盡而意不盡之美。

 這首詞繼承了傳統的詞的作法,采用了類似後來戲曲中的代言體,以第壹人稱的口吻,用深沈憂郁的旋律,塑造了壹個孤苦淒涼環中流蕩無依的才女形象。

 這首詞簡煉含蓄,足見李清照煉字造句之功力。其中“風住塵香花已盡”壹句已達至境:既點出此前風吹雨打、落紅成陣的情景,又繪出現今雨過天晴,落花已化為塵土的韻味;既寫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外的苦悶,又寫出了她惜春自傷的感慨,真可謂意味無窮盡。

 這首詞由表及裏,從外到內,步步深入,層層開掘,上闋側重於外形,下闋多偏重於內心。“日晚倦梳頭”、“欲語淚先流”是描摹人物的外部動作和神態。這裏所寫的“日晚倦梳頭”,是另外壹種心境。這時她因金人南下,幾經喪亂,誌同道合的丈夫趙明誠早已逝世,自己只身流落金華,眼前所見的是壹年壹度的春景,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不禁悲從中來,感到萬事皆休,無窮索寞。因此她日高方起,懶於梳理。“欲語淚先流”,寫得鮮明而又深刻。這裏李清照寫淚,先以“欲語”作為鋪墊,然後讓淚奪眶而出,簡單五個字,下語看似平易,用意卻無比精深,把那種難以控制的滿腹憂愁壹下子傾瀉出來,感人肺腑、動人心弦。

 詞的下闋著重挖掘內心感情。她首先連用了“聞說”、“也擬”、“只恐”三組虛字,作為起伏轉折的契機,壹波三折,感人至深。第壹句“聞說雙溪春正好”陡然壹揚,詞人剛剛還流淚,可是壹聽說金華郊外的雙溪春光明媚、遊人如織,她這個平日喜愛遊覽的人遂起出遊之興,“也擬泛輕舟”了。“春尚好”、“泛輕舟”措詞輕松,節奏明快,恰好處她表現了詞人壹剎那間的喜悅心情。而“泛輕舟”之前著“也擬”二字,更顯得婉曲低回,(m.taiks.com)說明詞人出遊之興是壹時所起,並不十分強烈。“輕舟”壹詞為下文的愁重作了很好的鋪墊和烘托,至“只恐”以下二句,則是鋪足之後來壹個猛烈的跌宕,使感情顯得無比深沈。這裏,上闋所說的“日晚倦梳頭”、“欲語淚先流”的原因,也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這首詞藝術表現上的突出特點是巧妙運用多種修辭手法,特別是比喻。詩歌中用比喻,是常見的現象;然而要用得新穎,卻非常不易。好的比喻往往將精神化為物質,將抽象的感情化為具體的形象,饒有新意,各具特色。這首詞裏,李清照說:“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同樣是用誇張的比喻形容“愁”,但她自鑄新辭,而且用得非常自然妥帖,不著痕跡。讀者說它自然妥帖,是因為它承上句“輕舟”而來,而“輕舟”又是承“雙溪”而來,寓情於景,渾然天成,構成了完整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