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恒大活了

恒大活了

2018年6月25日,恒大斥資67.46億港元收購香港時穎公司,間接獲得Smart?King公司(全資持有FF)45%的股權,成為公司第壹大股東,正式宣告開啟跨界造車之路。雖然這段蜜月期並未維持太久就分手,但第壹步就選擇與“PPT造車”始祖、”下周回國“的老賈聯手,也註定了恒大在造車這條路上不會太平靜。

時針撥回到今天(8月3日)中午12點,在高舉著許家印的“買、合、圈、大、好”造車路徑的指引下,恒大汽車終於迎來了自己的新產品,且壹次就是六款。舞臺上,許家印意氣風發,向媒體朋友和與會嘉賓介紹著自家產品。從恒馳1到恒馳6,產品矩陣覆蓋了從A級到D級的轎車、SUV、MPV等乘用車車型。大膽的用色、流暢的線條以及前衛的造型,可以說每壹款車都很具特色且略顯壕氣。除此之外,車型的內飾、具體性能和量產時間等並在此次發布會上並沒有過多介紹,這也讓不少網友和媒體對恒大造車繼續持懷疑態度。

對於這次的新車發布會,恒大在此之前並沒有太多的預熱鋪墊,這與其壹貫高調的作風不符,但習慣不按套路出牌的恒大,還是賺足大眾眼球。壹次性亮相六款新車,這或許在百年汽車工業史上也是少見的場景。而且,與其他造車新勢力專註某壹車型細分領域不同,恒大壹開始就走了壹條與眾不同的道路,全線產品鋪開進入各個細分領域市場。雖說恒大在這兩年通過入股和收購覆蓋電池、整車制造、動力總成、汽車銷售以及智慧充電等全產業鏈,但要做到整合發揮作用還有待市場的考驗。

在恒大汽車的每壹個重要時刻,都伴隨著眾人的質疑。恒大造車是認真的嗎?恒大造車是為了圈地嗎?這些問題或許除了恒大自己,沒有人能給出肯定的答案。但從這兩年的實際行動,恒大也在向大眾表明自己造車的決心。自2018年年報中提出以新能源汽車為龍頭的四大產業格局的戰略方針後,許家印也定下了三到五年內成為全球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的目標。恒大“買、合、圈、大、好”模式正式開啟:144.9億入股國內最大的經銷商之壹廣匯集團,為銷售環節鋪平了道路;13.1億美元收購NEVS,獲得了造車資質;1.5億美元入股柯尼賽格,***同研發和生產頂級新能源汽車;10.6億入股卡耐新能源,獲取動力電池技術......套用許家印的話說,真的是把能買的都買了,不能買的就合作,勢必要通過金錢實現彎道超車,許家印更是把自己30多年前做車間主任那會兒與制造業沾邊的成年往事說了出來,表明自己造車的決心。

而讓恒大堅定造車的另壹個原因,或許就是這幾年房地產行業受到環境以及政策調控的影響,已經從黃金時代退回到白銀時代,急需尋找其他領域進行突破。而作為跟房地產同等規模新能源汽車領域,不但前景廣闊,更是被資本熱捧,今天早盤跌了7%的恒大健康(於7月27日提交更名為恒大汽車,主營業務變更為新能源汽車),在新車發布後,壹度拉升了10%,截止當日收盤,市值為3201億港元,成為中國市值最高的汽車公司。且比恒大健康的控股方——中國恒大,高了四百個億。

造車有錢就行嗎?顯然不是。汽車行業的門檻很高,是壹個極其復雜的行業,有其發展的規律,不僅要投入大量的金錢,還需要時間和技術的積累,所以壹般人也不敢輕易去碰觸。作為地產圈同行的華夏幸福與寶能已經給恒大提前上了壹課:壹個退出新能源領域;壹個半死不活。也從側面證明了房地產的玩法不壹定適用於汽車。這也是為什麽還有許多媒體及網友看衰恒大汽車的原因。

此外,根據恒大所提的目標,恒大汽車的對手不僅有未成年的造車新勢力,更有奔馳、寶馬等有錢有技術的傳統汽車巨頭,恒大有的他們都有,恒大沒有的他們也有,那麽這些巨頭憑什麽被超越呢?

而且,從這幾年造車新勢力的情況也證實了壹點,新能源汽車是個長期燒錢的行業,即使恒大有錢有勢,也不壹定能扛得住長期虧損,所以根據許家印的目標就是大規模量產分攤成本,但隨著這些傳統巨頭紛紛轉型電動化,這個目標將承受巨大的挑戰。

最後:新車的亮相,標誌著恒大汽車已經邁出了堅實的壹步,但接下來的情況將比現在更加嚴峻兇險,如何通過“買買買、合合合、圈圈圈”轉變成“大大大、好好好”?這不僅需要金錢,更需要產業鏈整合能力去支撐,錯壹步都可能將前面的努力化為烏有。

2010年,當許家印喊出“三年奪中超五年奪亞冠”的目標時,連恒大球迷都覺得這是在天方夜譚,但後來的事,大家都清楚。而現在,看著與恒大足球俱樂部隊徽相似的恒馳車標,62歲的許家印內心肯定是希望恒大足球的成功能再次復制。

成大事者,往往都備受爭議,特斯拉是,或許恒大汽車也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