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纖維、碳纖維復合材料行業全球市場概況及發展趨勢如何?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全球碳纖維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東麗公司(3402.Tokyo)、三菱麗陽(3404.Tokyo)、美國赫氏HXL (NYSE)、西格裏集團(SGL)、臺灣臺塑(1301)、光威復材(300699)、江蘇恒神(832397)等。
本文核心數據:全球碳纖維生產企業產能、碳纖維產能區域占比
1、碳纖維的定義與分類
碳纖維是由有機纖維經過壹系列熱處理轉化而成,含碳量高於90%的無機高性能纖維,是壹種力學性能優異的新材料,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性特征,又兼備紡織纖維的柔軟可加工性,是新壹代增強纖維。同時由於其獨特的高強高模優異性能,與樹脂、金屬、陶瓷等基體復合制備成結構材料之後,可廣泛應用於軍工、航天、交通、新能源、汽車輕量化以及體育用品等領域。
按力學性能分類,碳纖維可以分為大絲束碳纖維和小絲束碳纖維。前者主要應用於工業,後者主要應用於國防軍工、航空航天、體育等領域。
2、碳纖維產能區域分布-美、中、日三足鼎立
2020年,美國、日本和中國碳纖維理論產能占全球碳纖維理論產能的59.8%。其中,美國的碳纖維理論產能最大,為3.73萬噸;排行第二的是中國,其碳纖維理論產能為3.62萬噸;排名第三的是日本,碳纖維理論產能為2.92萬噸。
3、全球碳纖維主要生產企業:東麗+卓爾泰克遙遙領先,多家中國企業產能超五千噸
從產能角度看,2020年全球碳纖維領先企業集中在日本和美國。東麗與卓爾泰克合並後,總產能在業內壹枝獨秀,達約5.37萬噸。西格麗集團和三菱麗陽分別位列第二和第三,產能分別為1.48萬噸和1.41萬噸。近年來隨著中國碳纖維技術的發展,中國的民族企業產能也有所上升,其中中復神鷹的產能在2020年實現超過8000噸,江蘇恒神的產能超過5000噸,光威復材的產能超過5000噸。
4、小絲束碳纖維市場競爭格局:日企優勢較大
在全球小絲束碳纖維市場競爭中,日本企業占據了優勢地位。2020年,日本東麗、東邦和三菱三家占據全球小絲束碳纖維市場份額的49%。其中日本東麗產能占全球小絲束總產能的26%,東邦小絲束產能占全球小絲束總產能的13%,三菱占10%排第三。
5、大絲束碳纖維市場競爭格局:美國赫氏穩占第壹
大絲束碳纖維主要應用於工業領域,包括:紡織、醫藥、衛生、機電、土木建築、交通運輸和能源等。2020年,在大絲束碳纖維的領域中,美國赫氏為全球主要的大絲束供應商,占據了58%的全球市場份額,其次是占比31%的德國SGL,和占比9%的日本三菱,其他企業僅占剩余的2%。
更多行業相關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碳纖維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