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索尼官方網站是什麽?

索尼官方網站是什麽?

綜合的官方網站 www.sony.com.cn

數碼相機的官網

索尼(日語:ソニ_株式會社,英語:SonyCorporation),是日本壹家全球知名的大型綜合性跨國企業集團,總部設於日本東京都港區港南1-7-1。 索尼是世界視聽、電子遊戲、通訊產品和信息技術等領域的先導者,是世界最早便攜式數碼產品的開創者,是世界最大的電子產品制造商之壹、世界電子遊戲業三大巨頭之壹、美國好萊塢六大電影公司之壹。其旗下品牌有Xperia,Walkman,Sony music,哥倫比亞電影公司,PlayStation等 曾有vaio旗下品牌,但在2014年2月6日,索尼剝離VAIO業務,Vaio品牌將由Japan Industrial Partners Inc接手運營。 2018年1月,索尼和聯想合作推出智能顯示屏產品。2018年1月10日,2018年C-NPS家電產品和信息通訊產品行業TOP3品牌:索尼以206分獲得數碼照相機第1名。

中文名稱索尼

外文名稱Sony Corporation

公司類型大型跨國集團

所屬產業電子科技

總部地點日本國東京都港區港南1-7-1

企業介紹

索尼公司是世界上民用及專業視聽產品、遊戲產品、通信產品核心部件和信息技術等領域的先導之壹,它在音樂、影視、電腦娛樂以及在線業務方面的成就也使其成為全球領先的電子和娛樂公司。

發展歷程

索尼品牌logo

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首都東京成為壹片廢墟。井深大在東京日本橋地區的百貨公司倉庫成立“東京通信研究所”。盛田昭夫在井深大的邀請之下加入***同經營,公司並獲得盛田酒業19萬日元資金,於1946年正式成立“東京通信工業株式會社”,並遷址到品川區禦殿山。

井深大在其公司“成立意旨書”(日文原文:設立趣意書)當中期望“要充分發揮勤勉認真的技術人員的技能,建立壹個自由豁達、輕松愉快的理想工廠”,期待成為“工程師的樂園”。

成立初期經營無法穩定成長,直到10年後的1956年發展當時不被看好的晶體管技術,開發出世界第壹臺晶體管收音機“TR-55”壹舉成功,公司營運終於漸入佳境。

1950年代,索尼的黑白電視雖然大賣,但其技術競爭力卻毫無優勢,其後所制造的彩色電視量產良率上的品質亦不甚理想,導致巨額虧損甚至公司已到達倒閉的邊緣。1967年,索尼發表了由井深大親自加入開發特麗瓏(Trinitron)映像管技術,這項技術使得索尼電視在全球熱賣,盛田昭夫自日本開發銀行借得巨額開發債務也在3年內還清。

1970年,索尼與JVC、松下***同發表了U-Matic磁帶錄影系統,正式為日後的錄像帶規格競爭揭開序幕。

1975年4月16日,索尼發表全球第壹臺針對民生用市場Betamax規格的SL-300,並壹舉讓索尼成為全球的消費性電子影像大廠。

而日本JVC在1976年9月推出了VHS規格,而松下幸之助也決定加入了VHS陣營。在Betamax與VHS影像紀錄競爭中,由於VHS針對Betamax最大的弱點(錄影時間只有1小時)作改良,以及Betamax在索尼不願意開放規格授權的情況下,VHS以Betamax三倍的速度迅速擴張市場。

索尼堅持以Betamax對抗由全世界公開規格的VHS聯盟,最後長達14年的規格主導之爭終於在1988年索尼毅然加入VHS陣營,Betamax全面退出市場而結束。單從技術上來看,Beta格式遠遠的強於VHS格式,但是松下通過靈活的授權運作獲得了眾多廠家的支持,因而統領了民用市場。Betamax格式憑借技術優勢進入了專業領域,成為專業廣播級視頻領域的主導標準,如今的眾多廣播級視頻標準都是基於這壹起點的。

索尼創始人之壹盛田昭夫

1979年3月,在井深大的要求下,音響部門把記者用的小型錄音機“新聞人”(Pressman)修改成體積更小的錄音機,在得到許多人贊美良好的音質評價後,在盛田昭夫的主導下,索尼在1979年7月開始,推出了Walkman(隨身聽),盛田昭夫把Walkman定位在青少年市場,並且強調年輕活力與時尚,並創造了耳機文化,1980年2月開始在全世界開始做銷售,並在1980年11月開始全球統壹使用“Walkman”這個不標準的日式英文為品牌,直到1998年為止,“Walkman”已經在全球銷售突破2億5000萬臺。盛田昭夫在1992年10月受封英國爵士,英國媒體的標題是:起身,索尼隨身聽爵士。

