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八達是哪8個?都有什麽故事
司馬朗
漢兗州刺史司馬朗(公元171 — 217年)字伯達。
年少時就表現得很有見識。
漢末動亂之際,受父命帶領家屬逃離董卓,又遷往黎陽,成功躲避戰亂。曹操任司空後,司馬朗被辟為司空屬官,又歷任成臯令、堂陽長、元城令、丞相主簿、兗州刺史等職,所在皆有政績,深受百姓愛戴。後司馬朗與夏侯惇、臧霸等征討吳國,到達居巢。軍隊中流行瘟疫,司馬朗親自去視察,派送醫藥,因此染病,去世,享年四十七歲。
留下遺言說:“刺史蒙國厚恩,督司萬裏,微功未效,而遭此疫癘,既不能自救,辜負國恩。身沒之後,其布衣幅巾,斂以時服,勿違吾誌也。”
司馬懿
魏太尉、晉宣帝司馬懿(179~251年),字仲達。
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四代的托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顯著的功績是兩次率大軍成功對抗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對屯田、水利等農耕經濟發展有重要貢獻。73歲去世,辭郡公和殊禮,葬於首陽山。謚號“宣文”;次子司馬昭封晉王後,追封司馬懿為宣王;司馬炎稱帝後,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
司馬孚
魏太宰、晉安平王司馬孚(180年—272年),字叔達。
河內溫(今河南溫縣西)人。三國曹魏及西晉時重臣。司馬懿之弟,自曹操時代起,就任文學掾,而後歷仕魏國五代皇帝,累遷至太傅。司馬孚在“高平陵事變”之際,協助司馬懿控制京師,誅殺曹爽壹黨,後又督軍成功防禦吳、蜀的進攻,為司馬氏政權的穩固多有功勞,但他性格十分謹慎,自司馬懿執掌大權起,便逐漸引退,未參與司馬氏幾次廢立魏帝之事。西晉代魏後,司馬孚進拜為太宰,封安平王。晉帝司馬炎對他十分尊寵,但他並不以此為榮,至死仍以魏臣自稱。 《晉書》。“語曰‘疾風彰勁草’,獻王其有焉。故能位班上列,享年眉壽,清徽至範,為晉宗英,子孫遵業,世篤其慶。”又贊曰:“安平立節,雅性貞亮。”
司馬馗
司馬馗,字季達,生卒年不詳。曹魏時期官員,官至太常,封東武城侯。司馬防的第四子,司馬懿的四弟,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人,死後謚曰戴。
司馬恂
魏鴻臚丞司馬恂,字顯達,生卒年不詳。漢末河內司馬防之子,司馬懿之弟。
司馬進
魏中郎司馬進(生卒年待考),字惠達,司馬防之子,司馬懿之弟。
司馬通
魏安城亭侯司馬通(生卒年待考),字雅達,河內溫縣人,魏安城亭侯。東漢京兆尹司馬防之子,司馬朗、司馬懿之弟
司馬敏
魏安平亭侯司馬敏(生卒年待考),字幼達,東漢京兆尹司馬防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