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品質?
品質,是體現壹個人或者是壹件物品的根本質量!
我感覺挺重要的,最起碼能體現他或者它的存在價值!
如果壹件東西失去了他們的品質的話,我想他在世界上也就不那麽值了。
就是素質的體現
品質
讀音:pǐnzhì
(1) [character;quality]
(2) 指人的行為和作風所顯示的思想、品性、認識等實質。如他品質高尚。
(3) 東西的質量;
品質具體表現的方面;
善良 ;善良是心理養生的營養素。心存善良就會以他人之樂為樂,樂於扶貧幫困;心存善良就會與人為善,樂於友好相處,心中就常有愉悅之感,心存善良就會光明磊落,樂於對人敞開心扉,心中就學中有輕松之感。心存善良的人,會始終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經細胞的興奮度調到最佳狀態,從而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說白了就是產品質量
妳指的是人的品質,還是物的品質?
人的品質是指:指人的行為和作風所顯示的思想、品性、認識等實質。
物的品質是指:壹個物品的材料,以及做工的好與壞!
什麽是質量
講師名稱:龍東飛
發表時間:2005-5-24 9:06:35
壹、重新思考質量的定義
1.戴明的質量觀點
“質量必須從客戶的觀點出發加以考慮。(Quality has to be consider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user.)”
“質量是從客戶的觀點出發加強到產品上的東西。(Quality is anything that enhances the product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customer.)”
“質量的壹個重要成分是改進其壹致性。(One important ingredient of quality is uniformity.)”
有些質量特征容易被辨認,例如:工作性、可靠性、耐久性、操作性等,但有些質量特征不易被辨認。總之,要改進質量的壹致性,使其更好的集中到滿足客戶的需求,做出超過客戶期望的東西。關心客戶,知道他們需要什麽,而做出超過他們期望的東西,才是真正的質量。
“質量是壹種文化,是壹種生活方式。(Quality is a culture and the way of life.)”
2.現代質量定義
世界著名質量專家,塔古奇博士(Dr. Genichi Taguchi)是戴明獎獲得者,是強勁設計(Robust Engineering)和實驗設計(Design of Experiment)的創始人。他對質量的定義被世界工商界廣泛應用。
塔古奇將質量定義為:
“質量是客戶感受到的東西。(Quality is what the customers perceive it to be.)”
這個質量定義的重要性在於揭示了壹個事實:傳統的生產導向型企業,產品質量通常只被與公司賬面財務損失聯絡到了壹起;以返工成本、廢品、保修和服務成本來測量產品質量。在塔古奇的質量定義中,客戶是生產系統最重要的壹部分,由於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可以確保以後客戶的返回,因此就能改善公司聲譽並且增加市場份額。
世界著名統計工程管理學專家道裏安·舍寧(Dorian Shainin)是統計工程管理學(Statistical Engineering)和紅X策略(Red X Strategy)創始人。他的質量定義也被世界廣泛應用。
他將質量定義為:
“質量是客戶的滿意、熱情和忠誠。(Quality is customer enthusia *** .)”
通用汽車的質量觀:
“質量創造客戶的滿意、熱情、忠誠。(Quality create customer enthusia *** .)”