索尼在Betamax與VHS影像紀錄競爭中慘敗後,盛田昭夫認為有必要把最高檔的硬件與最先端的內容結合,才能掌握市場。1989年9月25日,在盛田昭夫的主導下,日本索尼陸續並購了CBS(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em,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電影與音樂部門,使它成為SPE(索尼影視娛樂,Sony Picture Entertainment)的旗下子公司。

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日本經濟大幅成長,奠定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而美國的經濟卻是走下坡般萎靡不振;日本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敗給美國,許多日本企業為了民族自尊心,瘋狂的並購了美國的企業,而眾家美國公司卻無力反擊。

其中以三菱(Mitsubishi)買下紐約的地標洛克菲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er)以及索尼以60億美元天價買下哥倫比亞三星電影公司,創下了當時日本最大的壹宗海外並購案,被美國人視為日本人入侵美國。

但是,這壹日本歷史上金額最高的收購案也使索尼壹度成為日本歷史上虧損額度最高的企業。1980年代末期,日本開始爆發了泡沫經濟危機,而索尼電影事業群也因為票房不佳,從此慘賠數年,成為當時索尼獲利的主要障礙。直到1997年,霍華德·斯金格主導改革,逐漸獲利,並於2004年11月並購了歷史悠久的米高梅電影公司。

由於任天堂公司所出品的紅白任天堂主機的成功,促使索尼在1988年宣布與任天堂合作,***同開發超級任天堂用CD-ROM主機。

1992年5月在任天堂的背叛之下合作破局,久多良木健向當時最高經營決策者大賀典雄全力爭取開發新壹代遊戲機計劃,大賀典雄在眾多的反對聲浪中,強力為久多良木健的遊戲機開發計劃背書,1993年開始,索尼旗下的“日本索尼音樂”成立索尼電腦娛樂(SCE),並計劃代號“PS-X”開發新壹代的CD-ROM遊戲主機,全力對抗任天堂所主導的遊戲市場。

索尼PlayStation

1994年12月3日,SCE推出了PlayStation(PS)。

2000年3月4日,推出PlayStation 2(PS2)。

2004年12月12日,推出PlayStation Portable(PSP)。

2006年11月11日,推出PlayStation 3(PS3)。

2011年12月17日,推出PlayStation Vita(PSVITA)。

2013年11月15日,推出Playstation4(PS4)。

至2012年3月31日止,PlayStation系列電視遊戲機銷售量超過4億2300萬臺,其中PS為1億425萬臺,PS2為1億5580萬臺,PSP為7630萬臺,PS3為6485萬臺,PlayStation成為繼Walkman後,全球最為成功的產品。

在大賀典雄的欽定下,躍過十四位資深董監事與資深元老,索尼1995年3月22日宣布由默默無聞的出井伸之出任社長,激起媒體記者壹片“出井是誰?”的疑問,1995年4月1日上任,也開啟了10年的出井伸之數位夢想時代。

自1995年擔任以來,在公司的內部改革中,出井伸之引進美國董事會的模式,把原內部董事會的成員大幅削減,並提高外部董事。

在公司的定位與經營理念中,提出了“數位、夢想、小孩”、“Do you dream in Sony”、“無所不在的價值網絡”?等對索尼新的願景,出井伸之認為索尼賣的是個人體驗,存在的理由是創造人們的欲望,提供壹種夢想。

他的結論是:索尼賣的是個人體驗,電影、VAIO、PlayStation、Walkman等。它們不是維持人類生命的必需品,存在的理由是創造人們的欲望,進入他們的生活,提供壹種夢想,為了達到這目地,保持充滿好奇和歡樂的赤子之心,給予人們壹種像孩子般無憂無慮的快樂生活。”

“如果不發展出壹個嶄新的業務模式,索尼淪為網絡操作者零部件供應商。新的索尼產品就應是娛樂、電子和情感的融合。”以電子、遊戲、娛樂、金融四大領域,帶進數位化、網絡化。

1996年後索尼陸續推出了CyberShot數碼相機、VAIO筆記型電腦、CliePDA(個人數位助理)等數位化的產品,並在市場上獲得了空前的成功。而在原本收益極差的電影事業群,找來了媒體人霍華德·斯金格,在其改革下營運逐漸好轉,而後推出《蜘蛛俠》、《臥虎藏龍》等熱門影片,娛樂事業群成為索尼的重要獲利來源。

在2001年4月公布的2000年財報,索尼靠著PlayStation 2的熱賣,使它獲得成立以來的最高獲利25億美元。

PlayStation遊戲機打敗勁敵任天堂、逼走了SEGA(世嘉)、數碼相機領先傳統相機品牌、影像接收芯片獨占市場、VAIO系列個人電腦熱賣。但自2001全球經濟衰退、網絡泡沫化;1994年發表至今PlayStation開發後已經有10年未再發表獨創性的產品;本身在電子領域中因為WalkMan不支持MP3格式造成蘋果電腦的iPod數位隨身聽在全球熱賣,取代WalkMan原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