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發生的重型牽引車追尾無牌拖拉機事故中,遇難者該如何賠償?
這起車禍太慘烈了,目前已經造成15人死亡,1人受傷。事故發生在9月4日,是壹輛重型半掛車追尾撞上壹輛拖拉機,當時拖拉機上裝滿了人,拖拉機上除1人受傷外,其余14人全部死亡,半掛車司機也已經死亡。
15個人死亡,這筆賠償款自然是個天文數字,賠償起來是個大麻煩,下面我來談談如何進行賠償的問題:
這是壹起交通事故,自然要按照交通事故的賠償原則來處理。
這是機動車與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時,賠償的基本原則。根據這壹規定,車與車發生交通事故後,首先由保險公司在交強險範圍內賠償對方車輛的人員和財產損失,交強險不夠的部分,在由雙方車輛的駕駛人員按照各自的過錯比例來承擔。
在車輛購買有商業三者險的情況下,應該由駕駛人員按照過錯承擔的部分,還要由保險公司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承擔,保險還不夠賠的情況下,再由駕駛人員進行賠償。
所以,這起案件的處理,首先要分清楚雙方交通事故的責任。
目前,還沒有看到關於這起事故責任劃分的報告,估計是事故報告還沒有出來。
我們可以對事故的責任做壹個初步的推辭。
事故責任劃分是根據事故各方的過錯大小和對事故的作用大小來做出的。
這起事故中,半掛車壹方的基本過錯在於沒有與前車保持安全距離。
此外,鑒於事故後果如此嚴重,半掛車是不是存在超速也需要查清,如果超速,自然還存在超速的過錯。
而農用車壹方,肯定存在的壹個過錯就是農用車載人,這是絕對禁止的。因此,目前當地已經開展禁止農用車載人的宣傳與查處工作。
此外,考慮到事故發生在淩晨4點多,光線較暗,發生追尾的壹個原因很可能是拖拉機尾部沒有尾燈,也沒有張貼反光警示標誌。那麽這也是壹個調查重點。
因此,就此次事故而言根據過錯的不同,可能是半掛車主責,拖拉機次責,也可能是兩個車同等責任。
剛才說了,前面的賠償方案只是交通事故賠償的壹般原則,每個事故都可能存在壹些特殊之處,這起事故也有壹些特殊的地方,賠償時也可能有些不同。
目前還不清楚半掛車的駕駛員是車主本人,還是車主雇傭的人員。
如果駕駛員就是車主本人,對保險公司賠償之外的部分,由駕駛員賠償當然沒有任何問題。但如果駕駛人只是車主的雇員,那麽駕駛員就不應該直接賠償了。
根據法律規定,如果雇員在從事雇傭過程中,造成他人損害的,由雇主承擔賠償責任。如果雇員有重大過失或者故意的,則雇主賠償後,可以向雇員追償。
此外,特別需要說明的是,這次事故中,半掛車的駕駛員也已經死亡了,但是如果其有賠償責任,責任不能因死亡免除,應當由其繼承人在繼承的遺產範圍內繼續賠償。
根據報道,此次事故中,拖拉機上的死者基本都是采花工,是壹群50歲左右的大姐,受雇傭去采萬壽菊的。
雖然這次事故發生時,這些死者發生事故時雖然不是正在采菊花,但是屬於在去采棉花的路上,車輛應該也是雇主壹方提供,所以,也應該算是正在從事雇傭活動。
所以,這次事故中,需要由半掛車壹方賠償的部分,如果半掛車壹方沒有賠償能力,這些死者也可以要求雇主承擔補償責任。雇主在賠償之後,可以向半掛車壹方追償。
