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裏那些報紙雜誌都沒人看為什麽還要訂閱
最近去政府機關辦事,看到好幾家政府機關都有很多份嶄新的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等報刊堆積,除了國家的黨報外,還有各個省市的政府報紙,紀檢、監察等專業報紙,南風窗、半月談等雜誌。這些政府機關裏的報紙雜誌,基本上都是嶄新的,沒人翻閱過的樣子。除了上傳下達的辦公室報刊比較多外,基本上各個處室也都有壹些嶄新的報紙。看著這些消耗很多紙張,很多人努力編輯、刊印、運送的報紙雜誌,基本上沒人翻閱,最後的結局都是被當做垃圾扔掉或回收,心裏覺得很不是滋味。
近些年來,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很多人習慣用手機客戶端、微信、微博獲取新聞資料,導致看報紙雜誌的人少了很多。同時隨著轉變政府職能工作的推進,政府機關轉變工作方式,從監管型變成服務型政府,工作量比以前要大的多,從前的壹杯茶壹張報過壹整天的工作方式不再可能,很多政府機關工作人員沒時間看報紙。在監督日趨嚴格的今天,就算有時間,也不敢看報紙雜誌了。
政府推行無紙化辦公已經好幾年了,電子化辦公出發點是為了方便人民群眾,也是為了減少紙張的浪費。既然為了減少紙張的浪費,而推行了無紙化辦公,為什麽還要看著大量訂閱的報紙雜誌浪費。
既然這些政府機關訂閱的這些報紙雜誌,人們沒時間、不能看,也沒人有興趣看,還浪費了紙張,為什麽還要繼續訂閱這些報刊呢?
有些人說是政府訂閱報紙雜誌為了維持小的機關報刊雜誌的運營,在社會越來越少人看報刊後,很多機關辦的報刊,只有依靠行政企事業單位的訂閱才能維持運營。
很多小的機關辦的報刊雜誌,內容和黨報大同小異,觀點卻不如大的黨報獨到精辟。因此就算免費發給人們也沒人願意看。本身就沒有競爭力。市場化經濟推行了多年,為什麽還要靠行政強制訂閱,來維持這些並沒有什麽內容和讀者的報刊雜誌的持續運營?需知政府機關訂閱這些報刊雜誌,所花的也都是納稅人的錢。
政府機關完全可以把這筆訂閱報刊的費用,提供給單位職工,讓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工作需要去選擇想要訂購的報刊和專業書籍來自我提升。這樣可以更有效的利用資源的提升員工業務水平,也避免了訂閱沒人看的報紙雜誌,造成資源的浪費。
政府在推行行政體制改革的過程中,需要逐漸消除壹些不合理的問題。浪費資源,訂閱大量沒人看的報刊就是壹個小的不合理的問題。希望政府機關從小事做起,積極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