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郭文景:這次“遠遊”不是遊山玩水而是“心靈的遠遊”

郭文景:這次“遠遊”不是遊山玩水而是“心靈的遠遊”

10月10日晚,第二十四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在保利劇院上演了第二場音樂會。這場“心靈的遠遊”音樂會是壹場特殊的紀念音樂會,是本屆音樂節“大師與紀念“主題系列中的重頭戲。在指揮家黃屹、中國愛樂樂團和竹笛演奏家唐俊喬和女高音歌唱家宋元明的攜手演繹下,北京國際音樂節以四部創作於二十壹世紀的交響作品,為觀眾全方位展現了作曲家郭文景的交響音樂世界。

01

音樂會現場

10日當晚的音樂會由指揮家黃屹執棒中國愛樂樂團演繹,竹笛演奏家唐俊喬和女高音歌唱家宋元明也陸續登臺。音樂會以為管弦樂隊而作的帕薩卡利亞《日月山》作為開場。竹笛演奏家唐俊喬與中國愛樂樂團合作演繹的為竹笛與管弦樂隊而作的《野火》繼續延伸了郭文景關於現代音樂與中國傳統音樂的思考。這部作品充分擴展了中國傳統民族音樂的性格,回避竹笛悠揚、清朗的壹面,而著力於挖掘這件傳統樂器之中的交響性。

演奏家唐俊喬以精湛技藝準確傳達著作曲家的音樂哲思。音樂會下半場,芭蕾舞劇《敦煌》的第二組曲的第壹樂章率先奏響,大漠孤煙直的景象與敦煌莫高窟凝結 歷史 與文明的厚重感。2004年,郭文景以詩人西川的現代詩為歌詞創作了為女高音和管弦樂隊而作的《遠遊》,這部原本三個樂章的作品在時隔17年後,由作曲家繼續創作了第四樂章,並在這場音樂會上完整上演。女高音歌唱家宋元明歌聲輕盈婉轉,與中國愛樂樂團的配合十分默契,盡情呈現著音樂中的詩意和詩歌中的音樂感。這是四樂章版《遠遊》的首次上演,也是郭文景與北京國際音樂節密切合作的又壹見證。

02

郭文景“深感榮幸、深受鼓舞”

當天下午,北京國際音樂節組織本次音樂會作曲家以及音樂家與媒體見面。在前兩個月舉行的北京國際音樂節的發布會上,余隆先生就強調,我們不止要致敬那些已經故去的音樂家,還要紀念那些活著的音樂家,比如說陳其鋼、郭文景、譚盾等健在的中國作曲家,“對於他們我們更應該紀念,讓他在活著就看見大家對他們的這種尊重。”2003年,享譽世界的歌劇《夜宴》和《狂人日記》登上北京國際音樂節的舞臺,在觀眾歡呼、業內的期盼中,中國歌劇回家了。從此,作曲家郭文景與北京國際音樂節開始了18年的合作。作為首個被紀念的健在的音樂大師,郭文景用了“深感榮幸、深受鼓舞”來形容自己的心情。有陣子沒有露面兒的郭文景說,他非常希望跟優秀的歌唱家演奏家、優秀的樂團、優秀的指揮家合作,“為什麽呢?因為他們會給妳帶來驚喜,這就是天才的了不起的藝術家的不同尋常之處。”當晚演出的都是郭文景先生創作於21世紀創作的四部作品,演出形式包括純樂隊、協奏曲、聲樂等集中類型,甚至連芭蕾舞都有。郭文景著重介紹了自己創作於2004年的竹笛協奏曲《野火》,“在這個作品裏表達了我近年創作的壹個想法,這就是中國發展到現在已經成了世界上不可忽視的力量和存在,文化方面也是壹樣,我覺得要反映今天的中國,今天的中國精神面貌,或者說今天中國要說的話,恐怕還是得要超越很多民俗的東西。在尊重和繼承傳統的同時,還是要發展。所以,在創作這個竹笛協奏曲的過程中,竹笛已經不再是壹件民間的樂器,而是壹件現代的樂器,我希望它表達壹個我最新的思考,或者說它能夠反映當下的中國。”

對於《遠遊》,郭文景表示,這是他用自己的老朋友、著名詩人西川的詩寫成的壹部作品,“我特別喜歡中國當代詩歌,因為它跟古代詩歌不壹樣。古代詩歌的意念語言都已經非常的程式化了,有壹點像化石。我覺得中國當代詩歌的詩句、詞句是鮮活的,帶著生命的溫度,能夠給我很大的感情上的***鳴。”對於這首新作品,郭文景表示,雖然這麽多年因為工作關系去過世界各地很多地方,但這個《遠遊》跟遊山玩水沒關系,他追求的是精神層面和精神高度,是壹次真正意義上“心靈的遠遊”。他說:“我聽理查·施特勞斯的音樂,聽勃拉姆斯的音樂,他們都描寫過阿爾卑斯山,妳在音樂裏面聽,妳會覺得阿爾卑斯是世界上最高的山,但事實上並不是。這就是我在寫《遠遊》時候的壹個想法,讓我們中國的音樂在精神層面也能夠達到壹個殿堂級甚至宇宙的空間的那樣的壹個高度。這個交響聲樂套曲是從星空仰望星空出發遠遊,壹直走到大海,之後在大海的海平面上面又升到了星空,升到了宇宙蒼穹。”