不過,個人估計這次事故中,拖拉機司機要麽就是雇主本人,要麽也是雇主雇的,不管哪種情況,可能雇主壹方的賠償能力也堪憂啊。
畢竟,壹個死者賠償也估計在七八十萬左右,10幾個,就將近1000萬了,扣除交強險賠償的12萬元,就是拖拉機壹方承擔次要責任,也得賠償二三百萬元了。
如果追尾的大貨車不是公司的,而是私人的車,那麽大貨車壹方傾家蕩產都賠不完。由於大貨車追尾造成該事故,實務當中壹般是主責,甚至是全責。下面我來講講具體怎麽賠償:
1.大貨車和拖拉機的各種保險,但有最高限額首先從交強險的角度來說,2020年9月19日起,車險險綜合改革指導意見正式實施,交強險的有責總責任限額 從12.2萬元提升到20萬元 。其中 死亡傷殘賠償18萬,醫療費用賠償限額1萬8,財產損失賠償限額為2,000元。
其次就是第三者責任險,現在很多地方都將此險種作為機動車的強制險種之壹。不買這個保險,機動車上不了牌,也不能年檢。不過該險隨著被保險車輛的駕駛人在事故所承擔的責任比例,保險合同上往往還有相應的 事故責任免賠率 ,對這部分保險公司是不賠的。
這要看交警出具的事故責任認定書, 如果保險車輛方全責的事故責任免賠20%;負主要責任的,事故責任免賠15%;負同等責任的,事故責任免賠10%;負次要責任的,事故責任免賠5%。
相對於交強險,第三者責任險雖然也有最高額度,但遠比交強險的高多了。具體看保險合同是怎麽寫的,有的第三者險分為好幾個檔次,從5萬到100萬,甚至更高的不等。當然,事故中的大貨車買了多少,那就另當別論了。
2.大貨車是否為個人商戶或者公司、企業所雇,是否屬於工作用車在執行職務壹般出現了交通事故,造成人員傷亡,第壹時間找的肯定是保險公司。除去保險之外,根據《民法典》的規定,如果勞動者在執行職務的過程中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由用人單位承擔無過錯的替代責任。雇主雇傭個人作為雇員的個人勞務中,出現雇員行為不當致他人損害的,雇主也壹樣要承擔賠償責任。
如此壹來,在前述保險不能足額賠付的情況下,如果大貨車確實是雇主或者公司的工作用車,那麽作為用人單位,就應當繼續對事故後果向遇難者家屬承擔賠償責任。
3.遇難者家屬壹方可以同時向各自的用人單位主張工傷賠償遭受交通事故的同時,如果符合工傷要件,同時可以獲得 工傷保險和交通事故的雙重賠償。 只不過壹般說來,醫療費用不能重復獲得。希望以上的這些賠償路徑能夠先緩解遇難者家屬方的燃眉之急吧,縱使是杯水車薪,也好過急藥無門啊!
這次事故太嚴重了,15人死亡啊,都是坐拖拉機去采摘萬壽菊的農民,真是禍從天降,分析這次事故的原因,大約應該跟幾種有關系,首先農用拖拉機可以拉人嗎,第二事發時間段是清晨四點多,為什麽說清晨呢,因為黑龍江四點多天其實已經亮了,所以叫做清晨。
第三就是事故是貨車追尾造成的,這個就有的說了,追尾事故這種屬於後車的主要責任,甚至是全責,因為沒有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這個已經是事實,第四就是當時貨車司機的車速是多少,交通事故裏面十次有九次是車速太快造成的,這次事故拖拉機被撞解體飛出公路,說明車速非常的快,貨車是否超速了。
