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怎樣樹立全民國防意識

怎樣樹立全民國防意識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國民的國防意識在逐漸淡薄.忘戰必危,中華民族要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就必須深入開展國防教育,增強憂患意識,牢固樹立居安思危思想:增強尚武意識,積極參與國防建設:增強責任意識,始終關心國家安危;增強安全意識,自覺維護國家利益.

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要增強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就要擁有強大的國力,包括雄厚的經濟實力、軍事實力等。與此同時這就要求國家必須在大力加強經濟建設和建設強大的現代化的國防,就得讓全民認識國防和關註國防,最終實現祖國的繁榮富強,為此增強全民的國防意識在當代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有重要的意義。

(壹)愛國主義精神是國防意識的思想基礎

愛國主義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最深厚的感情。深刻的國家認同感,強烈的國家自尊心,積極的國家自豪感、自覺的愛國義務感,都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基本內涵。它的本質就在於對國家利益的深刻關註。離開了對國家利益的維護和關註,愛國主義就是壹句空話。因此,愛國主義精神所反映的對國家利益的關註,是構成國防意識的基本組成部分。同時,愛國主義精神所體現的為維護國家主權、尊嚴和領土完整的強烈責任感,正是國防意識在新時期的重要表現。在今天的國際舞臺上,國家是構成國際關系的基本行為主體。維護國家利益,保衛國家的生存與發展,是二個主權國家的基本要求。由於帝國主義、霸權主義和其他動亂因素的存在,戰爭仍然是威脅國家安全的主要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今的50年間,新的世界大戰沒有發生,但真正的和平並未實現。由於過去的戰爭、動亂或其他原固,包括我國在內許多國家仍存在分裂狀態,因此,維護國家的獨立、自主和完整統壹,是國防意識在新時期的重要表現.愛國主義精神最深厚的思想基礎,莫過於國防意識。正是出於對國家的強烈感情和責任感,才能有對國家利益的維護和關註,才能踴躍投身於保衛國家的偉大鬥爭中去。

首先,國防意識得以形成的重要前提,乃是作為愛國義重要基點的對國家的認同感。“國家和氏族組織不同的地方,第壹點就是它按地區來劃分它的國民”。千百年間壹國***同地域的生活,使國民形成了密切的經濟、政治和文化關系,人們對***同建設祖國河山,對祖國的語言、傳統、風俗習慣、歷史文化等,都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和依存關系。對國家歷史的了解,對國家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參與,對國家命運的關心,都使國家內部形成了很強的認同意識。國防意識正是在這種認同意識的基礎上逐漸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其次,促成國防意識形成和強化的動力,是愛國主義精神中的強烈的國家自尊心和積極的國家自豪感。任何壹個主權國家都是國際社會的基本構成單位。每個國家都希望得到其他國家的尊重,努力維護自己的形象和尊嚴。這種自尊心,既是積極的自我認識和自我評價,也是壹種積極的行為動機。它要求國民必須自覺地維護國家尊嚴,為此寧可做出犧牲,也不能去做有損於國格的事情。它還要求其他國家尊重這種尊嚴,決不允許任何他國侵犯與褻讀、國家自尊意識是推動人民維護國格的強大力量,是促成國防意識形成和增強的內在動力。同時,當壹個國家的人民,認識到本國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歷史傳統所特有的優越性,體驗到本國的生存發展能力,取得了國家在世界上的平等地位,看到國家對人類文明發展的貢獻和價值時,便會產生對國家進壹步生存和發展能力和光輝前景的確信。這種肯定的、積極的、充滿感情的自信心,也將對國防意識的形成和增強產生強烈影響。它可以使人民產生堅定的豪邁情緒,激勵人們去為祖國爭取更大的成就,吸引全體國民與祖國榮辱與***、生死相依。

再次,促成國防意識形成和增強的約束力,來自於自覺的愛國義務感:自覺地從屬於壹個國家或民族,是任何人都必須具備的基本社會身份之壹。為了國家的利益,根據國家的要求而承擔壹定的使命與責任、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是每個國民都應具備的道德行為。

無疑,國防意識的形成與強化,始終離不開愛國主義精神。有史以來,還沒有哪壹種精神現象,可以先象愛國主義精神那樣對國民國防意識的形成和強化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只有當人們具有了強烈的愛國激情,才會有強烈的國防意識和投身於國防的愛國行為。正因為愛國,才有馬援“好男兒當為國戰死疆場,以馬革裹屍還”的氣概;正因為愛國,才有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壯誌;正因為愛國,才有嶽飛“待從頭,收拾舊河山”的雄心。古在今來,出於愛國之心而視死如歸,保衛祖國的英雄,何止千千萬萬!愛國主義精神實在是國防意識的最根本的思想基礎。

