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蔣介石與黃埔壹期學生的恩怨情仇

蔣介石與黃埔壹期學生的恩怨情仇

蔣介石在歷史上擔任過許多重要的職務。如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主席、國民政府主席、中華民國主席、中國國民黨主席等。不過黃埔軍校校長這個職位是他最喜歡的。姜在這個位置上幹了20多年,學生很多。第壹學期的學生,無疑是他最依賴的群體,也是對他感情最深的群體。這個群體,既讓他們快樂驕傲,又讓他們無奈憤怒,也讓他們後悔悲痛。壹個真正的味道,比如鴨和水,是冷暖的。

1924年5月3日,孫中山任命蔣介石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校長。兩天後,學校第壹期在招生,兩天後,120名候補生入學。從那時起,江校長就開始教導這壹時期的學生。據不完全統計,從1924年5月8日至1924年底,江親自給第壹期學員講課近30次。內容涉及辦學宗旨、教育方針、學生責任、關愛人民、秩序與紀律、犧牲精神、吃苦耐勞、團結服務、槍支的意義與效用、軍餉的意義與來源、官兵關系、軍校與黨的關系、三民主義等等。這其中,既有學生“把人民從泥潭中解救出來,登上人類的階梯”的期待,也有“為社會主義而死,為國家而死,雖死猶榮”的鼓勵。

據許回憶,“軍校開學後,江每周都來學校,找十幾個學員見見面,聊幾句。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和蔣介石單獨見過面,談過話。當然,見面和談話的時間有長有短。坐在他的辦公室裏,他讓學生們站在他的門外,把他們壹個壹個叫進來問話。我們十個人都在山西,蔣介石單獨談話。他總是盡力贏得人心。”

蔣經常給學生打電話,聯絡師生感情,考察學生的思想、興趣、優缺點,為以後的任用做參考。學生選擇高枝生活,老師必須找到鋒利的工具使用。胡宗南、何、陳賡等壹批批優秀學生逐漸印在江主席的腦海裏。

1925年2月,黃埔軍校教導壹團東征。淡水戰役中,該營黨代表、壹期學員蔡光舉壯烈犧牲。深知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江親筆寫下公告紀念蔡光舉:“若只是把生命獻給壹個高尚的人,如長途跋涉回到故鄉,可以從容去義,為黨犧牲生命,以求仁得仁。沒有遺憾。但是,我們學校的同誌應該怎樣奮鬥,怎樣堅持下去,才能實現他們未完成的目標,洗刷我們黨無盡的恥辱?使其近墳,盡死之責。”對逝者的評價極高,對後逝者的期待更大。

然而,在這次服役中,他教第二團第七連長孫臨陣脫逃。雖然蔣琳然在士兵大會上說要按“革命軍坐法”對孫處以死刑,但卻沒有下文,孫如同憑空消失。後來,我在日軍士官學校的教室裏見到了孫。

壹次東征後,時任連長的桂永清擅自將沒收的敵人財物郵寄回江西貴溪老家。事情敗露後,姜判桂死刑。後來,學生們向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提出:請念桂的戰功,從寬處理。江平穩地推著船。1925年4月8日,獲得批準。桂不僅救了自己的腦袋,還救了被江孜派往德國學習軍務的吳沙乃至每雲都有壹線希望。以後高官坐,好馬騎。他們先後擔任教導總隊總隊長、第27軍軍長和納海軍總司令

1927年8月13日,蔣介石被廣西的李宗仁、白崇禧第壹次逼下臺。他沒想到,他手下的第壹軍軍長秦英竟然與桂系勾結。他不僅下令解散以黃埔壹期學員為首的七個補充團,還命令第壹軍與李、白的第七軍作不利變動。消息傳來,蔣深惡痛絕,指示黃埔同學會書記、原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參謀長朱紹良召集黃埔壹期軍官20余人在滬秘密開會,壹致表示堅決反抗何的命令,武力抗命。會上,時任第壹師副師長的胡宗南發言最多,態度最為慷慨激昂:“校長的智慧在中國無與倫比。雖然現在出了場,但很快又會出山收拾殘局。所以我們黃埔同學帶領的團隊,絕對不能脫離領導。”胡宗南堅決支持蔣介石,得到與會者壹致同意。這是胡此後壹直受到江重視和信任的重要原因。看來蔣介石的苦心沒有白費。

1948年底,淮海戰役中國民黨軍隊的失敗日益明顯,蔣介石急了。他緊急召時任華中“剿總”副總司令兼十四兵團司令的宋希濂到南京,當面訓話。在南京,宋,我與江見過七八次面。看到姜,我常常感到壓抑、疲憊、焦慮,完全失去信心,悲觀失望。12月8日下午6時30分,江邀請從雙堆集戰場飛來南京報到的宋和參謀長顧、參謀長林偉、空軍副總司令王樹明、第12兵團副司令員、等***進晚餐。飯後,姜意味深長地吩咐放映電影《文天祥》。在三個多小時的晚餐和觀看後,姜幾乎沒說什麽。宋被這種悲傷感動了,幾乎流下了眼淚。他默默走出姜的官邸,坐在車上壹路想:“這老頭多可憐啊!”正是由於這種思想的支配,這種情感的纏綿,使得1949年12月19日,宋希濂在大渡河畔被解放軍圍困時,有了舉槍自盡,忠於黨和國家的意圖。

