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毛主席的抗戰故事壹百字
1、延河畔響起的隆隆馬達聲和清脆的喇叭聲,吸引著延安軍民。警衛戰士們更是有說不出的高興:“這回毛主席外出開會再也不用騎馬走路了!”
老紅軍楊辛克,貴州松桃人。抗日戰爭時期,曾擔任毛主席的警衛員。後任抗大學員、八路軍129師358旅教育幹事、指導員、公安總局科長、豫西地區副專員、貴州省工業廳副廳長、省經委副主任。1983年6月,楊辛克同誌向我回憶起抗日戰爭時期毛主席在延安坐車還是騎馬而引發的壹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抗戰時期的延安,中央領導到哪裏都是騎馬或步行。壹位華僑送給延安兩輛小轎車,警衛戰士們有說不出的高興:“這回毛主席外出開會再也不用騎馬、走路了!”
可是沒料到,在分配車時,毛主席提出要考慮軍事工作的需要,照顧年齡較大的同誌。
盡管大家都希望配給毛主席壹輛轎車,可在他的壹再堅持下,壹臺配給了主管軍事工作的朱老總,另壹臺配給了延安的“五老”(徐特立、董必武、謝覺哉、林伯渠、吳玉章)。
壹次,毛主席騎馬去棗園開會,在回來的途中,馬突然受驚,將主席從馬背上摔了下來,左手摔傷了,手腕腫起老高。擔任警衛員的辛克既著急,又害怕。主席見他緊張,壹邊安慰他,壹邊把馬韁繩遞到他的手中,自己步行回到了延安。
出事以後,朱老總和“五老”都要把車讓給毛主席坐,甚至把車都開到主席跟前來了,全讓主席給“攆”了回去。
2、“和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這是毛主席對自己兒子的“約法三章”。壹些領導幹部的腐敗,常常都是因子女而引發的,如果他們也用毛澤東的這個“約法三章”,黨內又何來因子女而產生的腐敗呢?
田誌芳,四川廣安人。1933年參加紅軍,抗日戰爭時期曾任營長、團參謀長,建國後,曾任東北軍區後勤部車管處處長、沈陽軍區後勤部軍事代辦處顧問。如今回想起,1983年12月他跟我說的延安時期毛主席對兒了毛岸英嚴格要求的故事,對毛主席的崇敬之情再壹次油然而生。
1946年初夏的壹天,在中央機關大食堂吃晚飯時,田誌芳發現新來了壹位同誌,高個、寬肩、體格健壯,著壹身洗得幹幹凈凈的藍布軍裝,顯得很精幹。他發現這人有些面熟,在哪見過呢?尋思半天,可怎麽也沒想起來。
吃完晚飯,田誌芳來到楊家嶺溝口的花園。這裏原來是個墓地,叫楊家墳。中央機關搬到楊家嶺後,就在這裏種上花草、瓜菜,便成了個小花園。這會兒,紅茸茸的雞冠花、紫幽幽的牽牛花、黃橙橙的南瓜連成壹片,別有壹番情趣。
田誌芳在壹個石羊背上坐下,掏出整風文件準備看上兩頁。這時,只見自然科學院院長徐特立和壹個青年慢慢走來,細瞧正是那位面熟的新同誌。他們壹邊走,壹邊親切交談,從他身旁走過。他連忙問身邊的壹位同誌:“和徐老在壹起的是誰啊?”
“那是毛岸英同誌,剛從蘇聯回來。”
“毛岸英?”
“就是毛主席的兒子。”
哦!田誌芳猛地拍了壹下腦門,怪不得面熟呢,原來是毛主席的兒子。
可他又有了疑問:“怎麽毛主席的兒子還和咱們壹起吃大竈?他剛從蘇聯回來,能吃慣咱這小米飯、山藥蛋?”
