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地只能壹年種壹茬山藥嗎
山藥的種植應盡量避免重茬,壹般隔二三年輪作壹次,並忌種花生、紅芋茬。要選擇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地塊為好,要求上下土質壹致,如下層有粘重土層和白沙崗土層,打溝時應徹底打碎,至少1~1。
大棚山藥壹般都在元旦左右開始種植,壹般要求地表5厘米地溫穩定超過9~10℃。播種前把山藥苗晾曬壹下,這樣可以活化種薯,又能起到殺菌、出芽率高的作用。
正常露地山藥的收獲期很長,從8月20日到第二年的4至5月份,山藥在地下不腐爛,不變質,壹般霜降前後為集中收獲期,以供春節市場。但是大棚山藥就不同,由於收獲時間在6月20日左右,山藥本身澱粉含量少,水分含量高,因此不耐長時間貯存,大棚山藥應在收獲後及時銷售。
擴展資料:
薯蕷(山藥)應實行2-3年輪作。整地除施肥後耕翻外,主要是開挖供塊莖向下伸長的疏松溝,壹般溝深1米以上,溝寬20-25厘米,溝間距80-100厘米。
人工開溝比較費時,壹般在冬前進行,開溝後回填土時,註意不要打亂土層順序。用專門的開溝機功效高,可在播前壹個月進行。
壹般要求5厘米地溫穩定通過9-10℃後,即可定植。在中國蜀南及兩廣地區可在3月定植,四川在3月下旬至4月,華北地區4月中、下旬定植,東北5月上旬定植。
定植方法是用鋤頭開溝8-10厘米,將種薯縱向平放在溝中,以芽嘴為準,均勻鋪開,播種密度壹般3.75-4.5萬株/公頃,株距25-30厘米,行距就是溝間距。
10月下旬至11月,莖葉全部枯萎時,開始收獲塊莖。塊莖貯藏主要是保溫防凍,適宜溫度為2-4℃,相對濕度80-85%。可堆藏、埋藏或窖藏等。在溫暖的中國南方和長江流域,可隨收隨上市。零余子必須成熟收獲。
百度百科-薯蕷 (百合目薯蕷科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