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汶川大地震,美國為什麽只捐那麽壹點點

汶川大地震,美國為什麽只捐那麽壹點點

嚴格地說,以布什為代表的白宮行政部門,只是美國政府的三大分支機構的其中壹支而已。立法、行政、司法三位壹體,才是真正的美國政府。所謂的美國總統,其實質是美國總管,真正代表全體美國人民意願的是國會。美國歷史上,總統和國會多數派常常分屬於兩個黨派,彼此間常有矛盾,克林頓時期的國會經常不批準行政經費的放行,華盛頓的公務員有好幾次因此而放假,裏根時代白宮與國會的矛盾,甚至到了公務員舉行罷工抗議的地步。

美國政府的錢是全體納稅人的錢,決定怎麽用這筆錢,決定權主要在代表美國民眾的國會,而不是行政機構的首腦。布什的行政機構並沒權力捐款給別的國家或政府。只有國會才能代表美國捐款,布什答應的50萬美圓捐款,屬於行政部門有權先行劃撥的緊急款項,事後還必須經過國會追認,否則,布什必須個人買單。如果要捐助更大數目的金額,則需要國會開會商議後才可能通過。像緬甸風災,美國政府壹開始給的只有25萬美元,後來國會同意後,才追加到3億5000萬美元。因此,美國政府的50萬緊急款項,並不代表美國的最終捐款數額,如果後期追加捐款數額,也不是迫於國際壓力下所作出的決定,而是美國的政治體制所決定的。當然,美國政府即使不再追加捐助款項,我們也無權指責美國。因為捐款是善意,而不是還債。

事實上,美國的慈善事業並不是以政府,而是以民間為主。民間慈善組織相當之多,效率也很高。美國人的捐款不是壹時興起,而是常年如此,成為了他們生活的壹部分。根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非營利性機構比較研究計劃的統計數據,2001年,個人捐款的數額高達1610億美元,來自遺贈、基金會和企業的捐款達到了2120億美元。這個數字表明,捐款數額在過去10年裏增長了50%。在除去宗教捐款之後,捐款數額也達到了國內生產總值的1%左右,是英國相應比率的2倍,法國的3倍。美國人的善款流向世界各地,其中就有部分流向中國,只是我們的媒體很少報道,或根本就不報道。

在美國,人們並不景仰富人,而是景仰對社會有所回饋的富人。正因為如此,《商業周刊》每年公布慈善家排行榜比《福布斯》每年公布的富人排行榜更能吸引人們的眼球。美國著名經濟時評人理查德·蘭伯特在英國《泰晤士報》這樣說:“在美國,妳可以隨心所欲地聚斂財富。妳可以擁有極多的財產。只有壹個條件,妳必須有所回饋,而且必須有人註意到妳這樣做。而且妳必須這樣做,否則妳就永遠不會成為真正的大人物。”

另外,美國政府字稅收政策上也鼓勵民間慈善事業,捐款金額的部分可以抵消稅款,這也在壹定程度上鼓勵了民間捐款。

綜上可以預料的是,美國民間的捐款意願將遠強於美國政府。但是意願能不能轉化為現實,還待進壹步考察。美國民間捐助比較獨立,不像其他有些國家計入政府,如這次臺灣捐助的20億,就有相當部分是來自民間。美國政府捐款對口的壹般也是受捐助國的政府。而美國民間捐款對口的壹般就是受捐助國的民間組織(NGO,即不以營利為目的的非政府組織)。美國的NGO總數超過200萬個,經費總數超過5000億,工作人員超過900萬人。如此龐大和活躍的NGO,是與美國“大社會小政府”的制度結構相配套的。美國人壹向對政府抱有警惕心態,不管是本國政府,還是他國政府,因此民間組織是不願意、也不放心把捐款交給政府手裏的。他們更願意和受捐助國的NGO打交道,認為這樣才可能真正地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們。而目前我國的NGO組織尚不夠齊備和完善,像工會、婦聯、慈善總會這樣的組織完全是半官方,甚至是官方的,這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對美國民間的對口捐助願望。

不過以我的觀察,美國的民間捐助肯定會以各種渠道流向地震災區,據消息稱,比爾蓋茨已向災區捐助1000萬人民幣(另有說法是2500萬美圓,似乎不大可靠),其他各方面應該也不會落後於比爾蓋茨。我們可以拭目以待。這些款項有多少能夠落實到災民手裏,我們不得而知。我們但願經管這些經費的大陸有關官員,在處理這些善款的時候,多少想壹想那些死難的同胞,念壹念那些無家可歸者,摸壹摸自己的良心。最後以《東方早報》早年的壹個報道作結此文:

據報道,余彭年表示,他當年捐贈的10臺救護車壹度成為當地官員的座駕,這使他開始關註資金的使用,甚至深入到采購過程中。2002年,他向深圳市人大打報告,要求立法“保護我要捐獻的慈善財產的安全和合理使用”。但因沒有先例,此事壹度擱淺。如今,他又壹次向國家提出要求,並且已經立了遺囑,以確認自己財產完全用於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