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表面活性劑臨界膠束濃度(CMC)的因素有那些?
影響表面活性劑臨界膠束濃度(CMC)的因素有表面活性結構、添加劑和溫度。
表面活性劑分子在溶劑中締合形成膠束的最低濃度即為臨界膠束濃度表面活性劑的表面活性源於其分子的兩親結構,親水基團使分子有進入水中的趨勢,而憎水基團則竭力阻止其在水中溶解而從水的內部向外遷移,有逃逸水相的傾向。
這兩種傾向平衡的結果使表面活性劑在水表富集,親水基伸向水中,憎水基伸向空氣,其結果是水表面好像被壹層非極性的碳氫鏈所覆蓋,從而導致水的表面張力下降。
擴展資料:
表面活性劑臨界膠束濃度(CMC)的測定方法:
1、表面張力:用表面張力與濃度的對數作圖,在表面吸附達到飽和時,曲線出現轉折點,該點的濃度即為臨界膠束濃度。表面活性劑水溶液的表面張力開始時隨溶液濃度增加而急劇下降,到達壹定濃度(即cmc)後則變化緩慢或不再變化。因此常用表面張力-濃度對數圖確定cmc。
優點:簡單方便;對各類表面活性劑普遍適用;靈敏度不受表面活性劑類型、活性高低、濃度高低、是否有無機鹽等因素的影響。壹般認為表面張力法是測定表面活性劑cmc的標準方法。
2、電導率(測定cmc的經典方法)
用電導率與濃度的對數作圖,在表面吸附達到飽和時,曲線出現轉折點,該點的濃度即為臨界膠束濃度。
優點:簡便;局限性:只限於測定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確定cmc時可用電導率對濃度或摩爾電導率對濃度的平方根作圖,轉折點的濃度即為cmc。
3、染料法:某些染料在水中和膠團中的顏色有明顯差別的性質,采用滴定的方法測定cmc。
具體方法:先在較高濃度(>cmc)的表面活性劑溶液中加入少量染料,此染料加溶於膠團中,呈現某種顏色。再用滴定的方法,用水將此溶液稀釋,直至顏色發生顯著變化,此時溶液的濃度即為c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