陳賡進黃埔前是黨員,中國***產黨,討伐時救過蔣。蔣介石對此印象深刻。雖然知道自己是***產黨員的身份,但也沒有太尷尬。他希望自己“悔過自新”,卻屢屢失望。土地革命時期,陳被捕,江命令投降,徐陳封大官高俸,陳笑斥不為所動,鄧走了回來。江親自出馬,為陳做了壹切,但他沒有得到他想要的東西。雖然陳很“頑固”,但姜並沒有殺陳。他不得不殺了他,但他不想殺他。事實上,他對陳心慈手軟,含有“寬恕”的成分。

黃是壹期六隊的學生,原籍黨員,黃埔畢業後被中國***產黨派往蘇聯學習。回國後,目睹國內政局的劇變,政治上的搖擺和猶豫,我給蔣介石發了壹封密函,不僅向蔣介石表示真誠的懺悔,還把***產黨的重要情報作為禮物贈送。蔣接到信後,立即赦免了黃,並命令國民黨中央黨務調查部部長陳立夫與黃聯系,保護他。陳立夫的通訊員楊登瀛是***產黨內部人士。得知黃叛變後,他準備把這壹消息向中***中央告密,於是派了壹支紅隊去處決黃。

1929年8月24日,由於中***中央軍委書記白昕的背叛,在中***中央軍委工作、時任上海工會聯合會工人糾察隊副司令的張際春

1932年2月,時任中央軍事學院研究生調查部主任的壹年級學生肖贊郁向蔣介石建議:“現在南京有許多黃埔同學參加了國***改組。他們對自己過去的政治選擇表示了悔恨,他們想重新開始。希望校長下令開辦短期訓練班,訓練這些人,經考試合格後,讓他們加入復興社或其外圍組織,壯大革命力量。”江采納了這壹建議,並要求復興社宣傳部部長成立中央軍事學院專題研究班,由康任主任,肖贊郁任副主任。這個班有270多名學生,其中有幾位是第壹階段的廁所學生,如、劉明霞、陳烈、徐慧芝和韓軍。他非常熱情和關心姜的班級。只要他在南京,每周六上午都會去聽課,壹個小時的講座。據現場旁聽的說,江的講座對學員有很大的吸引力:“妳們都是犯過政治錯誤的人。我現在不怪妳。我責備我自己。我領導不好,讓妳誤入歧途。只要妳洗把臉,將來回到革命陣營,我也會同樣對待妳,同樣信任妳。”但說白了,大部分剛改過自新的學生,在後期的第壹段生活中,並沒有得到有效的重用。他們只從事政治訓練或軍事教育研究等工作,很少有像胡宗南、宋希濂、關、杜這樣的軍人。

對於黃埔學生,尤其是壹期學生,蔣介石始終是偏袒和原諒的,甚至對那些“離經叛道”的人也是如此。但反過來說,如果這些人軟硬兼施,頑固不化,死不悔改,還是他們的敵人,他們就會被殺,或者被下命令,或者被允許,他們就會想快點走。

1930年5月,劉蕓從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後回到中國,先後任中***長江局和中央軍委長江辦委員兼參謀長。9月2日,劉在漢口被捕。蔣1921年就讀於巴黎法曼飛機廠附屬飛行學校,1925年1月黃埔軍校畢業後,任廣東大元帥府航空管理局軍事飛行學校黨代表兼教務主任。之後,他到蘇聯空軍第二飛行學校擔任中國學員班班長,並被調到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之後他覺得人才難得,渴望造反。為此,他前往漢口提審雄辯、寬厚、仁慈的劉蕓,但遭到劉軍的拒絕,最後自殺,並於9月6日下令處死劉蕓。

1935年1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十兵團團長劉疇西在江西懷玉山被捕。消息傳來,姜高興極了。劉的余積時、黃維等同學被鼓動起來反對劉,但劉壹直不為所動,直到八月,蔣見希望渺茫,山窮水盡,下令將劉在南昌百花洲處死。

1928年2月6日,“中山艦事件”中的風雲人物、中***黨員李之龍經香港返回廣州時被捕。2月8日在廣州紅花崗也因不肯為姜所用而被殺。

1949年,蔣政權變色,山崩地裂。逃離臺灣後,蔣介石心情惡劣,決策瘋狂,行動瘋狂。那些擁護***產黨、投票支持***產黨和反對蔣介石的人,壹經發現和逮捕就被殺害。1951年2月5日,時任海南防總指揮部副總指揮兼32軍軍長的李玉堂,因***享***同證據,被清逮捕押解回臺,與其妾陳伯蘭壹同被處決。李玉堂,山東廣饒人,黃埔壹期與李延年、李並稱“廣饒”號,抗日戰爭中有不俗表現。

