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人為什麽做生意號稱“中國的以色列人”
在溫州人眼裏,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能否賺錢才是最主要的。正因為如此,溫州人才四處闖蕩,占據了外地人不屑壹顧的那些領域,不聲不響地富了起來。溫州人追求自主、自立,人人都想當老板,且敢冒當老板的風險。他們不論幹什麽,生活中總充滿樂趣,而且敢於生活,善於生活,灑脫,頑強,從不失望。
溫州人與歐洲人的“文化沖突” 溫州人三次大起大落的經商故事 中國“猶太人”2005炒什麽
溫州人走在廣東人前面 溫州人:經濟動物 溫州人的海外生意經
改革開放後,中國的角角落落都活躍著壹群群浪跡天涯、不辭勞苦、精明肯幹的溫州人。最初,他們十分不起眼,人們只是從修鞋、小發廊、小商販中認識他們的。溫州人除了江南人那般瘦小那般靈秀外,就是默默地幹活,做生意,他們與其他地方的民工、小商販沒有什麽兩樣。但是,慢慢地,溫州發廊、溫州服裝店、溫州電子城、溫州產品越來越多,各種溫州產品包裝、標牌、證書、徽章也越來越多。壹時間,溫州貨充斥全國。漸漸地,人們對溫州人由漠視不屑,到興趣十足,到驚奇欽羨,到仔細探究:溫州人咋的啦?這麽多,這麽會賺錢。
溫州人做生意,註重從小處著手。溫州人務實苦幹,只要有壹分錢賺,溫州人都會不遺余力地去幹,從不好高鶩遠,從不好大喜功。溫州人賺錢,從零做起,壹步壹個腳印,踏踏實實,壹絲不茍,不像有些地方的人,大錢賺不來,小錢不願賺,只好兩手空空,而壹味抱怨天不助我。
紐扣、標簽、標牌、商標、小飾品、小玩具,這些外地人看不上、懶得做的“小玩意兒”,溫州人都做,他們不怕賺錢少,就怕賺不來,溫州的小商品遍布全國。溫州人走的是小商品、大市場的路,他們辦起企業來,也不像北京人、廣東人追求大氣派、大產品,同樣是從小處著手,填補全國小商品市場的空白點。這裏尤以樂清縣柳市的五金電器、永嘉縣橋頭鎮的紐扣、蒼南縣金鄉的小商品最為著名,最為典型。
但是,溫州人是有眼光的,當他們積蓄了資本後,就會把產品由小做大,最後從紐扣到服裝、鞋子,從電子元件到成套電子設備,從日常用的小物品到高科技產業,並且涉入房地產、金融業,於是溫州人越做越大,越做越牛。
做生意先從小處著手是溫州商人起家的拿手好戲,也是他們走向成功的奧秘。
善於推銷
溫州人最善於推銷。
溫州人“臉皮厚”。他們不怕碰壁,也不怕別人不給好臉色看,他們只有壹個念頭:不管妳怎麽看我待我,我就是要賺妳的錢!他們用笑臉,用磨破的嘴皮,用磨掉的鞋跟,把他們的產品送到全國各地,也把全國各地的人吸引到溫州來。
曾幾何時,溫州的農民購銷員在14萬人以上,像蝗蟲壹樣滿天飛,人稱十萬大軍闖南北。
柳市五金低壓電器專業市場,有4000多名購銷員常年在全國活動。被譽為東方最大紐扣市場的橋興紐扣市場,有近萬名農民購銷員串成了壹個全國性銷售網,全鄉徽章、標牌、塑片市場,有7000多人在外推銷產品。宜山區再生腈綸市場,有5000多人跋山涉水,挑著壹袋袋衣服走村串巷……溫州的農民購銷隊伍由各種職業的勞動者轉化而來。此前他們可能是耕地的農民、鄉鎮企業職工,還有村幹部、復員軍人、民辦教師等,也有相當比例的人,是從彈棉花、從事手工業、做小生意等行業中轉化而來。這些人足跡遍布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都市通衢、窮鄉僻壤,在全國人面前勾勒著溫州人的形象。他們經過風雨,見過世面,受到了鍛煉;同時,長期的外出活動實踐,培養了他們交往的才幹,積累了經商經驗,熟悉各地風土人情、生活習性及市場需求狀況,建立了不少穩定關系的渠道,為購銷活動的成功上打下了基矗這是壹支勤快、精幹、靈活的特種部隊,為溫州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在溫州,能跑供銷的人被稱為“天兵天將”。