第四從事故現場看,貨車速度很快,而造成追尾事故,當時的貨車看不到前面的拖拉機嗎,這說明還有可能貨車司機分心了,或者說疲勞駕駛導致註意力不集中,不過追尾還有壹個可能,那就是拖拉機突然拐彎或者變道,導致貨車司機反應不過來,但是也說明了兩車之間的距離太近,或者說明貨車車速太快。
對於這次事故造成的後果,死者的賠償問題怎麽辦,這個首先貨車的保險肯定不夠賠的,再者貨車是公司的還是司機自己的,如果說是公司的,那麽這個公司就要承擔相當壹部分的賠償責任,如果說是司機私人的貨車,那麽司機基本上傾家蕩產都不夠賠,牢獄之災這個十有八九是跑不了的。
至於能賠多少錢,這個要看貨車保險買了多少,再者要看貨車是誰的,如果貨車是企業的,那麽賠償能力就會強壹些,那麽受害者家庭獲得的賠償也會相對多很多,如果說貨車是司機的,那麽以司機自己的家庭條件,肯定是賠不起的,獲賠的數額就有可能會少壹些,至於雇傭農民去幹活的老板要不要賠,這個不好說,但是拖拉機司機這個責任肯定也是跑不了。
這個最終有可能成為多方責任,比如說貨車這壹方,還有拖拉機這方,當然了是否會找到雇傭幹活的老板的責任,這個就不知道了,這個雇傭老板有沒有責任呢,正常來說去幹活的途中出事,屬於雇傭時間內的事情,就像現在上下班途中出事算工傷是壹個道理,雇傭去幹活的路上出這麽大的事,很難說雇傭的老板能置身事外,這些都是從法律的角度去說的事實,雖然說很多人覺得不理解為什麽雇傭老板會有責任,但是法律上這種是有可能的。
我家就是事發地勃利縣雙河鎮人,當時我第壹時間就趕到了現場,現場確實慘不忍睹,我都沒有勇氣往下看,在這裏真心希望大家壹定要按規駕駛,千萬不要超員超速,不然帶來的後果真的太慘痛了。
發生車禍的地方是省道G229大四站鎮雙嶺村這壹段路,這段路我跑過不下幾百次了,路況不好不說,大車特別多,周邊都是村子岔道,而且這壹段路還沒有到抓限速的位置,因此很多車都跑得很快,加上村子裏摩托車,電動車,三輪車和四輪車特別多,因此路上車況也非常復雜,所以我早就想到會出事故,只不過沒想過是這種重大事故。
在我看來,事故的原因有很多,拖拉機違規拉人只是其中之壹。
01.視線問題事情發生在早上4點20,這個時候在我們這邊已經屬於天蒙蒙亮的時候了,但是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天蒙蒙亮的時候視線反而不好,在車裏很難看清路況,尤其是太陽升起的時候,陽光刺眼根本很難睜開眼睛,這個時候如果恰巧到了合適的路段,基本是對面的車是看不到的,家人農機車基本都沒有燈,大車正好從西向東行駛,視線很容易被陽光影響到。
這條路我這個時間段走過,太陽升起來的時候確實很晃眼睛,雖然兩邊有防風林,但是陽光還是很刺眼。
02.路況問題這壹段路,走過的人都知道,特別破,究其原因就是超載。
這段路是壹個挺重要的路,來往的大車很多,超載的車輛也很多,尤其是拉煤的重型半掛牽引車,基本都是超載,而這條路超載壹般都是壓的壹面,重載的壹面路況不好,空車回來的壹面路況還行,因此很多車在路上沒有車的時候,喜歡逆行。
這種情況不僅僅出現在這壹段,整條G229國道,現在叫做蓋饒高速,我基本都跑過,路況好的就是大個嶺到嵐峰這壹段,剩下的路很多都是壹面好壹面不好,很多車尤其是小車喜歡走大車空車回去的那壹邊,因此逆行的情況時有發生。