(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是新時期強化國防意識的必然要求

重視國防則國存國安,輕視國防則國危國亡。這既是歷史的結論,也是現實的呼聲。當前,我國正處在探索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時期,在經濟上,我國存在著以社會主義公有制形式為主的多種經濟形式和經濟成分,這就決定了社會成員根本利益壹致基礎上的利益差別。因此,壹些城鄉役齡青年有時不能自覺自願地為國防建設盡應盡的義務。在政治上,我國已建立了社會主義民主,但這種民主還有待於進壹步完善和發展,因此壹些人還缺乏為國當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和應有的責任感,我國保證國防建設的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因此壹些人還不習慣於按照法制的規定履行包括國防在內的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在文化上,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已占主導地位,但壹些人的封建意識、小生產意識和資產階級腐朽思想還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壹些閉關自守,夜郎自大和缺乏民族自尊自信,甚至崇洋媚外的奴化思想也會對國防意識產生著消極影響。在國際上,西方敵對勢力和平演變政策的推行,資本主義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蝕,也將導致壹些人喪失應有的警黨性。缺乏應有的社會使命感和責任感,壹些人國家利益淡化,戰備觀念不強,缺乏保密意識:有的甚至不惜出賣祖國利益,損害祖國尊嚴,危害國家安全。因此,結合新時期的新特點,大力開展國防教育,增強全民族的國防意識和國家安全意識,加強軍政軍民團結,提高全民抵禦外敵人侵、捍衛祖國獨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自覺性,是當前刻不容緩的任務。

愛國主義既是國防意識的核心內容,又是形成和強化國防意識的思想基礎。新時期強化全民國防意識的緊迫任務,就是要求在全社會大力弘揚愛國主義。只有大力弘場愛國主義,才能使人們不致因和平環境而喪失應有的警覺,才能引導人們自覺維護國家利益,服從國家的安全需要,積極投身於國防的現代化建設活動。

(三)廣泛進行國恥教育是增強全民的國防意識的必修課

歷史是壹面鏡子。牢記歷史教訓,防止歷史悲劇重演,是我們加強國防教育的重要課題。國恥教育,是國防教育的必修課,往往可以收到其他教育內容難以達到的教育效果,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現實生活中常有的這種體會,壹個人對自己所受的恥辱要比得到榮耀刻骨銘心。這種刻骨銘心壹旦有了條件,便能轉化為巨大的力量和堅不可摧的意誌,繼而再轉化為變革現實的物質能量。“知恥而後勇”,講的就是這個意思。壹個人是這樣,壹個民族也是如此。進行國恥教育,把遭受外族侮辱蹂躪的歷史講給青年人和公民,可以喚起人們沈重的歷史悲劇感,從苦痛中痛定思痛,激發出愛國熱情。總之,牢記國恥,可以摧人奮進;遺忘前恥,則可喪失內在動力。深入進行國恥教育,對促進民兵、預備役人員把愛國主義情操轉變為保衛祖國和建設祖國的實際行動,把昔日的國恥化為現實的工作動力,是十分必要的。

進行國恥教育,對廣大群眾,特別是對年輕的幹部和民兵采說,不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緊迫性。從英帝國主義打響南中國海的第壹發炮彈算起,至今已有150年之久,從最後壹個日本鬼子被趕出中國,也有半個世紀。這麽長的時間,對於民族遭受的恥辱許多人淡忘了,對年輕壹代則成了“久遠的故事”,然而忘記國恥,對壹個國家來說又是壹件非常危險而可怕的事情。特別是我們過了40多年的安定日子,和平鴿、橄欖枝擋住了人們的雙眼。進入商品經濟以後,金錢利益又轉移了人們的視線,有些人對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漠不關心,愛國熱情有所減弱。在這種情況下,對國民進行國恥教育更顯得十分緊迫了。

壹是講清重大事件,銘記前恥。國在歷史上遭受外敵侵害,壹言難盡,從19世紀中葉到抗日戰爭結束的百年間,先後有20多個國家的侵略者踐踏過我們的國土,搶掠過我們的財物,屠殺過我們的同胞。悉數列強的侵略事例,恐怕很難說清楚,這需要抓住重大事件,分清歷史脈絡,進行教育。像簽訂不平等條約,租借割讓中華國土;像賠款“贖還”,掠奪勒索我國錢財;像燒殺搶掠,屠殺我無辜平民等。特別是“火燒圓明園”、庚子年間的“巨額賠款”、喪權辱國的各種不平等條約、“南京大屠殺”等重大事件更需要講清講細,引導全民牢記國恥。

二是分析歷史原因,汲取前恥。講述國恥不能只泛泛講事實,而要聯系歷史背景,分析造成國恥的政治、經濟、國防等原因,有條件的還可以搞些討論會、報告會等,幫助全民認識落後就要挨打、貧弱不能獨立、無兵不能強國的基本道理

三是聯系改革現實,借鑒前恥。中國近代遭受恥辱,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重要的壹條是清政府奉行因循守舊、閉關鎖國的政策。要富國強兵,走富強之路,必須堅持改革開放。國恥教育要緊密聯系好改革開放的現實,認清楚借用外資,引進外國先進技術,加強同外國合作,對我國經濟騰飛的巨大作用,從而引導全民堅持大膽改革,積極投身改革,建設富強的中國。

(三)加強未成年人國防教育增強未成年人的國防意識符合當代發展要求

現在未成年人的國防意識和民族憂患意識,普遍沒有成年人強烈,國防常識比較匱乏,未成年人的國防教育亟待加強。加強未成年人的國防教育,要牢牢抓住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這三個重要環節。

