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李振的內戰揚名

李振的內戰揚名

1945年9月抗日勝利以後升任國民革命軍第65軍軍長。1946年所部整編為第六十五師(65軍),任師長。歸第壹綏靖區李默庵指揮,在粟裕的蘇中七戰七捷中,他的187旅在解圍黃橋的戰鬥中被全殲,這讓他非常震驚,由來他小小心翼翼的固守海安,終於等到了援軍,第二年進攻山東根據地,占領蒙陰。又解除了葉飛、陶勇對藤縣川軍20軍楊幹才部的圍攻。後馳援信陽,受武漢行轅主任程潛指揮,圍攻大別山根據地。1948年3月,劉戡兵團在宜瓦戰役中覆滅,他奉命增援,和馬繼援部配合,數次截斷了彭德懷部的退路,(此戰國民黨稱涇渭河谷大捷,***產黨稱西府戰役) 西府隴東戰役期間,整編第65師和馬家軍同時趕到,都以為對方是土八路,於是對打壹通,然後覺得不對,***產黨那裏有這麽猛烈的炮火,馬家軍抓了65軍壹個俘虜,結果雞同鴨講,誰也聽不懂對方的方言,還是有人機靈,拿出筆來寫字溝通,總算罷手。此後的荔北戰役,在他的嚴令下,和***產黨玩起了機動戰,經過血戰之後把***軍推了回去,胡宗南大喜,要升他為18兵團司令,他怕被胡宗南架空,死活都要兼任65軍軍長。

該兵團於1948年11月以國民革命軍第1軍、國民革命軍第38軍、國民革命軍第65軍編成,以李振任司令官,陳鞠旅為副司令官。1949年5月國民革命軍第90軍調歸該兵團。11月25日第十八兵團第六十五軍全部、第九十軍第六十壹師及國民革命軍第30軍壹部宣布川東起義。

先後參加了西北春季戰役、陜中戰役、扶眉戰役、隴陜戰役和西南戰役等。1949年胡宗南退出西安後,他和裴昌會兵團留在渭水北岸進行機動防禦,解放軍發動扶眉戰役後,陷入包圍圈,他迅速的突圍,據他自己說,部隊倒是沒損失多少,就是重武器都丟光了。

在行政院召開緊急會議時,黃埔樓內的蔣介石正在召見剛由陜南、川北撤退到成都地區的國民黨第十八兵團司令官李振。該兵團是胡宗南部的主力之壹,該部到達成都附近綿陽地區,對正愁無兵可用的蔣介石顯然是壹個好消息。蔣經國在這天的日記中也高興地記述道:“此時胡宗南部隊已翻越秦嶺,長途跋涉,轉到成都平原。以六百公裏與敵對峙之正面轉進,至壹千余公裏長距離之目的地,而竟能於半個月時間內,迅速完成,且主力毫無損失,亦戰敗中之奇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