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老年人護理基礎知識(2)

老年人護理基礎知識(2)

 第二節 老年人的心理特點

 壹、生理因素引起的心理改變

 1.衰老引起的心理改變

 (1)感覺與知覺減退

 (2)學習與記憶力減退

 (3)思維與想象力減退(表現為語言表達能力下降,不容易集中註意力)

 (4)情緒改變:情緒不穩定、敏感多疑,變得自卑、暴躁、易怒、孤僻古怪等

 (5)意誌衰退:喪失探索精神,做事猶豫不決,拖拖拉拉

 (6)人格改變:適應性漸差,甚至無視道德標準和行為規範而隨心所欲

 (7)社會適應改變:固執己見、剛愎自用

 2.疾病引起的心理變化

 不良情緒可引起疾病發生,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支氣管哮喘等。對癌癥的發生、發展,以及對精神疾病的發生、發展有密切關系

 同樣,疾病也影響老年人心理健康,腦動脈硬化癥、高血壓病,輕者使患者記憶力減退,工作、生活能力削弱,重者引起智能減退和癡呆,長期臥床易產生抑郁、焦慮、孤獨、依賴等消極心理

 3.死亡引起的心理變化

 經歷以下時期:震驚、拒絕、氣憤、討價還價、悲傷和接受

 二、社會因素引起的心理改變

 1.從職業角色轉變為閑暇角色引起的心理問題

 心理不適應產生失落、惆悵、空蕩、寂寞的情緒,易誘發心身疾病或加重原有的心血管疾病

 2.從主角退化為配角引起的心理問題

 政治地位下降、社會活動範圍變窄、權力和晉升機會喪失、經濟收入減少,從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變為社會贍養群體等,面對這種落差,有人不習慣,失衡,產生悲觀、失望情緒

 三、家庭因素引起的心理改變

 1.家庭經濟狀況問題

 2.家庭人際關系問題

 3.空巢老人的心理表現:精神空虛,無所事事而產生失落感、孤獨感、衰老感和焦慮癥

 4.喪偶老年人的心理表現:可分為5個階段

 震驚、情緒波動、孤獨感產生、寬慰自我、重建新模式階段

 第三節 老年人的護理特點

 壹、老年人身體護理特點

 1.居家護理:向陽、通風、寧靜、溫度、濕度、

 家具、裝飾

 2.飲食護理:色香味要全、飲食要清淡、食品要多樣、蛋白要優質、蔬菜要新鮮、水果要適量、飯菜要松軟、食物要溫熱、進食要緩慢、喝水要充足、食量要控制

 3.排便護理:

 (1)觀察:次數、性狀、顏色、氣味

 (2)便秘的護理

 1)對癥護理: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定時)、調整飲食結構、保證飲水量(2000~2500ml)、增加活動量、按摩(順時針按摩5~10分鐘)

 2)簡易通便:開塞露法、肛門藥栓法、肥皂栓法

 3)人工取便法

 (3)腹瀉的護理

 1)對癥護理:臥床休息、補充水分、調節飲食、保持清潔、保留標本

 2)隔離護理

 3)治療護理

 4.排尿護理

 (1)觀察:

 1)正常排尿:排尿活動、尿量、性狀

 2)異常排尿:內容同上

 (2)尿失禁的護理

 1)對癥護理:心理護理、排尿訓練、調節飲水量、保持局部清潔

 2)留置導尿

 (3)尿瀦留的護理

 1)對癥護理:心理疏導、改變體位、刺激排尿、按摩排尿

 2)留置尿管的護理:固定、清潔、多飲水、觀察、每天更換尿袋

 (4)尿路感染的護理

 1)對癥護理:臥床休息、調節情緒、充分飲水、

 排空膀胱、保持尿量、局部清潔、著衣恰當

 2)治療護理:咨詢醫生、定時服藥

 5.睡眠護理

 (1)正常睡眠的護理:環境、姿勢、時間(60~70歲8h,70~80歲9h,80~90歲10h)

 (2)睡眠障礙的護理:心理疏導、治療護理

 6.清潔護理

 (1)每日護理:早晚洗臉刷牙、飯前洗手,飯後漱口,睡前清洗會陰和雙足

 (2)每周護理:洗頭、洗澡1~2次

 (3)洗澡的註意事項

 7.衣著護理

 帽子、衣服(面料、款式、色彩、散熱與保暖)、鞋襪

 8.運動護理

 (1)自理老年人的運動護理:起床、晨間洗漱、戶外運動、晚間洗漱

 (2)不能自理老年人的護理:偏癱、全癱

 二、老年人心理護理特點

 1.老年人的心理問題

 常有失落、孤獨、抑郁、恐懼和健忘等心理問題

 2.心理問題對健康的影響

 (1)WHO健康定義

 (2)老年人與心理問題有關的疾病:頭痛、高血壓、冠心病、胃、十二直腸潰瘍、潰瘍性結腸炎、癌癥、老年癡呆

 3.養老護理員進行老年人心理護理的原則

 (1)擁有高尚的道德品質

 (2)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風

 (3)掌握個性化的護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