七臺河是壹個煤城,靠煤炭作為主要的經濟支柱,但是七臺河其實GDP並不好,因此路況就差壹些,這幾年抓超載的已經很嚴了,但是不超載運費勾不上,很多司機都是頂著罰款在開,但是路頂不住啊,因此路況差,逆行多,風險就增加了不少。
03.思想意識問題上面說到這條路周圍有很多村子,村民對於安全的意識其實很單薄的,很多人家裏都是比較簡單的摩托車還有三輪車,而且現在電動的三輪車很多,村裏道路又都是水泥路,比較好跑,從而讓電動車更多。
電動三輪車速度快,有鬥能拉人拉貨,很多人都是違規拉很多人,甚至絕大多數人都沒有爭,開著電動三輪車就上道,沒發生事故的時候,都覺得方便,因此很多人的意識都已經被潛移默化了,覺得這樣就是對的,不然也不會出現壹輛拖拉機載這麽多人的情況。
目前我們這已經開展了對拖拉機違法載客,農機車違法載人的查處,也加大了對農機車的違法查處,並對拖拉機,收割機等農用車駕駛證的申領換發進行整治,杜絕以後發生危險的潛在可能。
04.疲勞駕駛大部分貨車其實都有疲勞駕駛的情況發生,很多貨車為了躲避檢查都在晚上出發,淩晨的時候都在開車,這種情況下,發生危險的可能性其實很大。
前幾天我走過這段路,路上就有相關人員在調查,那時候都半夜11點多了,可見我們相關人員也很努力,但是前半夜管理後半夜誰也挺不住,因此很多司機抱著僥幸心理後半夜走,這個時候肯定困,加上路上車少,危險發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大車疲勞駕駛真的很危險,因此希望有關部門能夠想想辦法,杜絕疲勞駕駛的情況發生。
說說遇難者如何賠償的問題,15名遇難者不是少數,這已經是重大安全事故了,是要有相關責任人被調查的,因此我認為賠償不會少,但貨車的是雖然有保險,而且很大,可是15名遇難者人數眾多,賠償確實是壹個很大的問題。
01.保險賠償據我了解,大部分重型掛車這邊都是100萬到200萬的三者險,而100萬和200萬中間差價不是很大,所以很多車主都會直接保200萬。
那麽這樣來看,這種情況下保險肯定會賠償的,而保險不夠的部分,現在來看肯定是不夠的,那麽就是車主或者車輛所有者來賠償。
我們這邊很多大車都是掛靠在某些公司下的,如果這個車掛靠在了公司下,那麽剩下的賠償就由公司承擔,如果是個人的話,基本是賠不起的…
02.雇主賠償很多人說為什麽雇主要賠償,我這裏是有相關案例的,我家親屬燒烤店雇人,工人給客人打傷了,受傷的人告了工人不說,還給我家親屬也告了,最後賠了錢。
只要建立了勞動關系,就可以享受勞動法帶來的權益,而上下班的路上,其實就屬於勞動範疇了,出了事故是要賠償的,只不過按照責任劃分,並不會占據很大的責任。
03.事故賠償金很多時候,重大事故下的賠償個人都是很難支撐的,而家屬也沒有能力去等,去告,因此賠償都是由相關部門來負責,而這筆款項的構成就是事故賠償金,壹次性專項幫扶款以及愛心捐款構成。
壹般來說,這種情況的話,賠償標準通常就是壹次性的,以人道主義精神和以人為本的原則,壹人賠償幾十萬元。
我們這邊基本工資低,上年度的職工平均月工資也很低,因此賠償的數額不會太多,哎,苦了這些打工人,他們就是采萬壽菊貼補壹下家用,沒想到卻攤上了這事。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壹條,希望所有人都引起重視吧,很多時候危險就發生在放松警惕的壹瞬間!