還有壹個是徐慧芝,黃埔壹期第壹組的學生,文化程度很高。他追隨鄧,於1928年4月與同學、劉明霞、陳烈等組織了黃埔革命同學會。他還擔任過宣傳科科長和該會華北分會會長,致力於反蔣活動。在鄧被蔣介石殺害後,徐被捕,不久就“悔過自新”,投靠了蔣介石。歷任65師政治訓練處處長,國民政府軍委政治訓練處處長,軍委西安行營、保定行營、武漢行營政治訓練處處長,川鄂湘黔邊區綏靖公署政治部主任,第五戰區政治部副主任,第四戰區政治部主任、軍政二廳廳長徐擅長政治工作,與何、袁守謙並稱國民革命軍政治訓練系統“四大指揮員”

1949年初,徐出任總統府資政並參軍,後赴臺灣省。1951年11月,因涉嫌與***產黨交往,被蔣介石處死。

除了***產黨陣營的第壹批學生和同***陣營的第壹批學生之外,蔣介石還經常對國民黨陣營中那些不服從、無法無天、危害人民、制造混亂等後果嚴重的人痛哭流涕、斬首示眾。

1934年,國民革命軍第26師第1獨立旅旅長徐永祥在率部平定“福建事變”時,因貽誤戰機,指揮不當,導致戰爭失敗,被處決。

1938年1月20日,長沙警備司令匈奴因長沙大火被蔣欽槍決。負責人是他的同學余吉時。

1938年5月,國民革命軍第85軍第88師師長韓牧,因在蘭峰戰役中指揮不力,導致日寇在土肥原成功突圍,被蔣介石以軍法處決。

1938年8月15日,國民革命軍第八軍167師師長薛因對日指揮不力,導致要塞失陷,被軍法處決。

1944年8月,93軍軍長陳慕農在桂柳戰役中擅自放棄全州守備,致使全局被蔣介石被動射殺。

、鄧文儀、何都曾是江主席的得意之作。

1927年4月15日黃埔軍校“清黨”,時年22歲的鄧文儀被任命為軍校政治部代理主任。後歷任蔣介石的貼身秘書、復興學會理事兼秘書、南昌行營調查科科長、駐蘇使館武官等要職。

曾擴情,四川威遠人。生於1897年的他,因為年齡原因,在黃埔壹期學員中被稱為“放大哥”。歷任蔣介石隨行秘書、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黃埔同學會秘書、南京中央軍事學院政治部主任、北平軍事分院政治訓練處處長、西北“剿總司令部”政治訓練處處長。

何,湖南嶽陽人,曾任南昌行營、武漢行營及鄂豫皖三省政治訓練處處長,國民政府軍委政治訓練處處長,復興社書記,軍委政治部第壹館館長。

Xi事變期間,為了保護蔣介石的生命,曾擴情對南京發表廣播講話,主張和平解決。蔣回到南京後,看到曾的廣播講話記錄,大怒。他譴責他是“無恥的”,並把他送上軍事法庭。

與此同時,他韓中,復興社的書記兼政治訓練主任

所謂“差”,就是雖然是同壹個群體,但是成績不壹樣。事實上,雖然同為黃埔壹期學生,但在蔣介石心中,卻有厚薄和親疏之別。對於浙江壹期的學生,蔣介石是特別喜歡他們的。例如,所有的史料,如俞濟時、王士和、宣、史祖德、蔣孝先等。都是浙江人。被稱為黃埔壹期第壹人的胡宗南也是浙江人。難怪宋希濂曾說:“由於蔣逐漸把軍權集中在少數他喜歡並認為可靠的人手中,黃埔軍中也出現了派系。圍繞著職位的晉升和部隊的不平等待遇,經常發生分歧和內訌。”

眾所周知,除了蔣,他這個貴州人,是黃埔軍校裏最有權威的人。江很清楚自己對黃埔的生活有什麽影響。1927年秋,李宗仁、白崇禧逼蔣介石下臺,讓他袖手旁觀。蔣憤恨異常,痛定思痛,要他投降,既能為他所驅使,又能防止他自我否定。他不得不放棄他的翅膀和幻想。因此,1928年初蔣回到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的職位後,貴州黃埔壹期學員中已擔任軍官職務的、牟、劉、宋思毅等,或被提拔,或投降,或逃避現實。因此,陳鐵對蔣介石懷有強烈的怨恨,這成為他後來起義反蔣的最初動機。

江很欣賞曾國藩這種以面相識人的做法,並多次效仿。由於他高大的身材和英俊的外表,孫是壹個紳士,姜喜歡他。另壹期說的是人,智商很高,個子矮小,長得像只猴子,談吐舉止不穩,姜不喜歡他。1932年,“復興社”在南京秘密召開成立大會時,冷欣不知從哪裏聽到消息,前去參加,蔣介石親自將他趕出會場。然而就是這個冷欣後來大放異彩。抗戰勝利後,他幫助何和蕭壹肅順利完成了向枝江和南京投降的艱巨談判任務。