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金融界的“灰犀牛”指的是什麽?

金融界的“灰犀牛”指的是什麽?

2013年1月,美國學者米歇爾?渥克在達沃斯論壇上首次提出“灰犀牛”概念,迅速被全球金融界承認並深入研究,於是所有大概率且破壞力強的潛在危機擁有了壹個絕佳的代言詞。

就在今年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閉幕後不久,人民日報刊發的壹篇評論員文章讓“灰犀牛”壹詞大熱。文中提到:防範化解金融風險,需要增強憂患意識。既防“黑天鵝”,也防“灰犀牛”,對各類風險苗頭既不能掉以輕心,也不能置若罔聞。中國政府財經部門提出的五只“灰犀牛”分別是影子銀行、房地產泡沫、國有企業高杠桿、地方債務、違法違規集資等,基本上涵蓋了當下中國金融業急需解決的幾大任務。無疑,當前的ICO(Initial Crypto-Token Offerings,首次公開加密代幣發行)就是這麽壹只涉嫌違法違規集資的“灰犀牛”。

打著區塊鏈技術的招牌,今年以來ICO已成為投資大熱門,無論是壹些成功的金融家,還是對此區域並不了解的平民老百姓都開始進入ICO圈,ICO的虛擬貨幣眾籌模式正在互聯網世界大行其道,據有關分析機構提供的數據,2017年上半年,國內已完成的ICO項目***65個,融資規模折合人民幣達26.16億元,參與人次估計高達200萬之眾,這個數字還在以滾雪球的速度擴大。

ICO虛擬貨幣項目既有比特幣、萊特幣、以太坊等名氣在外、價格不菲的幣種,更多的卻是壹些阿希幣、瑞波幣、質數幣等數十種稀奇古怪的幣種,單價從幾分錢到幾十塊錢不等。時下,這些項目集中在專門為ICO項目搭建的平臺上,比如聚幣網、幣久網、ICO365、ICOAGE等,有些類似於“證券交易所”,類似的平臺從今年4月開始激增,目前已有43家,其中大部分都是原來做虛擬貨幣交易或者股權眾籌的平臺。可以清楚地看到,其中某壹個平臺,24小時的交易額很多都在千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