這事麻煩,試著理順壹下:
1.肇事者 汽車 司機:他肯定是跑不了的,不知交警處理勘察結果,壹般都是他的全責吧。因為是農民,每人20倍的當地居民平均收入,壹般在2萬左右,大約每人40萬,15人好像,就是600萬;喪葬費大約2千元吧每人,合計3萬。
2.拖拉機駕駛員:他也是跑不了,壹般都是按照責任,假如拖拉機次要責任,他要負責上述賠償金的30%;按照目前情況看,拖拉機載人本來就是違反道路交通法規,不可能沒有責任,壹般之前也是次要責任,搞不好還可能是同等責任。
3.道路管理部門:比如還路段是否屬於事故多發路段,如果是,有沒有設置提醒警示標誌等,如果有過失,也避免不了要掏壹點。
4.貨車所屬人:貨車如果是公司的,公司會負擔司機部分;如果是司機自己的,那就沒辦法了。
從實際情況來看,大貨車的保險肯定賠付不了這麽多,司機本人也賠付不起(已經不在了好像),拖拉機駕駛員不知道還在不在,即使在也拿不出那麽多錢來,所以那些無辜逝者的家屬,估計實際拿不到應有的數目。
首先賠償主體是保險公司。該起交通事故造成15人死亡。因此產生的死亡賠償金、喪葬費、被撫 養生 活費、精神撫慰金等將是大幾百萬,甚至是上千萬。保險公司的額度應當是不足以賠償全部損失,超過部分只能由肇事者來承擔。
肇事者,那就是牽引車司機和拖拉機司機。壹般來說,車上乘客對於交通事故是無責的,所以賠償責任只能落到司機兩人。不過據網友透露,牽引車司機和拖拉機司機均在本次事故中死亡。肇事者死亡,若是沒有任何遺產,那遇難者家屬也難以獲得賠償,只能人死債消。若是有遺產,其繼承人繼承遺產的話,應當在繼承遺產價值範圍內承擔責任。
劃分責任。保險公司索賠。地方救助。相關責任人的賠償。
9月4日發在黑龍江七臺河境內的重大交通事故,是重型牽引半掛車追尾拖拉機造成的,***有15人死亡和1人重傷;大貨車司機和拖拉機駕駛員,在這此事故中均已死亡。
遇難者該如何賠償? 目前事故正在調查之中,還沒有看到官方關於如何賠償的報道。專業的法律常識咱農民也不懂,對於保險公司的賠償標準咱也是門外漢;這些都需要有專業知識的人,才能做出較為準確的解答。
如果要回答這個問題,也就是依據類似的事情,結合道聽途說的例子做個簡單的概述。
此事故中,大貨車因追尾造成慘劇,大貨車(及車主)應對死傷人員負全部責任;大貨車壹般都有全額保險,且保險份額較大。因司機已經死亡,應當由投保公司對傷亡者進行賠付。
過去曾聽人說過,城裏人和農村人在事故死亡中的賠償金數額是不壹樣的;同類事故中,假如是城裏人,賠償需100元,要是個農村人可能也就賠償20――30元。
總之,如何給予死亡者合理合法的賠償,這都需要做大量細致的工作;公安、交通、保險、法院等多部門聯合,最後匯總出權威性的賠償措施,讓傷亡者家屬得到合理賠償。
村民結伴去打零工,壹個小時僅12元,誰想到淩晨發生了15人死亡1人受傷的特大交通事故,這麽多人傷亡,遇難者的賠償比較麻煩,因為他們都是打零工的村民,最普通的勞動者。當然,交警部門會有事故責任劃分,劃分責任後,啟動賠償程序,但是能不能賠償,能賠償多少,這個還要看實際情況。
大貨車司機肯定有保險,如果是公司的車,保險數額還高壹些,如果是個人的車,那麽也高不到哪裏去,無論是公司還是個人,保險的賠償也有最高限額,壹般的保險賠償難以壹次滿足十五人的賠償需求,這就導致十五人均分他的賠償數額。
還有四輪車的駕駛員,家庭也是比較困難,帶著這些人幹活運送他們壹趟,賺80元錢,以他的家庭財力,顯然也難以賠償到這麽多人,這樣就導致這些人的賠償數額不會充足。
還有雇傭他們采摘萬壽菊的老板,法律上是否構成勞動和賠償關系,我們沒法下結論,我們不知道他的財產情況,是否賠償還是另當別論。
總之,這是個比較麻煩的事情,可惜了這麽多人的生命。願逝者安息,願家屬能夠得到充足的補償。
1.如果鑒定結果重型牽引車追尾負主要責任,無牌拖拉機負次要責任,那牽引車駕駛員及其繼承人要對拖拉機15個死亡者進行賠償。
2.如果人均賠償75萬元計算,賠付總額高達1125萬元。
3.據說重型牽引車只有交強險,這就需要看交警的責任認定了,如果重型牽引車負主要責任,保險公司的賠付比率為15 ,即保險公司應賠付168.75萬元。尚需賠付956.25萬元。
4.按主次責任劃分,按重型牽引車承擔70%責任計算,實際需賠付669.73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