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裏為什麽盛傳有嫦娥、吳剛、玉兔,故事的由來是什麽?
1、嫦娥奔月
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壹個名叫後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開神弓,壹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後壹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後羿妻子名叫嫦娥。後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壹起。不少誌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壹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向王母求得壹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後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臺的百寶匣。三天後,後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沒有外出。待後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持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壹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後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已逃走,後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嫦娥,這時他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
後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裏,擺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時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裏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2、吳剛伐桂
傳說月亮裏有壹棵高五百丈的桂樹。漢朝時有個叫吳剛的人,學仙過程中有過錯,因此天帝龍顏大怒,把他拘留在月宮,令他在月宮伐桂樹,並說:“如果妳砍倒桂樹,就可獲仙術。”但吳剛每砍壹斧,斧起而樹創傷就馬上愈合。
日復壹日,吳剛伐桂的願望仍未達成。因此吳剛在月宮常年伐桂,始終砍不倒這棵樹。因而後世的人得以見到吳剛在月中無休無止砍伐桂樹的形象。
3、玉兔傳說
傳說有三位神仙,化身為三個可憐的老人,向狐貍、猴子及兔子乞食,狐貍及猴子都拿出了食物接濟老人,但只有兔子沒有,後來兔子告訴老人:“妳們吃我吧。”
說罷,就往烈火中跳了進去,神仙們大受感動,於是將兔子送到了廣寒宮成了玉兔,後來,玉兔就在廣寒宮裏和嫦娥相伴,並搗制長生不老藥。
擴展資料
嫦娥,上古時期三皇五帝之壹帝嚳(天帝帝俊)的女兒、後羿(大羿)之妻,其美貌非凡,本稱姮娥,因西漢時為避漢文帝劉恒的忌諱而改稱嫦娥,又作常娥。據說嫦娥與後羿開創了壹夫壹妻制的先河,後人為了紀念他們,演繹出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民間多有其傳說以及詩詞歌賦流傳。?
在神話傳說中,嫦娥因偷食大羿自西王母處所求得的不死藥而奔月成仙,居住在月亮上面的廣寒宮之中。在東漢之前,無任何資料顯示嫦娥與羿是夫妻關系,直到高誘註解《淮南子》才指出嫦娥是後羿之妻。
後來道教在其神話中,將嫦娥與月神太陰星君合並為壹人,道教以月為陰之精,尊稱為月宮黃華素曜元精聖後太陰元君,或稱月宮太陰皇君孝道明王,作女神像。
百度百科-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