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速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逐漸成為“世界工廠”,很多海外的企業紛紛入駐,這對於我國的發展來說,起著積極的意義。能夠極大的拉動經濟的發展,蘋果作為壹家大型的手機廠商,如果全部撤離中國市場,那麽自然對於中國市場來說或多或少有壹定的損失。
富士康的創始人郭臺銘曾表示,蘋果退出中國市場,那麽國內將會有大批的企業倒閉。當然情況並沒有那麽糟糕,要知道我國現在各個行業的也在迅速的發展,足以填補這個空白。
不過蘋果轉移主戰場是勢在必行的,印度、越南這兩個地方是蘋果庫克看重的國家,並且也早已經開始布局了,對於印度這個市場,近幾年已經逐漸成為了第二大智能手機市場。
不少的手機廠商紛紛入駐印度市場,包括蘋果在內,其實原因很簡單。
1、成本低。不少手機廠商將生產線前往印度,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印度擁有廉價的勞動力,這樣就能夠將利潤最大化,這對於商人來說無不是致命的吸引力。
2、稅收減免。稅收也是壹筆不小的開支,印度為了引進海外企業的入駐,在稅收上也有優惠。
原本看來的印度市場,不夠情況並沒有如同預期那般,可以說想象只是過於美好,轉移印度市場之後,很多的問題也暴露出來。
1、印度市場低廉的勞動力,但是當地的配套設施卻遠遠趕不上國內的市場。
2、蘋果手機在印度市場的銷量並不高,要知道的最大市場就是印度,並且在印度市場大火,主要就是因為小米手機是壹款性價比極高的手機。而蘋果手機的價格已經擺在那裏了,對於印度消費者來說,遠遠超過了消費水平。
因此說庫克開心不起來了,不僅僅如此,就在上個月,蘋果公司被罰了13億。
有關註過蘋果的用戶肯定都聽說過蘋果的“降速門”。有不少的用戶反映,在升級系統之後,會降低舊版iPhone的速度,隨著這件事情的不斷發酵,也開始在全球範圍內引起了爭議。
蘋果公司的這種行為讓消費者憤怒了,覺得蘋果給舊款手機“降速”,這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和公平交易的權利,因此對蘋果展開了調查。
目前蘋果“降速門”的事件已經塵埃落定了,美國當地時間11月18日,最終的結果是蘋果以支付1.13億美元罰款來解決此次的事件,並且有消息表示蘋果與33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達成和解。
然而事情並沒有結束,就在近日,蘋果正在歐盟與多個國家面臨集體訴訟,並且這次面臨的將是更加高額的賠款,要求蘋果賠款1.8億歐元,折合人民幣約13億元。而這次蘋果惹上的官司依舊是與“降速門”存在關系。
如此接二連三的事件,即便蘋果庫克已經圓夢了,將生產線搬到了印度,但是依舊也開心不起來,畢竟沒有驚喜迎來的全是意外。
看來這次“降速門”給蘋果公司帶來不少的麻煩,面對高額的賠款,蘋果公司也只能夠認下了,畢竟此次的事件已經越發的轟動了,也看來蘋果耍小聰明露餡了,最終也得為此買單。
那麽蘋果庫克壹心期待的印度市場,蘋果公司之後是否能夠在這個市場上,占領壹定的地位,還得靠蘋果公司自身的實力了,畢竟蘋果手機在中國市場吃香,但是對於印度市場來說,可能就不是這麽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