壹個“好的設計”要滿足具有:高質量、長期可靠性和終生耐久性。質量可以被描述為:與要求壹致,全面的顧客滿意,適合使用。不管怎麽樣定義質量,產品必須用壹種態度和方式被設計、模擬、制造和組裝,來最大限度地滿足潛在的客戶滿意和財務成功。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中國哲言
“客戶決定了壹個企業的生存,也將會決定壹個公司的未來”——德魯克
“質量是客戶感受到的東西,客戶是生產線中最重要的壹部分。”——戴明和塔古奇
“質量是產品的生命,信譽是企業的靈魂,產品合格不是標準,使用者滿意才是目的。”——張瑞敏 海爾集團總裁。
3.高質量不是高價位
美國博士倫(Contac)隱形眼鏡公司是美國的名牌產品,以高質量為廣大顧客鐘愛。但公司為了吸引不同層次的顧客,事實上,長期將同樣的隱形眼鏡用相差甚多的3 種價錢銷售,沒有不漏風的墻,還是有人為此把博士倫公司告上了法庭。
100人民幣壹套的吉利刮臉刀具質量很好,而10人民幣壹套的壹次性吉利刮臉刀具質量也會是很好。二者很好地服務於不同的顧客,如果交換顧客,二者可能都不會買了,如果任何壹個刮臉刀具不好用,顧客就會轉買別的牌子的產品。
壹輛250,000元人民幣的別克新世紀汽車和壹輛100,000元人民幣的別克賽歐汽車壞在高速公路上的感覺是壹樣的糟糕。
4.質量不是技術、效能或功能
經理們有時把質量和新技術混為壹談,認為新技術的采用就自然能帶來高質量。太空梭集中了大量高科技,但也有發射失敗的時候。
美國汽車的效能和功能壹點都不比豐田車差,只有故障率、耐用性、尤其是汽車壽命等質量不如豐田車好。
麥當勞的漢堡包是人類最原始的技術,但它能每年銷售10億個漢堡包,就是因為麥當勞的漢堡包有質量的保證,再加上它的服務質量,使麥當勞成為商界巨人。
質量不是依靠產品的效能,外觀和特性來確定的,增加壹個產品的外觀附加件不能改進質量,只能是改變產品的價值瞄準不同的市場。產品的效能和特性可以被聯絡到質量上去,但他們不應是質量的基礎,他們只是產品的能力。
二、明確認識質量重要性,不斷改進質量
1.符合質量標準而非客戶要求,企業年損失20億
中國廣東化工企業每年要通過香港進口20億元人民幣機械裝置,而這些裝置我國東北企業基本都能生產,當時的化工部長成思危帶著這個問題去了廣東,他了解到我國機械質量分為:特級、壹級、二級和三級,而廣東化工企業經常需要三級裝置但某些質量指標為特級等配置,東北企業沒有這樣的質量配置。而香港代理的國外裝置可根據客戶需要做各種配置,再加上售後服務差距,使東北企業每年損失20億人民幣收入。
東北企業的產品質量符合國家標準,但不符合客戶的質量要求,這種舊的質量觀點已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結論就是要徹底改變傳統觀念和工作行為。
2.高質量對許多人意味著就是要多花錢
對許多人來說,高質量又意味著使用更貴的材料,使用更大的保險系數,為了獲得安全保險,就會采用壹套備用系統,隨時準備代替出現故障的主裝置。很自然,質量對這些人來講是昂貴的。在他們看來,想要更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就要多花錢。
這種質量觀念將會阻礙人們不斷改進質量的努力,在這些人看來,除非多花錢,就不可能提高質量。福特汽車創始人亨利·福特(Henry Ford)曾經說過:“如果妳覺得妳不能,妳對了,妳就是不能。”
這種質量觀點顯然是錯誤的,但是,美國的壹些著名的“經營大師”如美國國際電話電信公司(ITT),前執行長、總裁海洛德·吉尼恩(Harold Geneen)在他的壹本名叫《管理(Management)》書中寫道:“在質量控制上,妳是在控制下遊。妳規定多少缺陷,多少負數是可以接受的。”難怪這些人在實際生活中把公司都做倒了,他們認為質量不重要,或者認為質量要以利潤為代價。所以,就質量而言,他們認為能達到最低質量要求,有關質量的工作就完成了。只要有這種質量觀念,就已經削弱了自己的競爭力。
在戴明看來:“改進質量將會導致低成本和高利潤,但是含糊不正確的質量定義將會使問題更不清楚。”
