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忙查下資料~謝謝咯(世界文化)
1970-01-01 2 字體: [大 中 小]
早在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前蘇聯莫斯科召開會議,參加會議的代表為了保證全世界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反對帝國主義戰爭販子毒害、虐待兒童,提出了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的建議。從此以後,每年的6月1日,各國兒童舉行集會,慶祝自己的節日。
我國是在1949年12月23日做出決定,規定每年6月1日為兒童節。1950年的6月1日,毛澤東主席還親筆為兒童節題寫“慶祝兒童節”。今年已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的第52個兒童節了。同學們在歡度節日的時候,要時刻牢記:今天我們是祖國的花朵,將來要做社會主義大廈的棟梁。
關於“兒童節由來”
每當“六壹”國際兒童節的時候,孩子們都興高采烈地歡度著自己的節日。那壹張張笑臉,壹陣陣歌聲,都充滿了幸福和快樂。但是妳是否知道這“六壹”節的來歷?是否知道當年確定兒童節的時候,是因為世界上有無數的少年兒童在戰爭中被奪去了幼小的生命。
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2年6月,德國法西斯槍殺了捷克利迪策村16歲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嬰兒,並把婦女和90名兒童押往集中營。村裏的房舍、建築物均被燒毀,好端端的壹個村莊就這樣被德國法西斯給毀了。
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戰爭中死難的兒童,反對帝國主義戰爭販子虐殺和毒害兒童,保障兒童權利,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召開執委會,正式決定每年6月1日為全世界少年兒童的節日,即國際兒童節。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23日作出決定,規定6月1日為新中國的兒童節,同時宣布廢除舊中國國民黨政府1931起實行的4月4日為兒童節的規定。
目前,各國政府普遍關註兒童的未來,保護兒童的權益。聯合國1990年通過的《兒童權利公約》,我國是參與制定國和簽約國之壹。在批準《兒童權利公約》的同壹年,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這對維護少年兒童的權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為切實保障兒童健康成長,中國立法、司法、政府各有關部門以及社會團體都建立了相應的機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內分別設有負責婦女兒童保障的立法和監督機構。國務院下設的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負責協調和推動政府有關部門做好維護兒童權益的保障工作,為兒童辦實事。
五壹節的來歷
1970-01-01 1 字體: [大 中 小]
五壹國際勞動節簡稱五壹節,在每年的5月1日。它是全世界勞動人民的***同節日。關於“五壹節的由來”是這樣的:
此節源於美國芝加哥的工人大罷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0 多萬工人為爭取實行八小時工作制而舉行大罷工,經過艱苦的流血鬥爭,終於獲得了勝利。為紀念這次工人運動,1889年7月14日,由各國馬克思主義者召集的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在法國巴黎隆重開幕。大會上,與會代表壹致同意:把5月1日定為國際無產階級的***同節日。這壹決議得到世界各國工人的積極響應。1890年5月1日,歐美各國的工人階級率先走上街頭,舉行盛大的示威遊行與集會,爭取合法權益。從此,每逢這壹天世界各國的勞動人民都要集會、遊行,以示慶祝。
中國人民慶祝勞動節的活動可追溯至1918 年。是年,壹些革命的知識分子在上海、蘇州等地向群眾散發介紹“五壹”的傳單。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的工人群眾走上街頭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集會。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於1949年12月將“五壹”定為法定的勞動節。
1921年“五壹”前夕,在北京的***產主義小組成員鄧中夏等人創辦的長辛店勞動補習學校裏,工人們學唱《五壹紀念歌》。其歌詞是:“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吾熱血,為他犧牲,要把強權制度壹切掃除凈,記取五月壹日之良辰。紅旗飛舞,走光明路,各盡所能,各取所需,不分貧富貴賤,責任唯互助,願大家努力齊進取。”這首雄壯有力的歌,是由長辛店勞動實習學校的教員和北京大學的進步學生***同創編而成的。
解放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將五月壹日定為法定的勞動節,是日全國放假壹天.節日,舉國歡慶,人們換上節日的盛裝,興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園、劇院、廣場,參加各種慶祝集會或文體娛樂活動,並對有突出貢獻的勞動者進行表彰.
