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的書中值得壹看的有幾本?
韓寒這孩子算是給毀了,毀了他的不是別的,就是我們廉價的喝彩和掌聲。 第壹次讀韓寒時,他還沒什麽名氣。是在“第壹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上看的3篇《書店》、《求醫》、《杯中窺人》。除開那篇3小時完成的應試作文《杯中窺人》(3小時能寫成那樣也很不錯了)。其余兩篇的確很不錯。文筆老到,眼光獨特,諷刺入骨。但我仍然覺得那還不是那屆大賽最好的作品。我心目中的前三名依次是:宋靜茹的《孩子》、丁妍的《東京愛情故事》、劉嘉俊的《物理班》。《書店》和《求醫》只能排在四、五位。 不過韓寒的確給我留下了壹個好印象,所以聽說他出了《三重門》,我就趕緊買了,還買的是正版。但立刻就後悔了。那本書基本上是垃圾,我是捏著鼻子才把它看完的。看完後不禁驚嘆:原來人的退化竟可以如此神速!韓寒怎麽就從壹個冷眼觀世的智者形象壹下子變成了那種中國文人圈裏典型的將撒嬌、沒話找話、弱智語言當成幽默來孤芳自賞的人物了? 整個《三重門》就是在玩文字遊戲。除了語言上的“特點”外壹無所有。那題材交到誰手裏恐怕都不會有韓寒那樣糟糕的處理了。結構淩亂;情節前後脫節;做出來的結尾;還有那通篇做作的所謂的“幽默”——那也叫幽默的話,那麽我寧可相信咱們這個本來就缺乏幽默感的民族現在還停留在將低級趣味當成幽默的水準上。有人說韓寒的語言是在學王朔,韓寒還不屑地說,他學的是錢鐘書。我簡直要笑掉大牙了!妳就別糟蹋人家錢鐘書了,就王朔吧,妳韓寒比起他來還差遠了。韓寒照這樣下去,頂多成壹個半截子王朔。 說實話,要不是心疼我那6塊錢,我早就把那書給扔了。但這本書居然出乎意料地暢銷。韓寒壹不小心還成了個什麽現象。這又使我對我們民族的欣賞水平產生壹些不好的想法了。這樣的書也賣了幾十萬冊,而且韓寒還到處搞簽名售書……聯想起他還沒出名前在《書店》壹文中對簽名售書這壹活動的辛辣諷刺,我就有些納悶了。後來仔細壹想也明白了。《雜文選刊》上不是期期都有人在罵官嗎?為嘛呢?不就是因為他沒官當嗎?給他個什麽鳥官當著他還會罵嗎?韓寒當初是沒資格簽名售書,當然是要罵了。現在走紅了,自然又另當別論了。所以呢,別看我今天壹派大義凜然,義正言辭的樣子,要是以後也不幸也搞了個什麽什麽的,妳們就當我今天說的全是放屁得了。想想看人家壹整天壹整天的簽名也怪辛苦的。幸虧大家都在中學裏受過訓練,壹天寫幾萬字的作業也是常事。有些人說當作家不壹定要上過學,我看未必。妳不上學行嗎?妳不上學到哪兒去接受這麽好的大運動量寫字訓練啊?不說別的,以後光是簽名售書這壹關妳就過不了! 《三重門》正熱賣中,《零下壹度》又出爐了。吸取上次的教訓,我沒買。後來從同學處借來看了壹下。書中收錄了韓寒不少的早期作品和壹些短篇小說。《書店》和《求醫》也包括在其中。總體感覺比《三重門》要好得多。《三重門》都爛到那種程度了,要比它更爛的確也不容易。韓寒在炮制短篇上還是有壹些手段的。《零下壹度》閑著沒事時,還是值得壹看的。 之所以韓寒會在中學生(甚至大學生)中迅速走紅,還紅到了進入各大聊天室壹說起韓寒,就有MM大叫“我愛韓寒!”的程度(這是我寫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我是在嫉妒了)。實在是我們太缺少叛徒了,應試教育扼殺了幾代人之後,的確需要壹個從被教育者的角度對它說不了。韓寒適時出現,立刻被稱為了叛徒——壹個應試教育的不合作者,成了廣大中學生的偶像。韓寒不管願不願意,也不得不響應廣大人民群眾的呼聲,認真扮演起叛徒的角色了。前段時間復旦說願意收韓寒為旁聽生,韓寒立刻說復旦是在借自己來炒作。韓寒很聰明,他不是宋江,壹招即安。他知道自己去了復旦就等於是被招安了,等於是向現行教育制度妥協了。那叛徒的角色還怎麽演下去呢?那廣大學生的精神需要又靠誰來滿足呢? 韓寒其實是壹個迷路的孩子,無意中闖進了壹個熱鬧非常的會場,卻莫名其妙地被推上了領獎臺,獲得了壹個碩大的獎杯,贏得了許多玩命的喝彩。於是他再也走不動了,因為背上的獎杯實在太過沈重,而他又舍不得扔掉…… ——這篇作文還是朋友在2年前的期中考試作文,他得了系裏的最高分,於是連原稿都寄給我了。 現在韓寒的《像少年啦飛馳》在快報上連載著,我除了會對書名聯想壹下--多夢A啦--書中內容……也不能說是不屑吧……畢竟也有我們80年代壹些人對世態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