3.德魯克的質量觀點在美國倍受指責
彼德·德魯克(Peter Drucker)有時被成為美國管理之父,在他的壹本暢銷書中寫道:“庫存控制和質量控制已在許多公司得到了良好的控制,設立了不可被接受的界限,顧客能接受的最低限度,最低限度的滿足供貨承諾,或者,用不損害公司期望的業務最低要求安排生產。”德魯克沒有批評這些行為,而是稱贊這些行為是對管理科學的偉大貢獻。
瑞法爾·阿克雅(Rafael Aguayo)在他的《戴明博士(Dr. Deming)》壹書中對此抨擊道:“難怪我們陷入麻煩,我們的經理們被告訴:質量不重要,或者,提高質量將會以利潤為代價。當討論質量時,我們被告訴:壹旦達到可接受的水平,我們的工作就完成了。只要我們相信這些,那我們就會處於劣勢。”
戴明在日本講課時,經常用聽他演講的壹美國經理提出的壹個問題,來描述當時美國管理界普遍的質量觀念。那個經理問戴明:“我需要知道能滿足客戶最低的質量要求。”正如戴明所說的:“這短短的幾個字傳達了太多的誤解和誤導。”
4.質量出問題將會使公司付出最沈重的代價
美國火石輪胎公司(Firestone)始建於1900年,福特汽車創始人亨利·福特,在1911年首次大規模生產汽車時,選用了火石輪胎,開始了這兩家公司合作關系。到1921年代,火石輪胎公司已成為世界輪胎工業的領袖,並建立了自己的銷售網路。
在1961年,火石公司兼並了美國另壹家輪胎工業的先驅代頓輪胎公司(Dayton Tire)。火石輪胎公司持續成長,在它輝煌長久的歷史上,創造了無數輪胎和橡膠技術的發展和革新,包括第壹個防滑輪胎,合成橡膠和第壹個美國造的放射狀輪胎。
從1999年開始,福特汽車長期熱銷的SUV吉普(Explorer)開始持續出現爆胎翻車事故,而這些事故車都裝有火石輪胎。福特汽車計劃召回1300萬輛裝有火石輪胎的車輛,換裝其它牌子的輪胎,火石輪胎公司只同意召回650萬輛,這兩家合作百年的夥伴關系開始變酸,雙方互相指責對方的產品有質量問題。只能上法庭“離婚”。到2001福特汽車勝訴,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代表 *** ,強行要求火石輪胎公司召回所有問題輪胎,這對火石輪胎公司來講,無疑是滅頂之災。截至2001年十月,因火石輪胎質量問題引起的交通事故。已累計死亡271人,受傷800人,福特汽車已為更換火石輪胎花費了30億美元。
產品缺陷的成本隨著在生產流程中的移動而迅速增加,如果這些缺陷產品到達使用者的手裏,雖然無法測量,成本將會是最大的。
具有諷刺意義的是,火石輪胎公司是壹個通過了ISO9000系列質量認證的公司。
5.質量要符合規格,更要被不斷改進
傳統的質量定義大多是以生產廠家的規格為標準,有關質量管理的觀念是依靠檢查和審計的方法,檢查產品是否符合規格來確定,返工開支、廢品率、保修、服務開支被用來衡量質量;更有壹些觀念認為,壹個公司質量控制的好壞,要看質量檢查人員占整個員工數量的比例來判斷。在這種質量觀念下,壹旦產品質量符合了規格,就會停止任何改進質量的努力。沒有興趣改進質量,因為質量對公司帶來的效益難以被測量,甚至無法測量,資金被投入似乎更能為公司產生更多短期利潤的地方。
傳統的質量觀念忽視了客戶是生產線最重要的壹部分的事實,忽視了對產品和服質量最敏感的客戶需求,但這些客戶永遠能發現哪個產品和服務質量更好,而正是這些客戶決定了壹個公司的生死。只有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才能保證客戶以後再回來,才能改善公司的知名度,才能增加市場份額。
在1980年代早期,美國和歐洲的公司感興趣的是質量成本和質量檢查系統。但是,接受了戴明管理哲學的日本企業卻更感興趣致力於用戴明的方法改進質量,正如戴明告訴他們的那樣,他們改進質量,同時也改進了生產效率。當時的歐美和日本對質量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態度。