中國植樹節的由來
1970-01-01 1 字體: [大 中 小]
孫中山先生是我國偉大的革命先驅者,也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意識到森林的重要意義和倡導植樹造林的人。
1893年,孫中山先生親自起草了著名的政治文獻《上李鴻章書》,他提出,中國欲強,須“急興農學,講究樹藝”。
辛亥革命以後,孫中山提出了在中國北部和中部大規模進行植樹造林的計劃。1924年,他在廣州演講《三民主義》時反復強調:“我們研究到防止水災和旱災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林植樹,要造全國大規模的森林。”此後,在他的許多著作和講演中,反復強調毀林的危害性和植樹造林的重要性。
他任臨時大總統的中華民國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1914年11月又頒布了我國近代史上第壹部《森林法》。
1915年7月,在孫中山的倡議下,當時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規定了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指定地點,選擇樹種,全國各級政府,機關,學校如期參加,舉行植樹節典禮並從事植樹。經當年7月21日批準後,通令全國如期遵照辦理。自此我國有了植樹節。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周年,國民政府舉行了植樹式。以後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把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1928北伐完成後,4月7日由國民黨政府通令全國: “嗣後舊歷清明植樹節應改為總理逝世紀念植樹式”,民國1929年2月9日農礦部又以部令公布《總理逝世紀念植樹式各省植樹暫行條例》16條。而國民政府行政院農礦部長易培基遵照孫中山先生遺訓,積極提倡造林,於1930年2月呈準行政院及國民政府,自3月9~15日壹周間為“造林運動宣傳周”,於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舉行植樹式。北方地區以3月初旬,寒氣未消,還不適於栽樹之故,特規定植樹式仍於3月12日舉行外,造林宣傳運動周延之清明節行之。並由該部公布《各省各特別市各縣造林運動宣傳周辦大綱》7條,以便全國照辦。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1979年2月,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根據國務院的提議,正式通過了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的決議。這項決議的意義在於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植樹造林,加快綠化祖國和各項林業建設的步伐。將孫中山先生與世長辭之日定為我國植樹節,也是為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實現的遺願將在新中國實現。
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視林業建設。他任臨時大總統的中華民國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1914年11月頒布了我國近代史上第壹部《森林法》,1915年7月,政府又規定將每年“清明”定為植樹節。
1979年2月,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根據國務院的提議,通過了將3月12日定為我國植樹節的決議,這項決議的意義在於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植樹造林,加快綠化祖國和各項林業建設的步伐。將孫中山先生與世長辭之日定為我國植樹節,也是為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實現的遺願將在新中國實現並且要實現得更好。1981年,在鄧小平同誌的倡議下,五屆人大第四次會議通過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1990年3月12日,郵電部又發行了壹套4枚“綠化祖國”郵票,第壹枚為“全民義務植樹”。
近代最早設立植樹節的是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1872年4月10日,莫頓在內布拉斯加州園林協會舉行的壹次會議上,提出了設立重視節的建議。該州采納了莫頓的建議,把4月10日定為該州的植樹節,並於1932年發行世界上首枚植樹節郵票,畫面為兩個兒童在植樹。
據聯合國統計,現在世界上已有50多個國家設立了植樹節。由於各國國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樹節在各國的稱呼和時間也不相同,如日本稱為“樹木節”和“綠化周”;以色列稱“樹木的新年日”;緬甸稱為“植樹月”;南斯拉夫稱為“植樹周”;冰島稱為“學生植樹日”;印度稱為“全國植樹節”;法國稱為“全國樹木日”;加拿大稱為“森林周”。
父親節的由來和傳說
1970-01-01 1 字體: [大 中 小]
關於“父親節由來”,有兩個說法:
第壹個說法:
1909年,華盛頓壹位叫布魯斯·多德的夫人,在慶賀母親節的時候突然產生了壹個念頭:既然有母親節,為什麽不能有個父親節呢?