03

兩個女藝術家助陣郭大師

本次音樂會的兩位女藝術家格外引人註目,她們是竹笛演奏家唐俊喬和女高音歌唱家宋元明。唐俊喬回憶,自己跟北京國際音樂節的緣分可以追溯到十幾年前,從最開始北京音樂節成立舉辦,自己就開始參與其中,經常來演出協奏曲,也帶著她的竹笛樂團來演過專場音樂會。“這次今天晚上我要要演奏的是郭文景老師的第二部的主題協奏曲,他的第壹部竹笛協奏曲《愁空山》,經過十多年來在全國各大交響樂團以及全世界比較知名的樂團的演繹下,已經成為了中國民族器樂協奏曲的壹個代表,我很驕傲我擔任了《愁空山》的獨奏。《野火》這部作品自從問世以來,我也很驕傲和自豪。因為從60後指揮家余隆先生到70後的指揮家楊洋先生,再到80後的指揮家黃屹先生,他們都分別指揮了這部作品。我真的很幸運,我經過三個年代的指揮家,每壹個指揮家都給我帶來了深刻的印象,讓我無數次的在這個作品當中找到全新的自己和新的藝術生命。”

女高音歌唱家宋元明是第壹次參加北京國際音樂節,不過與經常合作的中國愛樂樂團和指揮家黃屹早就成為老朋友,也因為出演了歌劇《駱駝祥子》而結識了作曲家郭文景先生。她認為:“唱郭老師的作品有點不壹樣,不單是唱音樂,不單是唱聲樂,更是唱郭老師在樂曲當中聲樂當中的精神和內涵。唱郭老師的作品,需要很長時間的沈澱和準備,而這個準備工作不但是在譜面上的節奏、音準等等,還要消化他在音樂當中所想傳達給觀眾的 情感 。郭老師的文學修養是相當強的,所以我們要是能把他的作品在聲音表現力上直接性的傳遞給觀眾,我覺得這對自己是壹個挑戰。”

04

兩個小字輩兒感念前輩

青年指揮家黃屹表示,北京國際音樂節是給年輕人的壹個最好的平臺,因為很多年輕音樂家都是從這樣的壹個平臺走上舞臺的。“有幸能夠指揮郭老師作品,因為郭老師從小看我長大的。我壹直叫郭大大,這次能夠指揮郭大大作品,所以心情也是特別激動。之前,我也跟唐俊喬老師還有上交壹起錄制過郭老師的《愁空山》,印象深刻。“說到中國愛樂樂團,黃屹認為,這支樂團是對於年輕音樂家呵護最好的壹個機構,而他也是在這樣的壹個機構下成長起來的,“中國愛樂樂團在大量的完成經典作品的同時,也承載了大量的現代作品的詮釋和演繹,也做了很多現在作品的中國首演乃至亞洲首演乃至世界首演,也委約了大量的作品,中國愛樂樂團對於現代作品的演繹也是非常得心應手,而且很獨到,再加上樂團本身擁有的這樣壹個德奧樂團的聲音,再加上郭老師的這種和傳統音樂有所不同的音響效果,所碰撞出來的這樣的壹種全新的效果和概念。”

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鄒爽說,這場音樂會是本屆音樂節“大師與紀念”這個主題環節正式的第壹場,作為自己“叔叔輩兒”的郭文景先生的工作態度很令她感動,“我特別敬佩郭老師,從最早跟郭老師定曲目到看編制,到樂團的選擇到與指揮家的溝通,到選擇演奏家和歌唱家,郭老師都是力推年輕人。同時,郭老師也是非常的認真,無論是在曲目的選擇上或者是曲目的長度上以及曲目的名稱上,他都會和我們有緊密的溝通。”每壹年都要在北京國際音樂節的舞臺上向世界的古典音樂平臺和觀眾傳播中國現在最新的創作,今年郭文景先生的這次音樂會是唯壹的壹個專場。所以,含金量非常非常之高。此外,北京國際音樂節最早由余隆出席提出“中國概念”之初,郭文景先生就是最重要的創作者之壹。鄒爽說,完成了郭文景的這個專場音樂會,接下來還有兩場音樂會,壹個是陳其鋼對話聖桑,另壹個是譚盾對話斯特拉文斯基,每壹場音樂會都更有特色。

撰稿 張學軍

編輯 張學軍

演出供圖 BMF

發布會現場照片 張學軍攝

3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