隨著致力於改進質量的日本汽車和家用電器進入美國市場,美國消費者很快發現,日本的產品質量好於美國的產品,兩種對質量不同的態度,在市場上很快決出了勝負,結果美國的家電行業幾乎消失了,汽車工業失去半壁河山。美國人變得虛心了,開始了學習戴明和日本管理方法的歷程,今天,美國人仍在學習日本的管理經驗,在美國已分不清什麽是美國式或日本式管理方法,更多的是美國在日本管理的基礎上有了創新,日本的東西有了美國名字。日本和美國都是十分善於學習的國家。20年後的今天,美國人又重新站了起來,恢復了自信。
6.改變質量觀念實現從合格、3σ到6σ的質量過渡
傳統質量觀點:我們檢測產品,保證它符合規格。
現代質量觀點:廠家必須生產客戶想要的理想產品,以獲得客戶的滿意。改進質量的目的就是要創造熱情、滿意、忠誠的客戶。
如下是三種不同廠家生產的同壹規格和數量的電視機色彩密度質量的比較。(請見圖2 – 1 三種合格電視色彩密度質量對比2-1)
廠家A使用的是傳統的質量標準,既符合技術規格的產品就是合格產品。電視100%合格,但是質量沒有壹致性,達到客戶滿意的色彩密度的電視占1/3,而有相當壹部分靠近合格上下限的電視與不合格電視只有壹線之隔,也就是說客戶對這部分電視質量會不滿意,雖然它們也符合標準。
廠家B電視99.7%合格,但它的電視色彩密度質量呈現壹種比較集中在客戶滿意的範圍,有3σ質量保證的正態分布,雖然有0.3%的電視不合格,但它有2/3的電視達到客戶滿意的色彩密度,而且只有少量電視靠近合格上下限。
廠家C電視100%合格,它的電視色彩密度質量呈現壹種高度集中在客戶滿意的範圍,有6σ質量保證的正態分布,不但100%的電視達到客戶滿意的色彩密度,而且沒有電視靠近合格上下限,這就是實現了所謂的超值服務。
從這3個電視機廠家的例子可以看到:
(1)客戶更喜歡那些效能最接近理想目標的產品。
(2)最好的競爭者會致力於不斷改進質量,創造熱情、滿意、忠誠的客戶。
(3)產品能“工作”不夠好,它不會創造熱情、滿意、忠誠的客戶。
7.改進產品壹致性,瞄準客戶質量要求
在戴明看來:“質量的壹個重要成分是改進產品壹致性,更好的滿足客戶需求。”
引起產品質量差的壹個重要因素,就是產品缺乏壹致性,這就會使制造的產品難以滿足質量要求(產品誤差大),更不能滿足客戶要求(理想目標值),也就是說,產品的平均值偏離目標,並且圍繞這個目標的偏差太大。
圖2 – 2 顯示了三個射手射擊結果的對比。小圓圈表示彈孔,彈孔落入大圓圈以內為射擊合格,帶叉的小圈為靶心(理想目標),
射手A:10發成績合格,不準確,偏離目標,偏差大,而且彈孔之間差距大,缺乏壹致性。合格但成績差,提高成績難度大。
射手B:10發成績合格,不準確,偏離目標,偏差大,但是彈孔間差距小,壹致性高。合格但成績差,但是,彈孔有良好的壹致性,只要彈孔按箭頭方向集體移動,就能取得好成績,校搶或改正射手B的壹些習慣,可能就能迅速獲得好成績。
射手C:10發成績合格,準確,偏離目標,偏差小,彈孔間差距小,壹致性高。這就是我們想獲得的成績,彈孔間差距小,壹致性高,且集中在目標上。這仍然不是終點,成績可以永遠被改善,這就是我們想要的不斷改進觀念。(請見圖2 – 2 三個射手射擊結果對比)
8.質量源自滿意、熱情、忠誠的員工
今天,幾乎每壹個公司都自稱是以人為本,自己的員工是最重要的資源。但是,壹旦公司經營出現問題,收入利潤下降時,首先開刀的就是員工,先是壹線工人,然後是中層經理,然後消減分紅,最後高層經理降薪。采取這些方法,在短期內,公司的財務報表可能顯示利潤回升,但公司在以後將會陷入更大的困境。
如果壹個公司的員工對自己的未來沮喪且沒有安全感,對領導層不信任,領導層自己在恐懼中工作,獲得和改進質量的壹個重要因素,即員工之間,員工和領導層之間的合作將不會存在。更談不上創造質量所必需的工作自豪感和事業感。
在戴明看來:公司和員工的命運應該綁在壹起,這是壹個雙贏的哲學。只有在系統中的人們有安全感並且喜歡自己所做的事,才有可能獲得質量。許多降低成本的管理方法,事實上會導致質量下降,妨礙過程改善,使改進質量成為不可能。
9.質量是由最高管理層決定的,是每個人的工作