多德夫人和他的5個弟弟早年喪母,他們由慈愛的父親壹手撫養大的。許多年過去了,姐弟6人每逢父親的生辰忌日,總會回想起父親含辛茹苦養家的情景。在拉斯馬斯博士的支持下,她提筆給州政府寫了壹封言辭懇切的信,呼籲建立父親節,並建議將節日定在6月5日她父親生日這天。州政府采納了她的建議,倉促間將父親節定為19日,即1909年6月第3個星期日。翌年,多德夫人所在的斯坡堪市正式慶祝這壹節日,市長宣布了父親節的文告,定這天為全州紀念日。以後,其他州也慶賀父親節。在父親節這天,人們選擇特定的鮮花來表示對父親的敬意。人們采納了多德夫人伯建議,佩戴紅玫瑰向健在的父親們表示愛戴,佩戴白玫瑰對故去的父親表示悼念。後來在溫哥華,人們選擇了佩戴白丁香,賓夕法尼亞人用蒲公英向父親表示致意。
為了使父親節規範化,各方面強烈呼籲議會承認這個節日。1972年,尼克松總統正式簽署了建立父親節的議會決議。這個節日終於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了下來,並壹直沿用至今。
第二個說法:
專門用壹天向母親表示敬意的想法是1907年在美國首先提出來的。2年以後華盛頓州的壹位婦女約翰·布魯斯·多德夫人提出應有類似母親節的壹天來向壹家之長的父親表示敬意。多德夫人年幼喪母,由父親把她帶大。她非常愛自己的父親。
在多德夫人提出她的想法的同壹年--1909年,華盛頓州州長作出反應,宣布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為父親節。這個想法在1996年被伍德·威爾遜總統正式批準。1924年,卡爾文·柯立芝總統建議把父親節作為壹個全國性的節日以便“在父親和子女建立更親密的關系,並且使父親銘記自己應盡的全部責任”。紅色或白色玫瑰是公認的父親節的節花。
父親節在全美國作為節日確定下來,比母親節經過的時間要長壹些。因為建立父親節的想法很得人心,所以商人和制造商開始看到商機。他們不僅鼓勵做兒女的給父親寄賀卡,而且鼓動他們買領帶、襪子之類的小禮品送給父親,以表達對父親的敬重。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駐紮在英國的美國軍人要求得到父親節的賀卡寄回國內。美國軍人的要求得到英國賀卡出版商的回應,因而印制了賀卡。雖然英國公眾對這個人為節日接受緩慢壹些,但今天英國在六月裏第三個星期日也熱烈慶祝父親節,和美國的慶祝方式差不多。
父親節似乎遠不如母親節那麽重要,沒有孩子給父親送禮物。但是,美國的父親仍然認為他們的命運比許多其它國家的父親強得多,因為那些國家的父親們連個名義上的節日都沒有。
近年父親節日期:2005年6月19日、2006年6月18日、2007年6月17日
5題:
“中法文化年”主題活動之壹的“世界之城”在上海開展。上海將成為本次展覽的全球首發站。屆時,法國總理讓-皮埃爾·拉法蘭將出席揭幕儀式。
“世界之城”(COSMOPOLIS)是以“城市發展”為主題的互動式多媒體展覽,它利用高科技技術把北京、上海、重慶、成都、巴黎、柏林等12個世界名城的風景全部“建築”在壹起,以獨特的藝術效果反映城市問題,如城市規劃、交通、生態等。
本次展覽由法國最前衛的數碼藝術設計師莫裏斯·本納亞於設計完成。同濟大學城市設計教授潘海嘯參與了上
海部分的工作。
展覽制作人雨果·賈可明介紹:“為達到給人以借鑒的目的,這次展覽選擇了在城市規劃上有創新並各具特色的12個城市,中國有4個城市名列其中。上海之所以被選為本次展覽的首發站,是因為上海是全世界最吸引人的城市。”他還透露,“世界之城”已被ARTSELEC-TRONICA這個電子藝術的奧斯卡獎提名,並有希望奪冠。上海展後,“世界之城”將移師重慶和成都
2題:
元 旦 1 月 1 日 世界電信日 5 月 17 日
冰雪節 1 月 5 日 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
春 節 農歷正月初壹 詩人節 農歷五月初五
元宵節 農歷正月十五 國際兒童節 6 月 1 日
情人節 2 月 14 日 世界環境節 6 月 5 日
龍頭節 農歷二月初二 父親節 6 月 17 日
插花節 農歷二月初八 建黨日 7 月 1 日
植樹節 農歷二月初八 建軍節 8 月 1 日
國際婦女節 3 月 8 日 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
消費者權益保護日 3 月 15 日 重陽節 農歷九月初九
世界氣象日 3 月 23 日 教師節 9 月 10 日
愚人節 4 月 1 日 世界旅遊日 9 月 27 日
清明節 4 月 5 日 國慶節 10 月 1 日
世界衛生日 4 月 7 日 國際音樂日 10 月 1 日
世界無煙日 4 月 7 日 世界郵政日 10 月 9 日
國際勞動節 5 月 1 日 世界標準日 10 月 14 日
中國青年節 5 月 4 日 世界糧食日 10 月 16 日
芒種節 5 月 6 日 國際學生日 10 月 16 日
母親節 5 月 12 日 臘八節 農歷十二月初八
國際護士節 5 月 12 日 聖誕節 12 月 25 日
法 國
以酒來慶祝新年,人們從除夕起開始狂歡痛飲,直到1月3日才終止。法國人認為元旦這壹天的天氣預示著新的壹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們就上街看風向來占蔔:刮南風,預兆風調雨順,這壹年會是平安而炎熱;刮西風,有壹個捕魚和擠奶的豐收年;刮東風,水果將高產;刮北風,則是欠收年。
德 國
德國的新年,慶祝時間前後有壹周。這期間,家家戶戶都要擺上壹棵樅樹和橫樹,樹葉間系滿絹花,表示繁花如錦,春滿人間。德國人在除夕午夜新年光臨前壹刻,爬到椅子上,鐘聲壹響,他們就跳下椅子,並將壹重物拋向椅背後,以示甩去禍患,跳入新年。孩子們組成樂隊,穿上新衣服,拿著口琴和手風琴,列隊在街上吹奏。成年人則手持彩旗,跟在後面吶喊唱歌,歡慶新年,德國的婦女在新年裏要即興表演家庭題材的喜劇小品。在德國的農村流傳著壹種過新年的風俗--“爬樹比賽”,小夥子們順著光禿禿的樹比賽爬高,第壹名被譽為“新年英雄”,以示步步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