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次性筷子的危害. 急用。
制造過程中驚現化工原料
壹次性筷子仍然在使用工人先將竹子截成段、再用機器打成毛坯,然後放在烤房烘幹。烘幹之後的筷子毛坯,被壹層塑料布蓋得嚴嚴實實,底下不時冒出陣陣白煙,發出刺鼻的味道。該廠工人告訴我們,他們正在用硫磺熏筷子以便讓筷子更白,並防止它發黴。記者發現,他們使用的硫磺是工業硫磺,屬化工原料,在熏蒸過程中會產生二氧化硫殘留,而他們熏筷子的過程要有兩天。
熏過硫磺之後,再經過對毛坯進行削制,筷子就成型了。為了使筷子手感更光滑,還得進行拋光,記者看到,在拋光機裏的不光是筷子,還有壹塊塊白色的東西。工人告訴我們,這是石蠟。石蠟,含有多環芳烴,是石油冶煉過程中的低端產物。就這樣,用石蠟拋光之後,筷子就被放進壹個個裝過化肥的袋子裏等待出廠。
發黴筷子煮白了再賣
在調查過程中,記者還發現壹個奇怪的現象,壹些已經發黴變質的黑筷子並沒有被扔掉,而是還要被進壹步加工處理。在湖南懷化西沖村,記者就看到了黑筷子被煮白的壹幕。而這家老板告訴我們,他們使用的漂白劑就是雙氧水,壹鍋要倒上四十斤。
工業雙氧水,具有很強的腐蝕性和漂白作用。經過工業雙氧水煮過的黑筷子果然變白了,為了使雙氧水發揮更大的功效。
記者了解到,用工業雙氧水將發黴變質的筷子煮白了再賣,已經成了行業內公開的秘密。經過這些化工原料的加工處理,壹次性筷子上會產生多種化學殘留,長期攝入這些化學殘留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然而記者在湖南懷化、江西宜豐走訪了大大小小30多家筷子廠,所到之處,沒有壹家對筷子進行消毒處理。
壹次性筷子有殘留物超標
早在2005年,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就已經聯合出臺了壹次性筷子的國家標準,在食品添加劑的使用中,只有二氧化硫被允許有壹定殘留,且具體殘留量有著嚴格的限制,但這壹標準早已被這些廠家拋在腦後。連廠家自己也承認,“現在的壹次性筷子大多數都會有殘留物超標的情況”而這樣的“衛生筷子其實是很不衛生的”。
筷子就這樣從廠家到了批發商手裏,有的經過包裝被批發到了全國各地,最後進入中小型餐廳,有的則被批發到壹些加工廠做成壹次性餐具。在湖南懷化,記者就遇見了為餐具加工廠供貨的批發商馬連森。據他介紹,像吉利來、秋天、特普等餐具品牌,都在用他的筷子,筷子進了餐具廠後由餐具廠消毒。
就這樣,沒有任何人進行消毒處理的壹次性筷子,最終以消毒餐具的面目出現在我們面前。
壹次性筷子也有保質期
《食品用包裝容器工具等實施細則》中明確規定經消毒的壹次性餐具最多只能保質4個月。為什麽要規定壹次性筷子的保質期呢?那是因為壹次性筷子制作的木材或竹材裏包含壹定的水分,時間壹長就容易發黴。特別在夏秋雨季或南方較為潮濕的環境裏,更是容易出現黴變現象,如果消費者使用了這些國企發黴的壹次性筷子,就等於吃進去了“黃曲黴素”。[2]
極不環保的“壹次性用品”
環保宣傳海報越來越多的“壹次性用品”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然而,從環保的角度看,在這方便、快捷的背後是大量資源的浪費與垃圾的堆積,帶來了無窮的後患,據調查,目前國內有上千家企業生產木制筷子,年消耗木資源近500萬立方米。全國林木年采伐量約4758萬立方米,這些筷子就占了10.5%.生產筷子的過程中,從圓木到木塊再到成品,木材的有效利用率有60%。
正規的壹次性筷子所用的原料都是質地比較好的木材,不需要特殊加工。但是現在很多小作坊為了降低成本,使用的都是劣質木材,看上去“膚色”較黑,這不太美的顏色當然無法受到食用者的青睞。因此,小作坊生產者經加工處理後的壹次性筷子,馬上就會“改頭換面”,堂而皇之地登上了人們的餐桌。
制作方法調查
壹次性筷子固態的制作方式是通過硫磺的熏蒸漂白。經過硫磺氣體漂白的筷子,其二氧化硫會嚴重超標。因此,人們用這種筷子進餐時,二氧化硫隨著空氣的流動很容易凝固至呼吸道,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便隨之而來。除此以外,硫磺中含有重金屬,例如:汞/鉛等金屬在人體內部是可以堆積的,長時間的累積會造成汞中毒。
液態加工的筷子的方法是通過氯氣或者雙氧水漂白,特別是氯氣,而且可能含有曾經讓人們談之色變的二惡英。
至於竹筷子,為了去除筷子的毛刺,令其看起來光滑白皙,制作者將其放入滑石粉中,通過摩擦對筷子進行加工。盡管不正規廠家生產的壹次性筷子危害性很大,但到目前為止,我國對壹次性筷子仍沒有出臺具體的衛生檢驗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