那位同誌瞥了田誌芳壹眼說:“毛主席壹向對自己要求嚴格,給毛岸英‘約法三章’,要他和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啊,原來是這樣。
過了壹段時間,看不到毛岸英同誌來大食堂吃飯了。後來,在國民黨向解放區大舉進攻的前夕,毛岸英又回來了。他的臉變黑了,身體也瘦了。壹打聽,原來是毛主席把自己的兒子派到最艱苦的山區,上“勞動大學”去了。在那兒,他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
身為領袖的毛澤東同誌,對自己的子女嚴格要求,使邊區軍民很受教育。由於黨的領導同誌都這樣以身作則,所以,艱苦奮鬥的精神在延安才得以蔚然成風。
3、熊雲,四川閬中人。1933年參加紅軍,曾任中央軍委機要科譯電員、華北特種兵新建工廠政委。1983年6月,我還在《星火燎原》任編輯時,聽他講了壹段毛主席在延安參加大生產時的親歷往事,至今記憶猶新。
1942年年底,轟轟烈烈的延安大生產運動開始後,毛主席更忙了。他有個習慣,喜歡晚上辦公,有時壹忙就是壹個通宵。這樣,毛主席的睡眠時間就越來越少了。大生產運動期間,他常常忙壹晚,第二天下午照例還要和中央機關的同誌們壹塊去參加勞動。
那時,熊雲在中央機要科當譯電員,他們跟主席壹塊住在棗園。棗園有壹排窯洞,用兩道墻隔成了三個院,主席住在北邊的院內,機要科住在中間的壹個院裏。
機要科的同誌們見主席工作那麽忙,休息時間卻那樣少,很擔心他累壞了身體。趁主席到地頭去的當兒,他們幾個機要員壹合計,就搶著跑到主席面前,提出幫他挖地。
主席慈祥地笑笑,望著他們這壹幫十六七歲的小青年,擺手示意不讓他們幫助,並說:“妳們挖的地,不算我的勞動,親手幹才算自己的勞動。”
就這樣,毛主席用了幾個下午的時間,親手挖了兩畝多地,並在地上澆了水,上了肥,種上了西紅柿、辣椒等蔬菜。綠油油的蔬菜、豐碩的果實綴在枝頭上,把棗園的後山坡裝點得更加美麗了。
中央機要科的同誌們,望著這豐收的景象,十分感慨,因為在這塊土地上,灑下了毛主席辛勤勞動的汗水!
4、1942年8月,壹天下大雨,陜甘寧邊區政府小禮堂正在開征糧會議。忽然壹聲雷響,禮堂的壹根木柱被劈斷了,出席會議的延川縣長李彩雲同誌不幸觸電而死。這件事傳出後,有的群眾說:為什麽雷沒有劈毛主席?
這話傳到毛主席耳裏,毛主席沒有叫人去追查罵自己的人,更沒有去抓什麽“反革命”,而是向幹部了解“罵”的原因。原來,邊區政府下達的征糧任務重,群眾有意見,便借劈雷壹事發泄不滿。
毛主席知道原委後,指示有關部門將征收公糧任務從二十萬擔(每擔三百斤)減至十六萬擔。這件事的處理,使黨群關系更加親近,毛主席在群眾中的威信更加提高了。
5、1934年年底湘江血戰後,中央紅軍主力損失過半。在危急時刻,毛澤東力挽狂瀾,指揮主力紅軍避實擊虛,向敵人兵力空虛的貴州開進。
紅軍進入貴州後發現這裏的窮人特別貧困,被形象地稱為“幹人”,因為他們的血汗已被各種苛捐雜稅榨得壹幹二凈。所以,紅軍所到之處,到處都是向他們求乞的“幹人”。這些“幹人”壹個個衣不蔽體,骨瘦如柴。此情此景震撼了每個紅軍指戰員,許多人不禁掉下了眼淚。
在紅軍路過烏江南岸的劍河縣時,人們看到,壹位60多歲的老婆婆和她的小孫子寒冬裏仍穿著補丁摞補丁的單衣,奄奄壹息地倒在路旁。紅軍指戰員們立即圍了上來。
此時,毛澤東從後面走來,見前面圍著很多人,急忙問發生了什麽事。壹位紅軍戰士答道:“老媽媽說,她家壹年收的糧食全被地主搶光了,她兒子前幾天也被國民黨抓了壯丁。她沒有活路,只好和小孫子四處討吃的。”
聽到這兒,毛澤東已是熱淚盈眶。毛澤東當即脫下身上的毛線衣,又叫警衛員拿了兩袋幹糧,連同毛線衣壹起送給老婆婆。
他蹲下來,親切地對這位絕望的老人說:“老人家,妳記住,我們是紅軍,紅軍是‘幹人’的隊伍。”穿上毛線衣的老人感動地直點頭,嘴裏連聲念叨:“紅軍,紅軍……”領著她的小孫子,顫巍巍地走了。
頗富同情心的毛澤東為“幹人”情不自禁流淚,告訴我們時刻不要忘記窮人。這樣的淚水流給了窮人,也流給了自己。毛澤東看到老百姓生活如此艱難,既感到難過,也感到內疚,更感到了肩上的責任,表達了壹代偉人純樸、深厚的愛民之心。
人民網-毛澤東延安時期的三個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