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鋼板的預處理具體做什麽?
鋼材預處理 在號料前對鋼材進行的矯正、除銹和塗底漆工作。船用鋼材常因軋制時壓延不均,軋制後冷卻收縮不勻或運輸、儲存過程中其他因素的影響而存在各種變形。為此,板材和型材從鋼料堆場取出後,先分別用多輥鋼板矯平機和型鋼矯直機矯正,以保證號料、邊緣和成型加工的正常進行。矯正後的鋼材壹般先經拋光除銹,最後噴塗底漆和烘幹。這樣處理完畢後的鋼材即可送去號料。這些工序常組成預處理自動流水線,利用傳送滾道與鋼料堆場的鋼料吊運、號料、邊緣加工等後續工序的運輸線相銜接,以實現船體零件備料和加工的綜合機械化和自動化。 放樣和號料 船體外形通常是光順的空間曲面。由設計部門提供的用三向投影線表示的船體外形圖,稱為型線圖,壹般按1:50或1:100的比例繪制。由於縮尺比大,型線的三向光順性存在壹定的誤差,故不能按型線圖直接進行船體施工,而需要在造船廠的放樣臺進行1:1的實尺放樣或者是1:5、1:10的比例放樣,以光順型線,取得正確的型值和施工中所需的每個零件的實際形狀尺寸與位置,為後續工序提供必要的施工信息。船體放樣是船體建造的基礎性工序。鋼材預處理 在號料前對鋼材進行的矯正、除銹和塗底漆工作。船用鋼材常因軋制時壓延不均,軋制後冷卻收縮不勻或運輸、儲存過程中其他因素的影響而存在各種變形。 放樣和號料 船體外形通常是光順的空間曲面。由設計部門提供的用三向投影線表示的船體外形圖,稱為型線圖,壹般按1:50或1:100的比例繪制。號料是將放樣後所得的船體零件的實際形狀和尺寸,利用樣板、樣料或草圖劃在板材或型材上,並註以加工和裝配用標記。 船體零件加工 包括邊緣加工和成形加工。邊緣加工就是按照號料後在鋼材上劃出的船體零件實際形狀,利用剪床或氧乙炔氣割、等離子切割進行剪割。 船體裝配和焊接 將船體結構的零部件組裝成整個船體的過程。普遍采用分段建造方式,分為部件裝配焊接、分段裝配焊接和船臺裝配焊接3個階段進行。 ①部件裝配焊接:又稱小合擾。將加工後的鋼板或型鋼組合成板列、T 型材、肋骨框架或船首尾柱等部件的過程,均在車間內裝焊平臺上進行。 ②分(總)段裝配焊接:又稱中合攏。將零部件組合成平面分段、曲面分段或立體分段,如艙壁、船底、舷側和上層建築等分段;或組合成在船長方向橫截主船體而成的環形立體分段,稱為總段,如船首總段、船尾總段等。 船體裝配和焊接的工作量,占船體建造總工作量的75%以上,其中焊接又占壹半以上。 船體總裝完成後必須對船體進行密閉性試驗,然後在尾部進行軸系和舵系對中,安裝軸系、螺旋槳和舵等。在完成各項水下工程後準備下水。 船舶下水 將在船臺(塢)總裝完畢的船舶從陸地移入水域的過程。船舶下水時的移行方向或與船長平行,或與船長垂直,分別稱為縱向下水和橫向下水。下水滑道主要為木枋滑道和機械化滑道。前者依靠船舶自重滑行下水,使用較普遍;後者利用小車承載船體在軌道上牽引下水,多用在內河中小型船廠。 縱向下水之前先將擱置在墩木上的船體轉移到滑板和滑道上,滑道向船舶入水方向有壹定傾斜。當松開設置於滑板與滑道間的制動裝置後,船舶由於自重連同滑板和支架壹起滑入水中,然後靠自身的浮力飄浮於水面。為減少下滑時的摩擦阻力,在滑板與滑道之間常塗上壹定厚度的下水油脂;也可用鋼珠代替下水油脂,將滑動摩擦改為滾動摩擦,進壹步減少摩擦力。在船塢內總裝的船,只要灌水入塢即能浮起,其下水操作比在船臺下利用滑道下水簡單和安全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