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魚種類具體有多少?
石斑魚的種類有海紅斑,東星斑,西星斑,泰星斑,豹星斑,老鼠斑,老虎斑,青斑,麻斑,金錢斑,杉斑,蘇鼠斑、紅瓜子斑13種。
市面上常見的有:
1、駝背鱸。
別名:老鼠斑、尖嘴_仔、觀音_。
分布: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日本、臺灣、南中國海、菲律賓、印尼、澳洲、關島等地區。臺灣主要產於澎湖及南部海域,數量已甚少。
特征:體呈淡色至綠褐色,頭部、體側及各鰭上具許多隔開的大小不壹的圓形黑斑;體側的壹些斑點和奇鰭基部被壹個較大的暗斑覆蓋。幼魚上的黑色斑點比成魚少,其大小與眼睛相同甚至更大。最大體型71 cm。
2、赤點石斑魚
別名:紅斑、過魚(閩南、潮汕、臺灣)
分布: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南中國海、臺灣、東海、南韓及日本。臺灣北部、東部及南部產量甚豐。
特征: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且長於腹鰭,但短於後眼眶長;尾鰭圓形。體灰褐色;頭部、體側和奇鰭上散布小型橙黃色、紅色或橘色斑點;體側另具6條不顯之暗橫帶。背鰭基底具壹黑斑。最大體形50cm。
3、點帶石斑魚。
別名:青斑
分布: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至非洲東岸、紅海,東至西太平洋,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臺灣西部及南部海域最多。
特征: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且長於腹鰭,但短於後眼眶長;尾鰭圓形。頭部及體背側黃褐色,腹側淡白;頭部、體側及奇鰭散布許多橘褐色或紅褐色小點(與瑪拉巴石斑魚非常相像,此處可用於區別);體側另具5條不顯著、不規則、斜的及腹側分叉的暗橫帶,第壹條在背鰭硬棘前緣,最後壹條在尾柄上。最大可長到100cm,150kg以上。
4、瑪拉巴石斑魚。
別名:青斑、馬拉巴、來貓
分布: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之暖水域,西起非洲東岸、紅海,東至東加,北至日本,南至澳洲。臺灣主要分布於北部、東部及南部海域。
特征: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且長於腹鰭,但短於後眼眶長;尾鰭圓形。體淺褐色,有五條微斜之暗色褐帶,有時不顯著,腹側之帶有分叉之情形。頭部、體側、胸部、下頜腹面、口緣均具黑褐色斑點(點帶石斑魚為橘褐色或紅褐色小點);頭部及體側另具白色斑點及斑塊之散布。最大可長到234cm,200kg以上。
5、雲紋石斑魚。
別名:鱸麻(廣東南澳)、鱸滑(閩南、臺灣)、油斑(香港)
分布: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紅海,北至日本,南至巴布新幾內亞。臺灣南部海域有產。
特征:雲紋石斑魚的油脂含量相比其它種類石斑魚略高,所以得名油斑。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且長於腹鰭,但短於後眼眶長;尾鰭圓形。體呈淺褐色,體側具5條暗色斜橫帶,橫帶於腹部分叉,橫帶內具淡色斑;體側另具黑色小點;頭部於眼下方具3條暗色細紋。最大可達70.0 cm。
百度百科-石斑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