在戴明看來,首先要明確質量的定義,這是獲得和改進質量的前提,要懂得提高質量將導致生產效率和利潤率的提高,還要懂得偏差,壹些心理學,合作的重要性,要懂得統計過程控制學(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是壹個強有力的獲得和改進質量的工具。尤其要避免使用損害獲得和改進質量的管理方法。例如質量壹旦滿足最低要求就可以了,不求改進;選用最便宜的材料;把員工當物品壹樣對待。
要在全公司建立質量文化,質量要成為壹種價值觀,質量是第壹要務。質量不是質量控制部門或質量專家的責任,質量是由最高管理層決定的,質量是每壹個人的責任,尤其是最高管理層的責任,因為他們有更大的決策權,公司的政策可以限制也可以促進不斷改進質量,經理尤其是最高層經理最需要淵博的質量知識。
10.質量使日本成為世界工業領袖
日本是世界上最富有也是最貧窮的國家,質量是這個國家的命脈,日本的GDP是美國的壹半,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世界上經濟最富有的國家之壹。日本是個島國,沒有任何自然資源,必須靠出口產品來交換所需的所有自然資源,是世界上自然資源最貧窮的國家。
日本人用心、細致、周密、善於學習。這個富裕的國家依靠的是它的人民、管理及其 *** 。日本企業在上世紀50年代,就認識了戴明和他的質量利潤鏈,認識到只有靠質量才能贏得這場生存之戰,質量使日本成為世界工業領袖。日本企業以質量為生命線的發展史,證實了戴明在上世紀50年代對日本30年後經濟的預言。
:cache.baidu./c?word=%CA%B2%C3%B4%3B%CA%C7%3B%D6%CA%C1%BF&url=%3A%2Etzceo%2E/ceo/teacher%5Fshow%2Easp%3Fid%3D322&b=0&a=20&user=baidu#0
什麽是質量技術監督 ?
質量技術監督是以法律法規為準繩,以標準為依據,以技術檢驗、計量檢測為手段,對產品質量進行規範和監督管理的行政活動。質量技術監督工作是壹項重要的、綜合性的基礎工作,其覆蓋範圍廣泛,涉及到工農業生產、工程建設、科學研究、文化教育、醫藥衛生、環境保護、核安全、國內外貿易、服務行業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質量技術監督包括標準化、計量、質量等方面內容,各有其獨立性,但又相互聯絡。標準是質量的依據,計量是質量的保證,沒有高標準,沒有準確壹致的計量保證,便沒有高質量。
質量技術監督與經濟監督、政紀監督壹樣,是國家行政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質量技術監督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包括行政管理、法律法規、技術保障和中介服務等方面的質量技術監督體系。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質量技術監督工作將在“提高質量、凈化市場、加強技術基礎、推進與國際慣例接軌”等方面,發揮“規範市場、扶優治劣、引導消費、服務企業”的重要作用。
:shanghai.gov./shanghai/node2314/node4128/node14771/node14778/userobject30ai5558.
什麽是品質樣根據客戶要求(面料,尺寸,縫制等等工藝按客戶要求或圖稿)打出樣品,讓客戶確認,如確認,此樣品便是品質樣。
Y.什麽是品質品質主要指的是定型的科學技術內在資訊狀態,作為企業要素的人力、人才、產品、服務等,都必須借助科學技術手段,不斷地提升其內在的科技內涵,進行必要的資訊化披露,準備接受質量標準的衡量和評測。
什麽是產品品質指制造商生產出來的某種產品的質量。
什麽是品質試驗品質試驗壹般是品質信賴性試驗即可靠性試驗,
如壽命試驗,環境試驗(如振動、高低溫、鹽霧、防水)等等。
不同型別的產品進行的試驗是不壹樣的,需要針對性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