以家庭為基礎抓好未成年人國防教育。誌趣和習慣會影響人的壹生。家庭要把國防教育列入未成年人的誌趣和習慣培養。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誌趣和習慣,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每個家庭歷來十分重視的壹個問題。家長可以多陪同未成年的孩子參加壹些諸如唱國歌、升國旗、看革命題材影視劇之類的活動,讓他們在了解國情、了解歷史的同時,增強愛國情感,確立遠大誌向,培養民族精神,樹立國防意識,培育正確的理想信念。

以學校為主抓好未成年人國防教育。多年來,盡管學校壹直都在搞國防教育,但教育當中存在“遠、大、虛”的問題。“遠”是指不貼近未成年人,“大”是指不貼近未成年人的生活,“虛”是指不貼近未成年人的實際。遠的結果是,老教化搞的多,讓未成年人覺得與自己關系不大;大的結果是,大道理講得多,讓未成年人覺得非“凡夫俗子所能為”;虛的結果是,填鴨式理論灌輸多,讓未成年人覺得既不樂於接受、又難以消化。所以,學校作為未成年人生活的主要場所、學習教育的主要途徑,要在尊重未成年人的年齡特點和成長規律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斷探索未成年人國防教育的新路子,不斷加強和改進學校國防教育。

以社會參與為依托,把未成年人國防教育作為壹項戰略任務抓緊抓好。壹是要多創作和引進壹些吸引未成年人的國防教育節目或內容,多提供壹些關於國防教育的信息資源、公益廣告,集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於壹體,讓未成年人在陶冶情操、愉悅身心、開闊視野的同時,提高國防意識和民族憂患意識。二是整合國防教育載體,組織協調社會各部門和少先隊等各種組織,建設好、使用好、管理好國防教育基地,加強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信息管理,不斷凈化社會文化環境,關註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生存狀態,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廣泛開展未成年人國防教育活動。三是依法治理與未成年人國防教育精神實質相背離的違法行為,處理好未成年人社會教育中出現的各種新情況、新問題。

(四)要在創新國防教育中培育全民國防意識。

創新是全民國防教育深入發展的動力。必須著眼新形勢對全民國防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努力在新的起點和新的層次上培育全民國防意識。其間,應註意區分層次抓教育,如把國防教育引進地方黨校,幫助黨政幹部認清國家怎樣支持和保障國防建設;把國防教育引進大中小學課堂,幫助青年學生認清怎樣關心和支持國防建設。同時把預備役民兵的國防教育抓深抓實,著力強化職能意識,提高打贏能力。還應註重運用社會資源抓教育,充分利用烈士陵園、革命遺址和紀念館、博物館等教育場所,開展主題鮮明、喜聞樂見的教育活動,使廣大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深刻的國防教育,進壹步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濃厚氛圍。

國防實踐需要國防意識的強力推動,國防意識要靠國防實踐來深化鞏固。新形勢下深化國防實踐、增強國防意識,著眼點就是要引導公民把愛國之心,報國之情、強國之誌轉化成加強國防現代化建設的強大精神動力,著力點就是要集中全社會的人力、物力、財力和科技力做好軍事鬥爭準備,切入點就是要突出抓好後備力量建設和國防動員工作。

(六)要在嚴格國防執法中強化全民國防意識。

近些年來,我國國防立法步伐大大加快,但國防建設領域執法力度偏弱。究其原因,壹方面,執法監督人員嚴格執法監督的思想基礎不紮實;另壹方面,國防執法涵蓋面廣,協調和執法的難度大。因此,軍地執法監督機關和人員應強化從嚴執法意識,按照分工切實履行好各自在國防執法監督中的職責;國家權力機關、政府部門和軍事機關在各項國防執法監督活動中應加強協調配合,確保形成國防執法監督的合力。

(七)要在推進國防建設中升華全民國防意識。

加強國防現代化建設,是壹項全局性系統工程,屬於國家戰略行為。光靠某個公民、群體或某級職能機關的國防意識作支撐是遠遠不夠的,必須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主旋律,把廣大公民的國防意識升華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才能有力地推進國防建設全面發展。同樣,堅持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以更大力度、更大作為地推動國防現代化建設,就能更好地激發廣大公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向心力。隨著國防意識的提高,我們的國防建設就應主動跟進、積極延伸,切實為保護和拓展國家利益提供安全保證,使廣大公民懂得國家利益之所在、國防建設之重要。應緊隨綜合國力增長提升國防建設地位,真正實現由經濟建設為中心到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轉變,切實加大國防建設投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相關建設機制,使廣大公民從政策導向上增強支持和參與國防建設的積極性。應堅持走科技強軍、科技興防的發展方針,加快從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使廣大公民在參與國防建設中把握時代發展脈搏、提高綜合素質。應堅持走群眾路線建國防,可在公民中廣泛開展“我為國防獻計策”活動,積極引進各類急需人才和民間資本,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智力、財力、物力的支持作用,努力形成人人愛國防、人人建國防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