溫州人不在乎幹什麽,只要賺錢的事,不管自己以前熟悉不熟悉,就要幹,什麽看好就推銷什麽,並且“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吃、請、送、騙,白道的、黑道的,樣樣都使得出。
由於什麽管用溫州人就用什麽辦法,因此,溫州人推銷的產品大都暢銷全國各地。
商業頭腦特別靈光
溫州人的商業頭腦特別靈光。在溫州人眼裏,到處都是錢,關鍵在於妳如何去發現與賺錢。
溫州人很善於從旁人漫不經心的事兒中挖掘出賺錢的契機。
最早販銷紐扣的購銷員是葉堯林、葉堯青兄弟倆。起初,他倆從黃巖縣路橋紐扣工廠買來壹批紐扣,在橋頭鎮試賣,不到壹天時間,價值400元的紐扣就銷售壹空,這個消息壹傳出,大家都跟著做起紐扣生意。結果,紐扣在橋頭小商品市場中的比重越來越高。到了1981年下半年,紐扣攤位達100多個,成了橋頭市場的主角。1983年2月,紐扣市場正式開放,很快以奇跡般的速度發展起來,成為聞名全國的紐扣交易中心,被香港《文匯報》譽為“東方第壹紐扣市場。
外出經營
溫州地處東海之濱,三面環山,東臨大海,自古溫州人便以外出經商為榮,而且他們外出,絕無漂泊的感覺。他們背井離鄉走南闖北,絕不是迫於生計或為掙錢娶妻生子,而是創業。相反,若是哪個小夥子長年廝守家庭,便會被視為窩囊沒出息。這壹點與寧波人非常相同。
在改革開放的大時代裏,溫州商人更是遍布中國以至世界,而且越來越由行商推銷變為坐商,由遊擊方式轉向坐鎮賺錢,形成了“有市場的地方就有溫州人,有溫州人的地方就能開拓市場。
北京是溫州商人在北方的大本營。北京城裏有遐邇聞名的“溫州村”,他們散布在大鐘寺、五道口、沙窩和大郊亭,呈星狀圍著整個北京城。今天有許多大腕級的溫州商人在北京城,例如蜚聲海外的“101”毛發再生精發明者、人稱“紅色大亨”的億萬富翁趙章光,飲譽海外的“中國阿信”徐小英女老板,永嘉橋頭紐扣市場出來的紐扣老板群,還有來自樂清柳市的電器電子大王,來自蒼南金鄉中國最大商標城的商標大王,也有壹批年輕的在京城商海裏搏擊長空的壹代儒商。
大上海也是溫州人大顯身手之地。南京路是上海人最引以為豪的商品世界,而數以百計的店鋪和櫃臺的真正主人卻是溫州商人。
北京去得,上海去得,“世界屋脊”西藏溫州人也敢闖。據統計,進藏行商者近壹半是溫州人。拉薩還有壹條以裁縫鋪為主的“溫州街”。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溫州人。
溫州人還大膽地殺向了海外。美國、巴西、日本、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荷蘭等國,都有溫州商人。在巴黎,還有“溫州街”呢!在巴黎的13區和14區,住著的都是溫州人,聽到的都是溫州方言,甚至警察也得說溫州話,溫州人達到8萬人之多。
溫州人是“中國的猶太人”。溫州有700萬人,流往全國有200多萬人,超過?0?4的溫州人在全國各地或海外經商。
溫州人“四處出擊,八面埋伏”的方式和“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精神,不僅活躍了各地的市場,成為“東方起動點”,更帶來了發展市場經濟的巨大的觀念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